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1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都,長安名豪,報仇怨,養刺客者也。」

趙閎

按《萬姓統譜》:「閎,閬中人。嘗游長安,刺史王尊奇之,後 仕為涼州刺史,有能聲。」

趙臨

按《漢書恩澤侯表》:「臨以皇后父永始元年封成陽侯, 五年薨,諡節。」

趙牧

按:《漢書功臣侯表》:「永始四年,爰戚侯牧嗣。四十年,建 武四年,以先降梁王免。」

趙訢

按《漢書恩澤侯表》:「元延二年,成陽侯訢嗣。建平元年, 坐弟昭儀絕繼嗣,免徙遼西。」

趙欽

按《漢書恩澤侯表》,「欽以皇太后弟綏和二年封新成 侯。一年,建平元年,坐弟昭儀絕繼嗣,免徙遼西。」

趙元

按《漢書張山拊傳》:「山拊事小夏侯建,為博士,授同縣 鄭寬中。寬中授東郡趙元元,哀帝御史大夫。」

趙放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始五年,隨桃侯放以光元孫紹 封。」

趙珜

按《萬姓統譜》:「珜,閬中人,為公車令地。 王莽居攝,棄官而 歸。」

趙明

按《漢書王莽傳》:「莽居攝,東郡太守翟義舉兵誅莽,槐 里男子趙明等起兵應之。」

趙並

按《漢書王莽傳》:「莽遣尚書大夫趙並使勞北邊,並言 五原膏壤,宜置田官,乃以並為田禾將軍。」

趙襄

按:《漢書王莽傳》:「莽立太子,置師友各四人,以諫大夫 趙襄為先後。」

趙博

按《漢書王莽傳》:「莽抑奪下權,趙博以敢擊大臣見信 任。後莽敗,俱死。」

趙閎

按《漢書王莽傳》:「莽以司命趙閎為立國將軍。莽敗後 降申屠建,見殺。」

後漢

趙憙

按《後漢書趙憙傳》:「『憙字伯陽,南陽宛人。少有節操。更 始即位,舞陰大姓李氏擁城不下,云趙憙信義著名, 願得降之』。更始乃徵憙,除為郎中,行偏將軍事,使詣 舞陰,李氏遂降。更始敗,憙亡走。時鄧奉反,憙素與奉 善,遺書切責之。奉敗,帝得憙書,即徵憙引見。時江南 道路不通,以憙守簡陽侯相,憙單車馳之,簡陽諸管」 壁悉降。拜懷令,遷平原太守,擢舉義行,銖鋤姦惡,百 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永平元年,封節鄉侯。肅宗 即位,進為太傅,錄尚書事。建初五年薨,諡正侯。子代 嗣。永元中,坐事下獄病故,子直嗣。直卒,子淑嗣,無子。

趙孝弟禮

按《後漢書趙孝傳》:「孝字長平,沛國蘄人。父普,王莽時 為田禾將軍,任孝為郎,舉孝廉不應。永平中辟太尉 府。顯宗素聞其行,詔拜諫議大夫,遷侍中,又遷長樂 衛尉。復徵弟禮為御史中丞。禮亦恭謙行己,類於孝。 帝嘉其兄弟篤行,欲寵異之,詔禮十日一就衛尉府, 大官送供具,令共相對盡歡。數年,禮卒,帝令孝從官」 屬送喪歸葬。後歲餘,復以衛尉賜告歸,卒於家。

趙牧

按《後漢書彭城靖王恭傳》:「元初三年,恭以事怒子酺, 酺自殺。國相趙牧以狀上,因誣奏恭大逆不道。恭上 書自訟,朝廷以其素著行義,令考實無徵,牧坐下獄, 會赦,免死。」牧字仲師,長安人。少知名,以公正稱。

趙曄

按《後漢書趙曄傳》:「曄字長君,會稽山陰人也。少嘗為 縣吏,奉檄迎督郵,曄恥於廝役,遂棄去,到犍為資中 詣杜撫受《韓詩》,究竟其術,積二十年乃歸州。召補從 事,不就,舉有道,卒於家。」

趙戒

按《尚友錄》:「戒南陽太守糾豪傑率吏民奏免中官子 弟為令長,貪濁者官至太尉。」

趙貢

按《尚友錄》:貢,涿郡蠡吾人,京兆尹。初,兄子為琅邪太 守,行縣,見不其令薛宣,甚悅。其後行屬縣,還至府,令 妻子相與見,戒曰:「薛尹廉至丞相,我兩子亦為丞相 史。」後宣果代張瑀為丞相,除貢兩子為史。時稱貢有 知人,與子之明見云。

趙典

按《後漢書趙典傳》:「典字仲經,蜀郡成都人也。父戒,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