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7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政。」

畢鏘

按《萬姓統譜》:「鏘字廷鳴,直隸石埭縣人。嘉靖甲辰進 士,歷官南京戶部尚書。」

畢琳

按《河南通志》:琳,汝陽人,字長孺,號石潭。舉賢書,非公 事未嘗一至有司門,家甚貧,或勸以祿仕為高堂計, 琳笑曰:「捧檄色喜,何如藜藿色養之為愈也。」卒不仕, 事親教子而外,泉石詩酒以終。

畢麟

按《安慶府志》:「麟字文祥,歲貢,授直隸新樂訓導。邊寇 犯境,有司竄匿,麟率諸民立寨禦之。當道薦陞阜平 知縣。」

畢文

按《山西通志》:「文,遊擊將軍,太原衛指揮。以事下獄。嘉 靖間,巡撫葛議減標兵糧,眾軍鼓譟,欲推文為長,文 怒罵不從,遂遇害。有司建忠義祠於北門。」

畢畊

按《雲南府志》:「畊事親至孝。常入蜀,過酆都縣,得遺金 不取。鄉人貧而貸者,焚其券,不責償。」

畢大顯

按《雲南府志》:「大顯,歲貢生。天性純孝,事親能養志,甚 愜親心。學道黃旌匾曰『孝宗曾閔,卒入祀孝子祠』。」

畢仕和

按《荊州府志》:「仕和,字石庵,領嘉靖辛卯鄉薦,仕閬中 令。言動皆軌於道,人以道學稱之。篤於孝,親親相繼 沒,仕和廬墓九年。」

畢翰

按《休寧縣志》:翰,字伯羽,性穎悟,機警力學,得王文成 《傳習錄》,即走書問喜怒哀樂未發之中。文成約與面 質,不果。後從毛伯溫、羅整庵證悟宗旨,著《性學衍義》、 「《曆鑑》《知新》《保和》諸書。」

畢錦

按《歙縣志》:「錦與弟效欽,皆以春秋起家。錦任衢州司 理,轉倅萊州。時嚴嵩子世蕃以賄鬻官,錦肅然自遠, 因得罪,遂投檄歸。工書法,人家有藏之者,寶如拱璧。」

畢效欽

按《歙縣志》:「效欽登鄉薦,判南昌。閩廣巨寇張蠻,流遁 鄱陽湖,效欽請兵于胡中丞,擣其穴殲之。內艱,服闋, 補撫州。」

畢力道

按《歙縣志》:「力道,字弘卿,贈太常寺卿。鍵季子,事父至 孝,父卒,友事仲兄,出入與俱。兄病,刺臂血和藥以進。 又遍禱于神,願減己壽,延兄視族事若己事,解忿息 爭,不遺餘力。」

畢竟立

按《廣信府志》:「竟立,字惟中,貴溪人。嘉靖鄉榜,知化州。 單車蒞任,與民蠲逋釋罪及興學勸農諸異政。張璉 僭號,從征計擒之,受上賞。由建寧同知轉雷廉僉憲。 尋以採珠忤當道歸,結廬白田,究心理學。卒祀名宦。」

畢自肅

按《畿輔通志》:「自肅,淄川人。萬曆時,知定興。時邊圉方 棘,供億煩猥,自肅勸富民樂輸以濟之,民得不擾。」

畢恭

按《盛京通志》:「恭,前屯衛人。有文武才。由百戶陞指揮 僉事,圖上方略,官至署都指揮僉事,掌都司印,撫士 卒,革奸弊,廣屯田,興學校,政平事理,人咸稱之。所著 有《遼城吟稿》。」

畢講

按《平陰縣志》:「講母張氏,守節病故,廬墓三年。時夜有 寇至,感孝行,不劫而去。事聞,旌表。生子五人,諸孫尤 盛。」

畢力忠

按《歙縣志》:「力忠,字公式,補邑諸生。居官清修持操不 受民間一錢。海忠介時為南都御史,甚重之。以執法 忤當道,遂投檄歸,蕭然不能治裝,有廉吏風焉。」

畢佐周

按《光山縣志》「佐周,萬曆癸丑進士,授茌平知縣,重士 愛民。擢御史,巡視北城,奸宄肅清。出按廣西,振綱肅 紀,平番有功,告歸,鋤強扶弱,同里無間。邑南潑水,每 阻行人,捐建萬金橋,遠近德之。」

畢懋良

按《歙縣志》:「懋良,字師皋,號見素,邑人。登萬曆乙未進 士,除萬載令,陞南銓部驗封司。旋以副使督學浙江, 假歸,起補福建督糧道,陞觀察使,管屯鹽道事。時鹽 法久壞,懋良立鐵式,私鹽盡絕。會海寇亂,佐閩撫黃 承元計,降巨寇袁進、朱八老等數百人。以病乞歸。年 餘,起南京大京兆,陞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會忤璫」 罷。崇禎時,起工部左侍郎。凡戰守攻禦器具,咸倚辦 之。以病予告歸。聞燕京之變,號慟不勝,遂卒,年八十 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