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氏。又杞康,漢末時避董卓難,改姓抱,《北史》有抱嶷、抱 老壽。

《王圻續文獻通考》

氏族源流

杞成公遷於緣陵,十一世而簡公滅於楚,弟佗奔魯, 封於陽樊,後去魯,從沛分沛立譙有夏侯氏、侯氏、杞 氏。

《凌迪知萬姓統譜》

杞姓

杞,望出齊郡。

杞姓部列傳

杞子

按《左傳》,僖公三十年九月,晉侯、秦伯圍鄭。燭之武見 秦伯,秦伯悅,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三十 二年,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 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秦師遂東。三十三年,秦師 及滑,鄭商人弦高遇之,使遽告於鄭。鄭穆公使視客 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杞子奔齊,逢 孫、楊孫奔宋。三子,秦大夫。

杞殖

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齊侯還自晉,不入,遂襲莒,門 于且于,傷股而退。明日將復戰,期於壽舒。杞殖華還, 載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於蒲 侯氏。莒子親鼓之,從而伐之,獲杞梁。齊侯歸,遇杞梁 之妻於郊,使弔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於 罪,猶有先人之敝廬在,下妾不得與郊弔。」齊侯弔諸 「其室。」杞梁即杞殖

後漢

杞匡

按:《魏書抱嶷傳》:「漢靈帝時,杞匡為安定太守。」

杞開

按《八閩通志》:「開,建炎間,知龍溪縣。」

杞原慶

按《江西通志》:「原慶,德興人,質美好學。父德忠,洪武時 為鄉人胡士謙誣訟於京,原慶冒父名就繫,廷鞫時 自誣服,遂受誅。」

弭姓部彙考

鄭樵《通志》。

上聲

弭氏《三輔決錄》云:「王莽時有弭彊,漢末新豐人。」弭仲 叔,亦見《決錄》,望出新豐。

弭姓部列傳

弭彊

按《萬姓統譜》:「彊,新豐人,中郎將。」

弭倖

按《萬姓統譜》,「倖見《三輔決錄》。」

弭仲叔

按《三輔決錄》:弭生字仲叔,其父賤,故張伯英《與李幼 才書》:「弭仲叔高德美名,命世之才也,非弭氏小族所 當有,新豐瘠土所當出也。」

弭德超

按《宋史弭德超傳》:「德超,滄州清池人,給事太宗晉邸。 太宗即位,補供奉官,遷鎮州駐泊都監。初,太宗念邊 戍勞苦,賜士卒月頭銀,德超乘間言曹彬得士眾心, 士卒言『月頭銀曹公所致』」,又巧誣彬他事。上出彬為 天平軍節度,以王顯為宣徽南院使,德超為宣徽北 院使,並兼樞密副使。德超期得樞密使,乃為副使。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