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4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拓跋素延

按《魏書曲陽侯傳》:「曲陽侯素延,桓帝之後也。以小統 從太祖征討諸部,初定并州,為刺史。太祖之驚於柏 肆也,并州守將封竇真為逆,素延斬之。時太祖意欲 撫悅新附,悔參合之誅,而素延殺戮過多,坐免官。中 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遷上谷太守。後賜爵 曲陽侯。」時太祖留心黃老,欲以純風化俗,雖乘輿服 御,皆去彫飾,咸尚質儉。而素延奢侈過度,太祖深銜 之,積其過,因徵,坐賜死。

拓跋比干

按《魏書吉陽男傳》:「吉陽男比干,太祖族弟也。以司衛 監討白澗丁零有功,賜爵吉陽男。後為南道都將,戰 沒。」

拓跋呂

按《魏書江夏公傳》:「江夏公,呂太祖族弟也。從世祖平 涼州有功,封江夏公,位外都大官,委以朝政,大見尊 重。卒贈江夏王,陪葬金陵。」

拓跋斤

按《魏書高涼王傳》:「高涼王孤子斤失職,懷怒,搆實君 為逆,死於長安。太祖時,以孤勳高,追封高涼王,諡曰 神武。」

拓跋度

按《魏書高涼王傳》:「高涼王孤孫度,太祖初賜爵松滋 侯,位比部尚書,卒。」

拓跋敦

按《魏書西河公傳》:「西河公敦,平文帝之曾孫也。太祖 初,從征,被堅執銳,名冠諸將。後從征中山,所向無前。 太宗時,拜中都大官。世祖時,進爵西河公,寵遇彌篤。 卒子撥襲。」

拓跋烏真

按《魏書武衛將軍謂傳》:「謂子烏真,膂力絕人,隨太祖 征伐,屢有戰功,官至鉅鹿太守。」

拓跋泥

按《魏書文安公傳》:「文安公泥,國之疏族也。性忠直壯 烈,有智畫。太祖厚遇之,賜爵文安公,拜安東將軍,卒。」

拓跋紹

按《魏書清河王傳》:「清河王紹,天興六年封,兇狼險悖, 不遵教訓,好輕遊里巷,劫剝行人,斫射犬豕,以為戲 樂。太祖嘗怒之,例懸井中,垂死乃出。太宗常以義方 責之,遂與不協,恆懼其為變。而紹母夫人賀氏有譴, 太祖幽之於宮,將殺之,會日暮未決,賀氏密告紹曰: 『汝將何以救吾』?紹乃夜於帳下及宦者數人,踰宮犯」 禁,左右侍御呼曰「賊至!」太祖驚起,求弓刀不獲,遂暴 崩。明日,宮門至,日中不開。紹稱詔,召百寮於西宮端 門前,北面而立。紹從門扇間謂群臣曰:「我有父,亦有 兄,公卿欲從誰也?」王公以下皆驚愕失色,莫有對者。 良久,南平公長孫嵩曰:「從王。」群臣乃知宮車晏駕,而 不審登遐之狀,唯陰平公元烈哭泣而去。於是朝野 恟恟,人懷異志。肥如侯賀護舉烽於安陽城北,故賀 蘭部人皆往赴之。其餘舊部,亦率子弟,招集族人,往 往相聚。紹聞人情不安,乃出布帛班賜王公以下,上 者數百匹,下者十匹。先是,太宗在外,聞變乃還,潛於 山中,使人夜告北新侯安同,眾皆響應。太宗至城西, 衛士執送紹。於是賜紹母子死,誅帳下閹宦、宮人為 內應者十數人。其先犯乘輿者,群臣於城南都街生 臠,割而食之。紹時年十六。

拓跋熙

按《魏書陽平王傳》:「陽平王熙,天興六年封。聰達有雅 操,為宗屬所欽重。太宗治兵於東部,詔熙督十二軍 較閱,甚得軍儀。太宗嘉之,賞賜隆厚。後討西部,越勤 有功。泰常六年薨,時年二十三。太宗哀慟不已,賜溫 明祕器,禮物備焉。」

拓跋曜

按《魏書河南王傳》:「河南王曜,天興六年封。五歲,常射 雀於太祖前,中之,太祖驚歎焉。及長,武藝絕人,與陽 平王熙等並督諸軍講武,眾咸服其勇。泰常七年薨, 時年二十二。」

拓跋脩羯兒

按《魏書河間王傳》:「河間王脩,天賜四年封。泰常元年 薨,無子。世祖繼絕世,詔河南王曜之子羯兒襲脩爵, 改封略陽。後與永昌王健督諸軍討禿髮保周於番 和,徙張掖民數百家於武威,遂與諸將私自沒入,坐 貪暴,降爵為公。後統河南諸軍襲蠕蠕,至于漠南,仍 復王爵,加征西大將軍。正平初,有罪賜死,爵除。」

拓跋處文

按《魏書長樂王傳》:「長樂王處文,天賜四年封。聰辯夙 成。年十四,泰常元年薨,太宗悼傷之,自小斂至葬,常 親臨哀慟。陪葬金陵。無子,爵除。」

拓跋連

按:《魏書廣平王傳》:「廣平王連,天賜四年封,始光四年 薨,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