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氏族與第四百六卷

呂姓部列傳二

呂餘慶

按《宋史呂餘慶傳》,「餘慶,幽州安次人。本名引,犯太祖 偏諱,因以字行。祖兗,橫海軍節度判官。父琦,晉兵部 侍郎。餘慶以蔭補千牛備身,歷開封府參軍。仕漢,歷 周,遷濮州錄事參軍。太祖領同州,奏為從事。太宗歷 滑、許、宋三鎮,餘慶並為賓佐。及即位,自宋、亳觀察判 官召拜給事中,未幾,知開封府。建隆三年,遷戶部侍」 郎、知江陵府。召還,以本官參知政事。蜀平,命知成都 府。開寶六年,拜尚書左丞,卒。

呂端

按《宋史呂端傳》:「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父琦,晉兵部 侍郎。端以蔭補千牛備身,歷遷太常丞。開寶八年,知 成都府,為政清簡,遠人便之。後選為大理少卿,拜右 諫議大夫,為樞密直學士,逾月拜參知政事。端持重, 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太宗不豫,內侍王繼恩謀立楚 王元佐,端鎖繼恩,而奉太子至福寧庭中。真宗既立」, 垂簾引見群臣,端請卷簾審視,然後降拜。加右僕射。 卒,諡正惠。子藩為太子中舍;荀,大理評事;蔚,千牛備 身;藹,殿中省進馬。

呂蒙正

按《宋史呂蒙正傳》:「蒙正字聖功,河南人。祖夢奇,戶部 侍郎。父龜圖,起居郎。蒙正,太平興國二年擢進士第 一,授將作監丞,通判昇州。五年,拜左補闕,知制誥。初, 龜圖與妻劉氏不睦,并蒙正出之,頗淪躓窘乏,劉誓 不復嫁。及蒙正登仕,迎二親同堂異室,奉養備至。未 幾,遷都官郎中,入為翰林學士,擢參知政事。李昉罷」 相,蒙正拜中書侍郎。質厚寬簡,有重望。以正道自持, 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上嘉其 無隱。淳化中,罷為吏部尚書。四年,復以本官入相。至 道初,以右僕射出判河南府。真宗即位,進左僕射。咸 平四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六年,授太子太師,封蔡國 公,改封許。卒,諡文穆。子從簡,再為國子博士﹔,惟簡,太 子中舍﹔,承簡,司門員外郎﹔,中簡,比部員外郎﹔,務簡,亦 國子博士﹔,居簡,殿中丞﹔,知簡,太子右贊善大夫。蒙正 弟蒙休,咸平進士,至殿中丞。龜圖弟龜祥,殿中丞、知 壽州。子蒙亨,舉進士高等,官大理寺丞。次子蒙巽,虞 部員外郎﹔。蒙周,淳化進士及第。蒙亨子即夷簡也。次 子宗簡,亦進士及第。

呂祐之

按《宋史呂祐之傳》:「祐之字元吉,濟州鉅野人。父文贊, 本州錄事參軍。祐之,太平興國初舉進士,解褐大理 評事,通判洋州。召拜殿中侍御史,遷起居舍人。淳化 初,判戶部勾院,直昭文館,俄以本官知制誥。至道初, 拜右諫議大夫,出知襄州,徙壽州。真宗即位,轉給事 中,復知襄州,移昇州。歲餘,又典襄陽。歸拜工部侍郎」、 翰林侍讀學士。景德四年卒。

呂文仲

按《宋史呂文仲傳》:「文仲,字子臧,歙州新安人。父裕,偽 唐歙州錄事參軍。文仲在江左舉進士,補臨川尉。入 朝授太常寺太祝,改著作佐郎。太平興國中,上每御 便殿觀古碑刻,輒召文仲讀之,以本官充翰林侍讀, 副王著使高麗,復命改左正言,巡撫福建。咸平三年, 拜工部郎中。六年,授御史中丞。景德三年遷工部侍」 郎,復為翰林侍讀學士。文仲久居禁近,頗周密兢慎。 明年,改刑部侍郎,卒。子永,為奉禮郎。

呂昇

按《宋史呂昇傳》:「昇,萊州人。父權失明,剖腹探肝以救 父疾,父復能視,而昇不死。淳化中,下詔賜粟帛。」

呂夷簡

按《宋史呂夷簡傳》,「夷簡字坦夫,先世萊州人。祖龜祥, 知壽州,子孫遂為壽州人。夷簡進士及第,補絳州軍 事推官。祥符中,通判通州,徙濠州,再遷太常博士。河 北水,選知濱州。代還,遷尚書祠部員外郎,再遷刑部 郎中,權知開封府。治嚴辨有聲。仁宗即位,遷尚書禮 部侍郎,進戶部,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 士,進吏部,拜昭文館大學士。天聖末,加中書侍郎。太 后崩,帝與夷簡謀,以張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 悉罷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簡獨不附太后邪?但多 機巧,善應變耳。」由是夷簡亦罷為武勝軍節度使、檢 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陳州。夷簡素厚內侍 閻文應因使為中詗,久之乃知事由皇后也。歲中而 夷簡復相,郭后以怒尚美人,批其頰,誤傷帝頸。帝以 爪痕示執政大臣,夷簡以前罷相故,遂主廢后議,后 遂廢封申國公。王曾與夷簡數爭事,不平,二人皆罷。 夷簡以鎮安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許州,徙天雄軍。 未幾,以右僕射復入相,徙許國公。固請老,以太尉致 仕。薨,諡文靖。

呂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