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7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文,廕補登仕郎,試禮部,置前列,為秦檜所嫉。檜死,除

敕令所刪定官,遷大理寺司直。孝宗即位,遷樞密院 編修官,賜進士出身,出通判建康府。言者論游鼓唱 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久之,通判夔州。王炎宣撫 川陝,辟為幹辦公事。范成大帥蜀,游為參議官,以文」 字交,不徇禮法,人譏其頹放,因自號「放翁。」累遷江西 常平提舉,奏撥義倉振濟。起知嚴州。紹熙元年,遷禮 部郎中、權同修國史實錄院,書成,陞寶章閣待制,致 仕。游才氣超逸,尤長於詩。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陸九齡

按《宋史陸九齡傳》:「九齡字子壽,八世祖希聲,相唐昭 宗。孫德遷,五代末避亂居撫州之金谿。父賀,以學行 為里人所宗,生六子,九齡其第五子也。幼穎悟端重, 十歲喪母,哀毀如成人。登乾道五年進士第,調桂陽 軍教授。以親老道遠,改興國軍,調全州教授。未上,得 疾。一日晨興坐床上與客語,猶以天下學術人才為」 念。至夕,整襟正臥而卒,年四十九。寶慶二年,贈朝奉 郎、直祕閣,賜諡文達。九齡嘗繼其父志,益修理學,治 家有法,閨門之內,嚴若朝廷。與弟九淵相為師友,號 「二陸。」

陸九思

按《尚友錄》:九思字子疆,舉進士。幼弟九淵之始生。鄉 人有求抱養為子者,二親以子多,欲許之,子疆力以 為不可。是年,子疆適生子渙之與其妻曰:「我子付田 婦乳之,爾可且乳小叔。」其妻忻然而從。九淵既長,事 兄嫂如事父母。及守荊門,迎侍以住,不半載而歸。後 因書以郡政告子疆,猶責其矜功,其嚴毅如此。每有 家問,訓飭子孫,深以不識禮義為憂,家庭藹然。晚以 恩授從事郎。弟九敘。

陸九敘

按《萬姓統譜》:九敘字子儀,九思弟。善治生,總藥寮以 給家用。諸弟有四方游旅者,為治具,或論事未決,出 一語折衷之,無不允當。人高其行義,稱為「五九居士。」

陸九韶

按《宋史陸九齡傳》:「九齡弟九韶,字子美,隱居山中,晝 之言行,夜必書之。其家累世義居,九韶以訓戒之辭 為韻語。晨興,家長率眾子弟謁先祠畢,擊鼓誦其辭, 使列聽之。」

陸九淵

按《宋史陸九淵傳》:「九淵字子靜,生三四歲,問其父,天 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寢食。及總角, 舉止異凡兒。登乾道八年進士第,調隆興靖安縣主 簿,以薦除國子正。九淵少聞靖康間事,慨然有感於 復讎之義,因輪對,遂陳五論,帝稱善。未幾,主管台州 崇道觀。還鄉,學者輻湊,每開講席,戶外屨滿,自號象」 山,學者稱「象山先生。」光宗即位,差知荊門。逾年,政行 令修,民俗為變。卒,諡文安。

陸同

按《萬姓統譜》:「同字彥和,歷城人。建炎間,父有常,知臨 淄縣,抗金死節。同以恩補官,調建康戶曹,不畏強禦。 知望江縣,改知廬江。中外交薦,書名御屏。」

陸世良

按《萬姓統譜》:「世良字君晉,同子,知德安府,陛辭,言時 事者三,孝宗首肯嘉納。既至,條上五事,上施行者三。 宰相周必大薦之,除廣東提刑。未幾,請祠歸,自號居 塵居士,藏書萬卷,父子徜徉里中,時人榮之。」

陸友

按《尚友錄》:「友字友仁,博雅好古,工漢隸八分書,尤能 鑒辨鍾鼎銘刻,法書名畫,皆有精識。嘗著撰《硯史》《墨 史》《印史》。」

陸起

按《尚友錄》:「起真陽令,有村巫以銀甕貯二蛇惑民,觀 者塞路。起斬蛇捕巫,遠近駭服,稱為神明。」

陸塤

按《萬姓統譜》:「塤字子應,其先高郵人,建炎避地,始居 崇德。父承議光弼,以長者稱,有陰德於人。塤醇厚忱 識出於天,性清而有容,事繼母以孝聞。從叔唐老以 兩優等釋褐,不及仕而卒,母趙無依迎養,敬事二十 年如一日。」

陸峻

按《萬姓統譜》:「峻,字子高。入太學,登紹熙進士,授文林 郎、紹興府觀察推官,以憂不赴。再調滁州教授。尊禮 老成,作興小學,人皆趨學。秩滿,授兩浙轉運使,幹辦 公事,抑強扶弱,中外翕然。除國子錄,遷武學博士,除 祕書省校書郎。峻平生清修寡欲,有《益齋集》十卷。」

陸持之

按《宋史陸持之傳》:「持之,字伯徵,九淵之子也。七歲能 為文。韓𠈁胄將用兵,持之憂時不懌,乃歷聘時賢,將 有以告。見徐誼於九江,又之鄂謁薛叔似項安世,之 荊謁吳獵,尋歸。著書十篇,名《戇說》。嘉定十六年,寧宗 特詔持之祕書省讀書。理宗即位,轉修職郎,差幹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