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6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先人無後矣。叔父求子姓之賢者嗣某之孝養,其敢 少怠乎?」翁然其言,命他子為之。後老人益刻志孝養, 事其叔父逾於父。叔父沒,老人服三年喪,鄉人稱其 孝焉。老人天性敏悟,純實而樂善,資直而尚義,務勤 儉,好施予。然稟賦厚重,神氣精爽,每食啖肉一斤,走 趨如少壯,人謂「類有神仙術者。」其子升竭盡孝養,以 故士大夫至其鄉,無不造門請見,且為詩文以嘉美 之。洪武丁巳正月六日,無疾而終。

呂誼

按《廬江縣志》:「誼,靜樂知縣呂廷信子。七歲能文,洪武 十年舉神童,召見,命讀《大誥》,應對豁然。上喜悅之,御 賜袍帶筆墨,授翰林院博士。」

呂震

按《明外史呂震傳》:「震字克聲,臨潼人。洪武十九年,以 鄉舉入太學。時命太學生出稽郡邑壤地,以均貢賦, 震承檄之兩浙。還擢山東按察司試僉事,入為戶部 主事,遷北平按察司僉事。永樂初,遷真定知府,入為 大理寺少卿,遷刑部尚書,改禮部。仁宗即位,兼太子 少師,尋進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宣德元年卒。震嘗」 三奉命省親,兩值關中饑,令所司出粟賑之,還始以 聞。然無學術,為禮官不知大體,為人傾險佞諛,累受 帝面斥,終不能改。有精力,能強記,凡奏事,他尚書皆 執副本,又與左右侍郎更進迭奏。震嘗兼領戶、兵部 事,三部奏牘皆自占奏,情狀委曲,千緒萬端,背誦如 流,未嘗有誤。嘗扈北狩,帝見碑立沙磧中,率從臣讀 其文。後一年,語及碑,詔禮部遣官往錄。震請筆札帝 前疏之。帝密使人拓其本校之,無一字脫誤。子熊,宣 宗立,授兵科給事中。

呂毅

按《明外史劉儁傳》:「永樂四年,簡定叛,儁參贊沐晟軍 務。六年,晟與簡定戰生厥江,敗績,儁被執死。與儁同 死者呂毅。毅,項城人。以濟南衛百戶從成祖渡江,積 功至都督僉事。與黃中充左右副將軍,鎮廣西。尋為 鷹揚將軍,掌交阯都司事。至是與賊戰,深入陷陣死。」

呂升

按《明外史虞謙傳》:「呂升,山陰人。永樂初,為溧陽教諭, 以薦擢江西按察僉事,改福建。所至有清慎聲。入為 大理寺少卿。宣德八年,致仕,卒。」

呂賢

按《廣東通志》:「賢,漳州府學生。靖難繼統詔至,賢隨教 授陳思賢集於明倫堂,不出迎。詔設舊君位,哭如禮。 郡人執送京師,與思賢皆死。」

呂迪

按《萬姓統譜》:迪,字茂恭,少穎敏,補邑庠生。父坐累死 逆旅,扶櫬歸葬,哀痛不勝。永樂初,領鄉薦,登乙榜,授 無為州訓導。無為當淮衝,罹元季兵後,學校廢,文風 不振者數十年。迪至,講明啟迪,承指教者悉通文藝。 是後人才輩出,而邢寬魁天下,補濟寧,陞連江教諭。 提學僉事高某常言:「連江有呂教諭,鄉先生陳密,有」 才德,歿無以葬,其家將火,瘞迪捐俸倡其徒具棺葬 殮之。考最,例陞教授,遽請老而歸。聚子弟教之,遠近 接踵而至。創祠堂,講行時祀。自題所居曰「熙春。」有《學 古集》。

呂叔

按《萬姓統譜》:「叔字升章,山陰人。永樂間,以儒學教授 薦,陞江西按察司僉事,深得憲體。調福建,按行建、汀, 有螟傷稼,叔向天祝之。俄雷雨大作,螟盡死。官至南 京大理少卿。」

呂爰正

按《萬姓統譜》:「爰正,奉新人。永樂中鄉試,擢兵部主事。 廉謹守法。歷陞郎中,精于所務,輿論以為不可釋,特 陞左通政,仍理其事。尋以老疾辭歸。」

呂明

按《萬姓統譜》:「明永樂中,知南康府。時兵戈初息,流民 四散,明孜孜愛民,招撫有方,躬循田野,以督耕桑。民 有鬥者,訓之以義而諭之以法,自是民皆感化,無敢 強梗者。」

呂昭

按《萬姓統譜》:昭字克明,崑山人。嗜學敦行,永樂中,以 薦授徐州訓導,陞沁州知州。道出徐州,天寒尚未挾 纊,故所授經弟子為買一裘以行。其子旦舉進士,昭 遺書戒之曰:「進士美官,然不能廉,終非吾子,死亦不 歆汝祀。」其廉介如此。旦字寅伯,歷按察僉事,性亦高 潔,環堵蕭然。

呂賢

按《萬姓統譜》,「賢字良器,鄞人。蚤游邑庠,父喪母,俞孀 居,遂棄業歸養。俞嘗三遘疫染,賢窮,日夜扶侍。及卒, 值旁室火災,勢迫母柩,賢呼天觸地,頃而反風轉焰, 賢得移柩丈許,焰復闔室矣。賢氣和行方,而為義尤 力。嘗捐產以業族老嫗,又為族子之貧者娶婦,且植 之,俾有成。贈儒林郎、左春坊左司直兼翰林檢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