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遂害之。及越王稱制,諡曰《文節》。

許智藏

按《隋書許智藏傳》:「智藏,高陽人也。祖道,幼嘗以母疾, 遂覽醫方,因而究極,世號名醫。仕梁,官至員外散騎 侍郎。父景,武陵王諮議參軍。智藏少以醫術仕陳。及 陳滅,高祖以為員外散騎侍郎。煬帝即位,智藏時致 仕於家。帝每有所苦,輒令中使就詢訪,或以輿迎入 殿,扶登御床。智藏為方奏之,用無不效。卒於家。」

許澄

按《隋書許智藏傳》:「智藏宗人澄,以醫術顯。父奭,仕梁 太常丞、中軍長史。澄有學識,傳父業,尢盡其妙。歷尚 藥典御,諫議大夫,封賀川縣伯。」

許紹

按《唐書許紹傳》:「紹字嗣宗,安州安陸人。父法光,仕隋 為楚州刺史。紹兒時與高祖同學。大業末,任夷林通 守。煬帝崩,屬越王侗、王世充篡立,遂歸國,授陝州刺 史,封安陸郡公。以破蕭銑功,擢其子智仁為溫州刺 史。銑將陳普環略巴蜀,紹遣智仁追戰西陵,覆其兵。 進譙國公,病卒。」

許世緒

按《唐書裴寂傳》:「許世緒,并州人。隋鷹揚府司馬。知隋 將亡,請唐公收取英俊,為天下倡。公奇之,顧倚親密。 兵起,授右一府司馬,累除蔡州刺史,真定郡公。卒。弟 洛仁亦從起晉陽,錄功至冠軍大將軍,卒諡曰勇。」

許善護

按《山東通志》:「善護,高祖時為貝州刺史,與劉黑闥戰 於鄃縣,死之。」

許引宗

按《唐書甄權傳》:「權後以醫顯者,義興許引宗。引宗仕 陳,為新蔡王外兵參軍。王太后病風,不能言,脈沈難 對,醫家告術窮,引宗以黃耆、防風煮湯數十斛,置床 下熏薄之,是夕語,擢義興太守。武德初,累遷散騎侍 郎。卒年七十餘。」

許叔牙

按《唐書蕭德言傳》:「德言以經授晉王,時許叔牙為侍 讀同勸講。叔牙字延基,句容人。貞觀時遷晉王府參 軍事、弘文館直學士,於詩禮尢邃。」

許敬宗

按《唐書許敬宗傳》:「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父善心, 仕隋為給事中,為宇文化及所殺,敬宗哀請,得不死。 去依李密為記室。太宗召署文學館學士。貞觀中,除 著作郎,以勞封高陽縣男。高宗即位,遷禮部尚書。帝 將立武昭儀,大臣切諫,而敬宗陰揣帝私,即妄言之, 帝意遂定。頃拜侍中,監修國史,爵郡公。初,高祖、太宗」 《實錄》,敬播所譔,信而詳。及敬宗身為國史,竄改不平, 專出己私營第舍華僭。至造連樓,使諸妓走馬其上, 縱酒奏樂自娛。咸亨初,以特進致仕,卒。

許智仁

按《萬姓統譜》:「智仁,紹長子。以紹功推溫州刺史。蕭銑 將陳普環,具大艦愬江略巴蜀,紹遣智仁追戰西陵, 覆其兵,禽普環。以勳封孝昌縣公,終涼州都督。」

許圉師

按《唐書許紹傳》:「紹子圉師,有器幹,研涉藝文,擢進士 第,累遷給事中、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龍朔中 為左相,坐其子獵犯人田,免官。久之,為虔州刺史,稍 遷相州,專以寬治,進戶部尚書,卒諡曰簡。」

許天正

按《漳州府志》:「天正,字允心,號雲峰,汝南人。年十五,擢 明經,為紀善。總章二年,副將軍陳政出鎮泉潮。政歿, 子元光嗣。凡所申請,必與天正討論而後行。元光居 祖母喪,天正代領泉潮事,平惠、虔撫之寇,表建漳州, 置堡三十六所。嶺海輯寧,陞中奉大夫,兼嶺南行軍 團練副使。天正博學能文,軍政之暇,未嘗釋卷。軍中」 語曰:「別駕秀輾,文不加點。」元光《平湖陽寇》詩云:「參軍 許天正,是用紀邦勳。」歷官泉潮團練副使、宣威將軍, 兼翊府記室。宋紹興二十三年,追論開漳功,封翊忠 昭應侯。祀名宦,立祠詔安縣。

許儒

按《萬姓統譜》:儒,叔牙子,高宗時為奉常博士。初,長孫 無忌等議祠令及禮,用鄭元六天說,後罷《六天說》,正 祀昊天。乾封初,詔祀感生帝,神州以正月祭北郊,儒 議請循《武德》詔書,遂祭昊天上帝及五天帝於明堂。

許欽寂

按《唐書許紹傳》,紹爵譙國公,以子智仁自有封,故詔 孫力士襲之,終洛州長史。子欽寂嗣封。萬歲通天元 年,契丹入寇,詔為隴山軍討擊副使,戰崇州,為寇所 禽,脅令說屬城未下者,欽寂呼曰:「賊朝夕當滅,幸謹 守。」賊怒害之。諡曰忠。子輔乾,以父死難,授左監門衛 中候,為海東慰勞使。

許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