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84 (1700-1725).djvu/1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百三十有九人。十一月,遣人來報,仍函六哥首以獻。 宣宗大喜,進牙吾塔官一階,賜金三百兩,內府重幣 十端,將士遷賞有差。正大三年十一月,北兵猝入西 夏,攻中興府甚急,召陝西行省及陝州、靈寶二總帥 訛可、牙吾塔議兵,又詔諭「邊方事機,並從行省從宜 規畫。」四年,牙吾塔復取平陽,獲馬三千。是歲,大兵既 滅夏國,進攻陝西德順、秦州、清水等城,遂自鳳翔入 京兆,關中大震。五年,圍慶陽。六年,詔牙吾塔將兵救。 七年,圍解,詔以牙吾塔為左副元帥,屯京兆。大兵入 陜西。八年,遷居民于河南,棄京兆東還。五月,至閿鄉, 得寒疾,汗不出死。牙吾塔為人鷙狠狼戾,好結小人, 不聽朝廷節制。嘗入朝詣省堂詆毀宰執,宰執不敢 言,而上倚其鎮東方,亦優容之。尤不喜文士,僚屬有 長裾者,輒以刀截去。又喜凌侮使者,御史康錫上章 劾之,且曰:「朝廷容之,適所以害之,欲保全其人,宜加 裁制。」朝廷竟不治其罪。以屢敗宋兵,威震淮、泗,好用 鼓椎擊人,世呼曰盧鼓椎,其名可以怖兒啼,大概如 呼麻胡云。有子名阿里合,世目曰小鼓椎。嘗為元帥, 從哀宗至歸德,與蒲察官奴作亂,伏誅。

紇石烈德

按《金史紇石烈德傳》:「德字廣之,真定路山春猛安人。 明昌二年進士,調南京教授,察廉能,遷厭次令,補尚 書省令史,除同知泗州防禦事,監察御史,大名治中, 安曹、裕三州刺史,歷同知臨潢大興府事。貞祐二年, 遷肇州防禦使。是歲,肇州升為武興軍,德為節度使, 宣撫司署都提控。肇州圍急,食且盡,有糧三百船在」 鴨子河,去州五里,不能至。德乃浚濠增陴,築甬道,導 濠水屬之河,鑿陷馬穽,伏甲其旁以拒守,一日兵數 接,士殊死戰。渠成,船至城下,兵食足,圍乃解。改遼東 路轉運使。軍民遮道挽留,乘夜乃得去。蒲鮮萬奴逼 上京,德與部將劉子元戰,卻之。遷東京留守,歷保靜、 武勝軍節度使。興定二年,以本官行六部事。三年,以 節度權元帥右都監,與左都監、單州經略使完顏仲 元,俱行元帥府于宿州。四年,遷工部尚書。明年,召還 中都,是歲卒。

紇石烈執中

按《金史紇石烈執中傳》:「執中,本名胡沙虎,阿疏裔孫 也。徙東平路猛安。大定八年,充皇太子護衛,出職太 子僕丞,改鷹坊直長,再遷鷹坊使,拱衛直指揮使。明 昌四年,遷右副點檢,肆傲不奉職,降肇州防禦使。踰 年,遷興平軍節度使。丁母憂,起復歸德軍節度使,改 開遠軍,兼西南路招討副使,俄知大名府事。承安二」 年,召為簽樞密院事。詔左丞相襄征伐,執中不欲行, 出為永定軍節度使。改西北路招討使,復為永定軍。 坐奪部軍馬,解職。泰和元年,起知大興府事。御史中 丞孟鑄奏彈執中貪殘專恣,不奉法令,釋罪之後,累 過不悛,由是改武衛軍都指揮使。平章政事僕散揆 宣撫河南,執中除山東東西路統軍「使揆行省汴京, 伐宋,升諸道統軍司為兵馬都統府,執中為山東兩 路兵馬都統,定海軍節度使完顏撒剌副之。執中分 兵駐金城、胊山,請益發東平路兵屯密、沂、寧海、登、萊, 以遏兵衝」,詔從之,時泰和六年四月也。五月,宋兵犯 金城,執中遣巡檢使周奴以騎兵三百禦之。會宋益 兵轉趨沐陽,擊破之,斬首五百餘級,殺宋統領李藻, 擒「忠義軍將呂璋。」十月,執中率兵二萬出清口,克淮 陰,進兵圍楚州。遷元帥左監軍。執中縱兵擄掠,上聞 之,杖其經歷官阿里不孫,放還所掠。未幾,宋人請和, 詔罷兵。除西南路招討使,改西京留守。大安元年,授 世襲謀克,知大興府事。出知太原府,復為西京留守, 行樞密院兼安撫使。以勁兵七千,遇大兵戰于定安 之北,眾潰,乃遷右副元帥,權尚書左丞。崇慶元年正 月,執中乞移屯南口或屯新莊。朝廷惡其言,詔數其 十五罪,罷歸田里。明年,復召至中都,預議軍事。丞相 徒單鎰以為不可用,參知政事𤨠跪奏其姦惡,乃止。 執中善結近倖,交口稱譽。五月,詔給留守半俸,預議 軍事,張行信復諫,遂止。上終以執中為可用,賜金牌, 權右副元帥,將武衛軍五千人屯中都城北。執中乃 與其黨謀作亂。是時,《大元》大兵在近,上使奉職即軍 中責執中「止務馳獵,不恤軍事。」執中遂妄稱「知大興 府徒單南平及其子刑部侍郎、駙馬都尉沒烈謀反, 奉詔討之。」使徒單金壽召知大興府徒單南平,南平 不知,行至廣陽門西富義坊,馬上與執中相見,執中 手槍刺之,墮馬下,金壽斫殺之。執中入宮,盡以其黨 易宿衛,自稱「監國都元帥」,居大興府,陳兵自衛。丞相 徒單鎰勸執中立宣宗,執中然之,遣奉御完顏忽失 來等三人,護衛蒲鮮班底、完顏醜奴等十人迎宣宗 于彰德,使宦者李思忠弒上千衛邸,盡徹沿邊諸軍 赴中都。平州騎兵屯薊州以自重,邊戌皆不守矣。九 月甲辰,宣宗即位,拜執中太師、尚書令、都元帥、監修 國史,封澤王,授中都路和魯忽土世襲猛安。賜執中 儀鸞局,給供張,妻王,賜紫結銀鐸車。戊申,執中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