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俱業詩書。母病,知言兄弟昕夕不離側。越三月,藥弗 效,知言乃齋戒籲天,刲股烹調以進,母病遂愈,年七 十始卒。知言兄弟哀毀踰禮,俱然香於臂,冀以資其 冥福。進士許叔度為立傳,刻於藥師院。後知億子禹 錫請改其里為『孝順』」,從之。

許月卿

按《萬姓統譜》:「月卿,婺源人。父大寧,有學行,嘗教月卿 曰:『段秀實笏擊朱泚,顏杲卿面折祿山,簡冊有光,精 爽如此。惟爾英烈,追配古人』。此高宗皇帝追贊李若 水詞也,小子識之。」後月卿登第,攻擊權貴,無少顧忌, 數上書斥丁、賈奸邪,出佐江西漕。宋亡,三年不言,雖 言亦如病狂卒,年七十。謝疊山嘗書其門曰:「要知今 日謝枋得,便是當年許月卿。」

許安仁

按《金史許安仁傳》:「安仁字子靜,獻州交河人。登大定 七年進士第,調河間縣主簿,累遷太常博士。章宗為 皇太孫,以講學被選,即位,改國子監丞,徙翰林修撰, 同知制誥,超授禮部郎中,出為澤州刺史。在郡二年, 徙同知河南府事,升汾陽軍節度使致仕。泰和五年 卒,諡文簡。」

許古

按《金史許古傳》:「古字道真,安仁子也。登明昌五年詞 賦進士第。貞祐初,自左拾遺拜監察御史,遷左司員 外郎,轉右司諫。興定三年正月,拜左補闕,八月解職。 哀宗即位,召為補闕,俄遷左司諫致仕。正大七年卒。 古平生好為詩及書,然不為士大夫所重,時論但稱 其直云。」

許楫

按《元史許楫傳》:「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以儒生中詞 賦選,河東宣撫司,又舉楫賢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師, 平章王文統命為中書省掾,以不任簿書辭,改知印。 一日,從省臣立殿下,世祖見其美髯魁偉,授中書省 架閣庫管勾,立大司農司,以楫為陝西道勸農使。至 元十三年,宋平,帝命平章廉希憲行中書於荊南府」, 以楫為左右司員外郎。明年,擢嶺北湖南提刑按察 副使,改江西道。二十三年,授徽州總管。二十四年,授 東平總管。謝事二年卒。子餘慶、重慶、崇慶。「餘」失其名。

許謙

按《元史許謙傳》:「謙字益之,其先京兆人。九世祖延壽, 宋刑部尚書。八世祖仲容,太子洗馬。仲容之子曰洸、 曰洞。洞由進士起家,以文章政事知名於時。洸之子 寔,由平江徙婺之金華。至謙五世為金華人。父觥,登 淳祐七年進士第。謙生數歲而孤。稍長,肆力於學,討 論講貫,終日不倦。篤於孝友,有絕人之行。其處世不」 膠於古,不流於俗,不出里閭者四十年,四方之士以 不及門為恥。大德中,廉訪使劉庭直、副使趙宏偉論 薦於朝,中外名臣列其行義者,前後章數十上,而郡 復以遺逸應詔。鄉闈大比,請司其文衡,皆莫能致。至 元三年卒。嘗以「白雲山人」自號,世稱為「白雲先生」,朝 廷賜諡文懿。

許國禎

按《元史許國禎傳》:「國禎字進之,絳州曲沃人。祖濟,金 絳州節度使。父日嚴,榮州節度判官。皆業醫,國禎尢 精。金亂寓太原。世祖在潛邸,國禎以醫徵至翰海,留 掌醫藥。世祖即位,授榮祿大夫。至元十二年,遷禮部 尚書,拜集賢大學士,陞翰林集賢大學士。卒諡忠憲。」

許衡

按《元史許衡傳》:「衡字仲平,懷之河內人。父通,避地河 南,生衡於新鄭縣。幼有異質,稍長嗜學如饑渴。世祖 出王秦中,召衡為京兆提學。中統元年,世祖即皇帝 位,召至京師。時王文統以言利進為平章政事,衡謝 病歸。至元五年,召還。六年,命與太常卿徐世隆定朝 儀,又詔與太保劉秉忠定官制。時阿合馬擅權,勢傾」 朝野,一時大臣多阿之衡。每與之議,必正言不少讓, 阿合馬由是銜之。衡乃論列阿合馬「專權罔上,蠹政 害民」事,不報。因謝病。八年,以為集賢大學士,以病請 還。十八年,卒。大德二年,諡文正。

許扆

按《元史許國禎傳》:「扆字君黼,一名忽魯火孫,從其父 國禎,事世祖於潛邸,進退莊重,世祖喜之,賜今名。入 備宿衛,忠慎小心,除禮部尚書,提點太醫院事。每外 國使至,必命與之語,辭理明辯,莫不傾服。成宗即位, 遷中書右丞,改陝西行中書省右丞。有足疾不能行, 每國有大政,詔使近侍即其家問之,特授榮祿大夫」、 大司徒,食其祿終身,諡《僖簡》。

許維禎

按《元史許維禎傳》:「維禎,字周卿,遂州人。至元十五年, 為淮安總管府判官,卒。子殷。」

許有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