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4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尉遲姓部列傳

北魏

尉遲俟兜

按《周書尉遲迥傳》:迥父俟兜,性弘裕,有鑒識,尚太祖 姊昌樂大長公主,生迥及綱。俟兜病且卒,呼二子,撫 其首曰:「汝等並有貴相,但恨吾不見爾,各宜勉之。」

北周

尉遲迥

按《周書尉遲迥傳》,「迥字薄居羅,代人也。少聰敏,美容 儀。及長,有大志,好施愛士。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拜 駙馬都尉。從太祖復弘農,破沙苑,皆有功,累遷尚書 左僕射,兼領軍將軍。迥通敏有幹能,雖任兼文武,頗 允時望。太祖以此深委仗焉。梁武陵王紀在蜀稱帝, 令迥伐蜀。紀降,迥號令嚴肅,軍無私焉。詔迥為大都」 督益潼等十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自劍閣以南,得 承制封拜。及黜陟,迥乃明賞罰,布恩威,綏緝新邦,經 略未附。迥性至孝,色養不怠。太祖知其至性,徵迥入 朝,以慰其母意。孝閔踐祚,以迥有平蜀之功,封蜀公。 宣帝即位,以迥為「大前疑」,出為相州總管。宣帝崩,隋 文帝輔政,以迥望位夙重,懼為異圖,乃令迥子魏安 公惇齎詔書以會葬徵迥,尋以鄖公韋孝寬代之。迥 以隋文帝將圖篡奪,遂謀舉兵,留惇而不受代。時趙 王招少子在國,迥奉以號令。迥弟子勤時為青州總 管,亦從迥。隋文帝徵兵討迥,即以韋孝寬為元帥。迥 舊習軍旅,人為之力戰,孝寬等軍失利而卻。鄴中士 女,觀者如堵。高熲與李詢整陣先犯,觀者因其擾而 乘之,迥大敗,遂入鄴。迥走保北城,孝寬縱兵圍之。李 詢、賀樓子幹以其屬先登,迥上樓射殺數人,乃自殺。 勤、惇等東走,追獲,斬之。

尉遲綱

按《周書尉遲綱傳》,「綱字婆羅,蜀國公迥之弟也。少孤, 與兄迥依託舅氏。太祖西討關隴,迥綱與母昌樂大 長公主留於晉陽。後方入關,從太祖征伐,以功拜殿 中將軍。大統元年,討曹泥,破之,又從破竇泰,以功封 廣宗縣伯。綱驍果有膂力,善騎射,太祖甚寵之,委以 心膂。河橋之戰,綱力戰,眾皆披靡。進爵為公,加侍中」, 進爵昌平郡公。十七年,出為華州刺史。魏廢帝二年, 拜大將軍,兼領軍將軍。孝閔帝踐祚,除小司馬,又與 晉公護。廢帝武成元年,進封吳國公。保定元年,拜少 傅,俄而授大司空。二年,出為陝州總管、七州十三防 諸軍事、陝州刺史。四年,晉公護東討,乃配綱甲士,留 鎮京師。綱以天子在宮,必無內慮,乃請出外,頓於咸 陽。大軍還,綱復歸鎮。天和三年,追論河橋之功,封一 子縣公。四年五月,薨於京師,時年五十三。

尉遲運

按《周書尉遲運傳》,「運,大司空吳國公綱之子也。少彊 濟,志在立功。魏大統十六年,以父勳封安喜縣侯。孝 閔帝廢,尊立世宗,令運奉迎於岐州,進爵周城縣公。 保定三年,從楊忠攻齊之并州,以功別封第二子端 保城縣侯。四年,出為隴州刺史。垂情撫納,甚得時譽。 天和五年,入為小右武伯。六年,齊將斛律明月寇汾」 北,運從齊公憲禦之,攻拔其伏龍城。進爵廣業郡公。 宣帝在東宮,高祖以運為右宮正。衛剌王直作亂,運 率留守兵擊之,直大敗而走。授大將軍,拜柱國,進爵 盧國公。宣政元年,轉司武上大夫,總宿衛軍事。運之 為宮正也,數進諫於帝,帘不能納,反疏忌之。大象元 年二月,遂以憂薨,時年四十一。諡曰中。子靖嗣。大象 末,儀同大將軍。

尉遲勤

按《周書尉遲綱傳》:「綱子運,運弟勤,少歷顯位,大象末, 青州總管,起兵應伯迥。」

尉遲安

按《周書尉遲綱傳》:「綱第三子安,以嫡嗣,大象末,位至 柱國。」

尉遲敬

按《周書尉遲綱傳》:「安弟敬,尚世宗女河南公主,位至 儀同三司。」

尉遲誼

按《萬姓統譜》,誼「開府資中郡公。」

尉遲寬

按《萬姓統譜》:「寬,迥子。以迥平蜀功,授開府安國郡公。 後以女為宣帝后,拜上柱國,封服國公。」

尉遲順

按《萬姓統譜》:「順寬弟大將軍、長樂郡公。」

尉遲惇

按《萬姓統譜》:「惇順弟軍正下大夫。」

尉遲敬德

按《唐書尉遲敬德傳》,「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陽人。 隋大業末,從軍高陽,積閱為朝散大夫,劉武周以為 偏將,與宋金剛南侵。武德二年,秦王遣任城王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