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道,不宜復問狐狸』。」穉季者,大俠,與衛尉淳于長善。長 方貴幸,以穉季為託,故寶無以應文。穉季聞之,杜門 不通水火,穿舍後牆為小戶,持鉏自治園,因文所厚 自陳,遂不敢犯法。寶亦竟無所譴。明年,穉季病死。

杜業

按《漢書杜周傳》:周子延年,延年子緩。緩子業,有才能, 以列侯選,復為太常,數言得失,不事權貴,坐法免官, 復為函谷關都尉。成帝崩,哀帝即位,業上書言「王氏 世權日久,朝無骨鯁之臣。」又言「宜為恭王立廟京師, 以章孝道。」繇是徵復為太常。歲餘,左遷上黨都尉,會 司隸奏業為太常,選舉不實,業坐免官。哀帝崩,王莽 秉政,憂恐發病死,諡曰「荒侯。」

杜鄴

按《漢書杜鄴傳》:「鄴字子夏,本魏郡繁陽人也。祖父及 父皆至郡守,武帝時徙茂陵。鄴少孤,以孝廉為郎,與 車騎將軍王音善。平阿侯譚不受城門職,後薨,上閔 悔之,乃復令譚弟成都侯商位特進,領城門兵。鄴見 音前與平阿有隙,即說音承順聖意,加異往時凡議, 必與及之。音甚嘉其言,由是與成都侯商親密。二人」 皆重鄴,以為腹心,舉侍御史。哀帝即位,遷為涼州刺 史。鄴居職寬舒,少威嚴,數年,以病免。舉方正直言,未 拜,病卒。

杜蒼

按:《漢書孫寶傳》:「蒼穉季子,字君敖,名出穉季右,在游 俠中。」

杜輔

按:《漢書功臣侯表》:「元始二年,建平侯輔嗣。」

杜憲

按《漢書·功臣侯表》:「建平侯憲嗣,建武中以先降梁王, 薨不得代。」

杜普

按《漢書王莽傳》:「莽敗,曹部監杜普守郡不降,為漢兵 所誅。」

後漢

杜林

按《後漢書杜林傳》,「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人也。父鄴,成、 哀間為涼州刺史。林少好學,博洽多聞,時稱通儒。初 為郡吏。王莽敗,盜賊起,林與弟成客河西。隗囂素聞 林志節,深相敬待。林雖拘於囂,而終不屈節。建武六 年,弟成物故,囂乃聽林持喪東歸。既遣而悔,令刺客 楊賢於隴坻遮殺之。賢見林身推鹿車,載致弟喪,乃」 亡去。光武聞林還,徵拜侍御史,群寮甚尊憚之。後為 大司徒司直。十一年,司直官罷,為光祿勳。內奉宿衛, 外總三署,周密敬慎,選舉稱平。後皇太子彊,求乞自 退,封東海王,故重選官屬,以林為王傅,代丁恭為少 府。二十二年,復為光祿勳。頃之,代朱浮為大司空。博 雅多通,稱為任職。明年薨,帝親自臨喪送葬,除子喬 為郎。

杜茂

按《後漢書杜茂傳》,「茂字諸公,南陽冠軍人也。初歸光 武於河北,為中堅將軍,常從征伐。世祖即位,拜大將 軍,封樂鄉侯。建武二年,更封苦陘侯。與中郎將王梁 擊五校賊於魏郡、清河,東郡悉平,諸營保降其持節 大將三十餘人。三郡清靜,道路流通。明年,遣使持節 拜茂為驃騎大將軍。十三年,增邑,更封修侯。十五年」, 坐斷兵馬廩縑使軍吏殺人,免官,削戶邑,定封參蘧 鄉侯。十九年卒。子元嗣,永平十四年,坐與東平王等 謀反,減死一等,國除。永初七年,鄧太后紹封茂孫奉 為安樂亭侯。

杜篤

按《後漢書杜篤傳》:篤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高祖延 年,宣帝時為御史大夫。篤少博學,不修小節,不為鄉 人所禮。居美陽,與美陽令遊,數從請託,不諧,頗相恨。 令怨,收篤送京師。會大司馬吳漢薨,光武詔諸儒誄 之,篤於獄中為誄辭最,高帝美之,賜帛免刑。篤以關 中表裏山河,先帝舊京,不宜改營洛邑,乃上奏《論都 賦》。後仕郡文學掾,以目疾,二十餘年不闚京師。女弟 適扶風馬氏。建初三年,車騎將軍馬防擊西羌,請篤 為從事中郎,戰沒於射姑山。子碩,豪俠,以貨殖聞。

杜詩

按《後漢書杜詩傳》:「詩字公君,河內汲人也。少仕郡功 曹。更始時,辟大司馬府。建武元年,三遷為侍御史,拜 成皋令。再遷為沛郡都尉,轉汝南,所在稱治。七年,遷 南陽太守。性節儉而政治清平。時人方於召信臣,故 南陽為之語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視事七年,政化 大行。十四年,坐遣客為弟報仇,被徵,會病卒』。」

杜孝

按《尚友錄》:孝,巴郡人。母嗜魚膾。杜役成都,買魚盛水, 竹筒投之江,祝曰:「願母得此作膾。」婦出汲,見而取之, 持歸曰:「夫所寄也。」熟以進姑。聞者歎其孝感。

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