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歷都官郎中,通判德州。仁宗朝舉天下廉吏凡四十 九人,稹其一也。除監察御史,未造朝而卒。該致仕恩, 國初凡該致仕者,差官未到不敢殮。子巽曰:「人子不 能自致功名,希致仕恩以累亡者可乎?」鄉人賢之。稹 三子,巽、賁、異,孫堯夫、堯臣,皆相繼登第。從子章,字潛 道。第慶曆二年進士。歷官知建州,除屯田郎中。為政 能治繫劇而不問苛細,所至有聲。由筮仕至郎位,薦 之者凡五十二人。官終朝奉郎。

許元

按《宋史許元傳》:「元字子春,宣州宣城人。以父蔭為太 廟齋郎,改大理寺丞,累遷國子博士,監在京榷貨務。 元為吏強敏尢,能商財利。慶曆中,擢江淮制置發運 判官,遷侍御史,擢天章閣待制,再遷郎中,以疾請還, 歷知揚、越、秦州,卒。」

許抗

按《萬姓統譜》:「抗,南城人。皇祐間進士。嘗知彬州,鑿湖 千餘頃,民賴其利。官至福建轉運使。」

許懷德

按《宋史許懷德傳》:「懷德字師古,開封祥符人。父均,磁 州團練使。懷德少以父任為東西班殿侍,累擢至殿 前指揮使。元昊寇邊,選為鄜延路兵馬鈐轄,遷鳳州 團練使,徙秦鳳路,歷殿前都虞候、遂州觀察使,寧遠 軍節度使。卒諡榮毅。」

許遵

按《宋史許遵傳》:「遵字仲塗,泗州人。第進士,又中明法, 擢大理寺詳斷官,知長興縣,徙知宿州、登州,累典刑 獄,強敏明恕,判大理。熙寧間,出知壽州,再判大理寺, 請知潤州,又請提舉崇福宮,尋致仕。」

許將

按《宋史許將傳》:「將字沖元,福州閩人。舉進士第一,通 判明州。召對,除集賢校理,自太常丞超改右正言,明 日直舍人院,又明日判流內銓,皆神宗特命,舉朝榮 之。進知制誥。使契丹歸,進翰林學士,權知開封府。為 同進所忌,黜知蘄州。明年,以龍圖閣待制起知鄆州, 召為兵部侍郎。元祐四年,拜尚書右丞,罷知定州,移」 大名府。紹聖初,入為吏部尚書。崇寧元年,進門下侍 郎。御史中丞朱諤謂「將左顧右視,見利則回,初無定 論」,降資政殿學士、知潁昌府,移大名,召為神祐觀使。 政和初卒,諡曰文定。子份,龍圖閣學士。

許幾

按《宋史許幾傳》:「幾字先之,信州貴溪人。擢第,調高安、 樂平主簿,知南陵縣,為開封府推官,進至將作監,再 遷太僕卿、戶部侍郎,以顯謨閣待制知鄆州。幾有吏 幹,善理財,由是四入戶部,至尚書。張商英裁損吏祿, 幾預其議,貶永州團練副使,安置袁州,卒。」

許翰

按《宋史許翰傳》:「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中元祐三年 進士第。宣和七年,召為給事中。為書抵時相,落職提 舉江州太平觀。靖康初,復以給事中召。時金人攻京 師,甫退,翰造闕,即日賜對,除翰林學士,尋改御史中 丞。上疏言邊事,因陳決勝之策。張邦昌為太宰,翰上 疏力爭之,擢中大夫,同知樞密院,論益不合,以病去。」 高宗即位,用李綱薦,召復延康殿學士。既至,拜尚書 右丞。李綱罷,翰求去,高宗未許。時黃潛善奏誅陳東, 翰求去,益力提舉洞霄宮,復以言者落職。紹興元年, 復資政殿學士。三年,卒。

許景衡

按《宋史許景衡傳》:「景衡,字少伊,溫州瑞安人。登元祐 九年進士第。宣和六年,為殿中侍御史,言尚書省同 知樞密院久闕,願遴選忠賢。忤王黼意。會吳巖夫以 私書抵執政子,道景衡之賢,書誤致王黼,用是中景 衡,逐之。欽宗即位,以左正言召。高宗即位,除御史中 丞,宗澤為東京留守。言者附黃潛善等,多攻其短,欲」 逐去之。景衡奏「澤威名政事,卓然過人。」上大悟,封以 示澤,澤乃安。除尚書右丞,有大政事,必請間極論,潛 善、伯彥共排沮之,罷為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杭州洞 霄宮。至京口卒,諡忠簡。

許樊

按《四川總志》:樊進士,哲宗時為侍御史。章惇請發司 馬光、呂公著塚,樊諫曰:「此非盛德事也。」乃止。惇又請 謫元祐諸臣,如漢唐誅戮黨人故事,樊又諫曰:「本朝 治道遠過漢唐者,以其未嘗殺戮大臣也。」事遂寢。

許敦仁

按《宋史許敦仁傳》:「玨敦仁,興化人,第進士。崇寧初,入為 校書郎。蔡京以州里之舊,擢監察御史,亟遷右正言、 起居郎,倚為腹心,凡建白悉受京旨。拜御史中丞,上 章請五日一視朝,徽宗以其言失當,命罰金。後二年 卒。」

許份

按《萬姓統譜》:份字子大。崇寧中,擢甲科,知鄧州,政尚 寬厚。郡有百花洲,建堂其上,與民同樂。值歲饑,份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