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許天正      許儒

  許欽寂      許欽明

  許景先      許宣平

  許法慎      許遠

  許伯會      許孟容

  許季同      許康佐

  許稷       許淹

  許棠       許俊

  許嗣宗      許慎

  許渾       許彥真

  許德勳

氏族典第四百七卷

許姓部彙考

《史記》

《補三皇本紀》

炎帝神農氏,其後有州甫、甘許、戲露。《齊紀》「怡、向、申、呂 皆姜姓之後,並為諸侯,或分四岳。當周室,甫侯、申伯 為王賢相,齊、許列為諸侯,霸於中國。」蓋聖人德澤廣 大,故其祚引繁昌久長云。

《夏本紀》

帝封皋陶之後於英,《六》或在許。

索隱曰:「許在潁川。」 正義曰:《括地志》云:「許故城在許州許昌縣南三十里,本漢許縣,故許國也。」

《唐書》

《宰相世系表》

許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 孫文叔於許,後以為太嶽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 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自容城徙冀州高陽 北新城都鄉樂善里。秦末有許猗,隱居不仕。曾孫毗, 漢侍中、太常。生德,字伯饒,安定、汝南太守,因居平輿。 四子:據、政、邈、勁。據,大司農,生允,字士崇,魏中領軍、鎮 北將軍。三子:殷、動、猛。允孫式。式二子:販、邁。販字仲仁, 晉司徒掾。四子:茂、詢、嶷、雅。詢字元度。四子:元之、仲之、 季之、珪。珪,宋給事著作郎、桂陽太守,生勇慧,齊太子 家令、冗從僕射、晉陵縣侯。二子:懋、引。懋,梁天門太守、 中庶子,生亨德。次子政,字義先,別居邵陵。

安陸許氏出自詢。五世孫君明,梁楚州刺史。生弘周。

許氏宰相二人。敬宗、圉師。

《鄭樵通志》

以國為氏

許氏,姜姓,與齊同祖,炎帝之後,堯四岳伯夷之子也。 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於許,以為太嶽後,今許州是 也。靈公遷於葉,悼公遷於城父,又遷於白羽,許男斯 遷於容城。自文叔至莊公十一世始見,《春秋》元公子 結元年,獲麟之歲也。至戰國時,為楚所滅。昭十九年, 許悼公瘧,飲太子止之藥,卒,太子奔晉。定六年,鄭游 速帥師滅許,以許男斯歸。哀元年,楚子許男圍蔡。杜 預註曰:「此蓋楚之封也。」哀十三年,許男成卒。秋,葬許 元公。晉有許偃,楚有許伯,鄭有許瑕,皆以失國不能 庇其本枝,故適他國。

《黃學士文集》

《許君墓誌銘》

君諱熊,字吉甫,姓許氏,婺之東陽人,晉孝子孜之裔。 近代衣冠鉅族,居邑之南者曰「南許」,居邑之西者曰 「西許。」而君之先居昭仁里之梅峴,則由「西許」而枝分 也。

《廖用賢尚友錄》

許姓

許,高陽羽音,又望出汝南。

許姓部列傳一

陶唐氏

許由

按《史記·伯夷傳》:「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 隱。」《高士傳》云:「許由字武仲。」

許偃

按:鄭樵《通志》:「晉有許偃。」

許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