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海縣子,檢校尚書左僕射,兼金吾大將軍。以病自丐, 改左龍武統軍。卒,年七十一,贈司空。

史敬奉

按《唐書史敬奉傳》:「敬奉,靈州人。事朔方軍為牙將。元 和中,吐蕃數犯塞。十四年,敬奉白節度使杜叔良,請 兵三千,齎一月糧,深入敵地,分賊勢。叔良以三千兵 予之,行十餘日,不聞問,皆謂已歿。敬奉乃由間道遶 出敵後,部落奔駭,因大破之,驅其餘眾于瓠蘆河,獲 馬牛雜畜迨萬數,賜實封五十戶。敬奉走逐奔馬,矛 矢在手前。無強敵,以名雄邊。」

史孝章

按《唐書史孝章傳》:「孝章,字得仁,資修謹。父憲誠以戰 力奮,賓客用挽彊擊劍相矜,孝章獨退讓如諸生,稱 道皆《詩》《書》。魏博節度使李愬閱大將子弟籍于軍,孝 章願以文署職,愬奇之,檄試都督府參軍。憲誠得魏, 遷士曹參軍。孝章見父數奸,命內非之,乘間諫,不盡 聽。文宗賢之,授孝章節度副使,累遷檢校左散騎常」 侍。父欲助李同捷,孝章切爭,憲誠稍憚其義,又勸出 師討同捷自明,帝益嘉之,進檢校工部尚書。入朝,勞 予蕃厚,分相、衛、澶,授孝章節度使。未至,魏人亂,父卒 死于軍。帝卹孝章,奪喪,拜右金吾衛將軍,徙節度鄜 坊,進檢校戶部尚書。久之,自邠寧以病乞還,卒于行, 年三十九,贈尚書右僕射。孝章本名「唐」,後改今名。

史謙恕

按《萬姓統譜》:謙恕,果州刺史。百姓歌之曰:「使君來何 晚,昔日無儲今有飯。」

史維則

按《尚友錄》:「維則字天問,吳人。工八分、飛白二書。在唐 以八分名家者四人:韓擇木、蔡有鄰、李潮與維則也。 歷翰林學士。弟懷則,亦工書。」

後唐

史敬思

按《五代史史建瑭傳》:「建瑭父敬思,為九府都督,從晉 王入關,破黃巢,復京師,擊秦宗權于陳州,常將騎兵 為先鋒。晉王東追黃巢于冤胊,還過梁,軍其城北。梁 王置酒上源驛,獨敬思與薛鐵山、賀回鶻等十餘人 侍晉王醉,留宿梁驛。梁兵夜圍而攻之,敬思登驛樓, 射殺梁兵十餘人。會天大雨,晉王得與從者俱去,縋 『《尉氏》門』」以出,而敬思為梁追兵所得,見殺。

史建瑭

按《五代史史建瑭傳》:「建瑭,鴈門人,少事軍中為裨校, 自晉與梁相距于潞州,建瑭已為晉兵先鋒。梁兵數 為建瑭所殺,相戒常避史先鋒,以功加檢校左僕射。 天祐九年,晉精兵皆北攻燕,獨符存審與建瑭以三 千騎屯趙州。梁軍已破棗彊,存審扼下博橋,建瑭分 其麾下五百騎為五隊,一之衡水,一之南宮,一之信」 都,一之阜城,而自將其一,約各取梁芻牧者十人。會 下博至暮,擒梁兵數十皆殺之,各留其一人,縱使逸 去,告之曰:「晉王軍且大至。」明日,建塘率百騎為梁旗 幟,雜其芻牧者,暮扣梁營,殺其守門卒,縱火大呼,斬 擊數十百人。而梁芻牧者所出,各遇晉兵有所亡失。 其縱而不殺者,歸而皆言晉軍且至。梁太祖夜拔營 去,晉軍以故得并力以收燕。後從莊宗入魏博,累以 功歷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晉軍討張文禮于鎮州, 建瑭以先鋒兵下趙州,執其刺史王鋋,兵傅鎮州,建 瑭攻其城門,中流矢卒,年四十二。

後晉

史匡翰

按《五代史史建瑭傳》:「建瑭子匡翰,尚晉高祖女,是為 魯國長公主。匡翰為將,沈毅有謀,而接下以禮,與部 曲語,未嘗不名。歷天雄軍步軍都指揮使,彰聖馬軍 都指揮使。事晉為懷、和二州刺史、鄭州防禦使,義成 軍節度使。所至兵民稱慕之。史氏世為將,而匡翰好 讀書,尢喜《春秋》三傳,與學者講論,終日無倦。義成軍」 從事關徹尤嗜酒,常醉罵匡翰曰:「近聞張彥澤臠張 式,未見史匡翰斬關徹,天下談者未有偶爾。」匡翰不 怒,引滿自罰而慰勉之,人皆服其量。卒,年四十。

史圭

按《五代史史圭傳》:「圭,常山石邑人也。為人明敏好學, 為晉寧樂壽縣令,有善政。明宗時為尚書郎。安重誨 為樞密使,薦圭直學士。故事,直學士與判官無異,重 誨素不知書,倚圭以備顧問,始白許圭升殿侍立。樞 密直學士升殿自圭始。改尚書右丞。晉高祖立,召拜 刑部侍郎,遷吏部,知銓事,有能名。以疾罷,卒于常山。」

後漢

史弘肇

按《五代史史弘肇傳》:「弘肇字化元,鄭州滎澤人。為人 蹻勇,走及奔馬。漢高祖典禁兵,弘肇為軍校。其後高 祖建號于太原,弘肇以功拜忠武軍節度使、侍衛步 軍都指揮使。高祖入京師,弘肇遷侍衛親軍馬步軍 都指揮使,領歸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