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沛避難徙焉,因世居之。秦王健以為散騎常侍,後進 侍中尚書。及生嗣位,堅因婆樓以見王猛斬生,稱大 秦天王,以婆樓為司隸校尉,後守太尉,卒。」

呂光

按《晉書呂光載記》,「光字世明,略陽氐人也。其先呂文 和,漢文帝初,自沛避難徙焉。世為酋豪。父婆樓,佐命 苻堅,官至太尉。光舉賢良,除美陽令,遷鷹揚將軍。從 王猛滅慕容暐,封都亭侯。堅既平山東,士馬強盛,遂 有圖西域之志,乃授光使持節,都督西討諸軍事。光 進兵至焉耆,其王泥流率其旁國請降,又攻龜茲,入」 其城。諸國憚光威名,貢款屬路。東還,涼州刺史梁熙 率眾距光,光擊敗之。聞苻堅為姚萇所害,於是大赦 境內,自稱涼州牧。是時麟見金澤縣,百獸從之,光以 為己瑞,於是僭即天王位,大赦境內,改年「龍飛。」立世 子紹為太子。後以疾甚,立紹為天王,自號太上皇帝, 以安帝。隆安三年死。

呂紹

按《晉書呂光載記》:光疾,立其太子紹為天王,以呂纂 為太尉,呂弘為司徒。光死,紹懼,為纂所害,以位讓纂, 纂不許。及紹嗣偽位,呂超言於紹曰:「纂統戎積年,威 震內外,恐成大變,宜早除之。」紹不忍,弘遣尚書姜紀 密告纂,纂於是夜率壯士斫洪範門,紹自殺。

呂纂

按《晉書呂光載記》:「光疾,立其太子紹為天王,以呂纂 為太尉。纂字永緒,光之庶長子也。苻堅時入太學。及 堅亂,奔姑臧,拜武賁中郎將,封太原公。光死,紹嗣偽 位,纂夜率壯士斫洪範門,紹自殺,纂遂僭即天王位, 游田無度,荒耽酒色。番禾太守呂超入朝,讌于內殿。 呂隆屢勸纂酒,至昏醉,超取劍擊纂,斬之。」

呂弘

按《晉書呂光載記》:「光疾,立其太子紹為天王,以呂纂 為太尉,呂弘為司徒。光死,紹嗣偽位。初,光欲立弘為 世子,會聞紹在仇池,乃止。纂僭即天王位,以弘為使 持節侍中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弘恐不為纂所容, 起兵東苑,眾潰出奔,纂遣力士拉殺之。」

呂隆

按《晉書呂光載記》,「隆字永基,光弟寶之子也。光末,拜 北部護軍,有聲稱。超既殺纂,讓位於隆。隆即位,姚興 將姚碩德率眾至姑臧,超出戰,大敗,隆降至長安,興 以隆為散騎常侍。其後坐與子弼謀反,為興所誅。」

南齊

呂安國

按《南齊書呂安國傳》,「安國,廣陵廣陵人也。宋大明末, 安國以將領見任,為劉勔所稱。泰始二年,勔征殷琰 於壽春,安國抄斷賊糧道,燒其運車。琰退,安國勳第 一,封彭澤縣男。未拜,改封鍾武縣,又改封湘南縣男。 沈攸之事起,太祖以安國為湘州刺史,轉右衛將軍。 世祖即位,授司州刺史。永明二年,徙都督南兗五州」 諸軍事、平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四年,湘川蠻動,安國 督州兵討之。有疾,徵為光祿大夫。六年,遷領軍將軍。 八年,卒,諡肅侯。

呂文顯

按《南齊書呂文顯傳》:「文顯,臨海人。初為宋孝武齋幹 直長。昇明初,為太祖錄尚書省事,累位至殿中侍御 史,封劉陽縣男。永明元年,除寧朔將軍、中書通事舍 人,治事,以刻覈被知,與茹法亮並見親倖。五年,為建 康令,累遷南東莞太守、右軍將軍。高宗輔政,以文顯 守少府。歷建武。永元之世,尚書右丞、少府卿,卒。」

呂文度

按《南齊書呂文度傳》:「文度,會稽人。宋世為細作,金銀 庫吏、竹局匠。元徽中,為射雉典事。世祖鎮盆城,文度 知軍隊雜役,以此見親。從還都,為石頭城監。世祖即 位,為制局監。位至員外郎,帶南濮陽太守,甚有要勢。」

呂僧珍

按《梁書呂僧珍傳》,「僧珍字元瑜,東平范人也。世居廣 陵。起自寒賤,事太祖文皇為門下書佐。容貌甚偉,在 同類中少所褻狎,曹輩皆敬之。建武二年,魏大舉南 侵,高祖率師援義陽,僧珍從在軍中。事寧,補羽林監。 東昏即位,司空徐孝嗣管朝政,欲與共事,僧珍揣不 久安,竟弗往。時高祖已臨雍州,僧珍固求西歸,得補」 邛令。既至,高祖命為中兵參軍。義兵起,以為輔國將 軍、步兵校尉,出入臥內。大軍次江寧,高祖令僧珍與 王茂率精兵先登,東昏將李居士來戰,僧珍要擊破 之。建康城平,高祖命僧珍率所領先入清宮。遷給事 黃門侍郎。高祖受禪,以為冠軍將軍,封平固縣侯。天 監五年,領太子中庶子。僧珍去家久,表求拜墓。高祖 欲榮之,使為本州,乃授使持節、平北將軍、南兗州刺 史。平心率下,不私親戚。徵為領軍將軍。十年卒,諡曰 「忠敬侯。」長子峻,早卒,峻子淡嗣。

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