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魏書李靈傳》:「靈字虎符,趙郡人,高平公順從父兄 也。父勰,贈宣威將軍、蘭陵太守。神麚中,世祖徵天下 才㒞,靈至,拜中書博士,轉侍郎,除淮陽太守,選授高 宗經,後賜爵高邑子。高宗踐阼,除平南將軍、洛州刺 史。卒贈散騎常侍、鉅鹿公,諡簡。」

李順

按《魏書李順傳》,「順字德正,趙郡平棘人。父系,慕容垂 東武城令,治有能名。太祖定中原,以系為平棘令,卒 贈平棘男。順博涉經史,有才策,知名於世。神瑞中,中 書博士,轉中書侍郎。始光初,從征蠕蠕,以籌略功,拜 後軍將軍,仍賜爵平棘子。世祖討赫連昌,大破昌軍, 順謀功居右。及克統萬,論功以順為給事黃門侍郎。」 又從擊赫連定於平涼。三秦平,遷散騎常侍,進爵為 侯。沮渠蒙遜以河西內附,世祖欲精簡行人,崔浩曰: 「李順其人也。」世祖從之,以順為太常。策拜蒙遜為涼 王。使還,拜使持節、都督秦、雍、梁、益四州諸軍事,進爵 高平公。延和初,復使涼州,蒙遜遣中兵校郎楊定歸 白順曰:「年衰,舊患發動,不堪拜伏。比三五日當相見。」 順曰:「朝廷知王年老,別有詔旨。」蒙遜乃延順入至庭 中,而蒙遜箕坐隱几,無動起狀。順正色大言曰:「此叟 敢陵侮天地,魂神逝矣,何用見之!」將握節而出。蒙遜 使定歸,追順於庭曰:「朝廷有不拜之詔,是以敢自安 耳。太常懼之,以天威,敢不敬聽休命。」遂拜伏盡禮。使 還,世祖問蒙遜政教得失,順曰:「禮者身之輿,敬者行 之本,未有無禮不敬而能久享福祿。以臣觀之,不復 周矣。」世祖曰:「若如卿言,其子必復襲世。」順對曰:「臣略 見其子,並非才俊。聞敦煌太守牧犍,器性粗立,若繼 蒙遜,必此人也。然比之於父,僉云不逮,殆天所用資 聖明也。」既而蒙遜死,問至,世祖謂順曰:「卿言蒙遜死, 今則」驗矣。又言「牧犍立,何其妙哉!朕剋涼州,亦當不 遠。」於是進號安西將軍,寵待彌厚。政之巨細,無所不 參。崔浩惡之。五年,議征涼州,順議以涼州乏水草,不 宜遠征,與崔浩庭諍,世祖從浩議。及至姑臧,水草甚 豐,世祖頗銜順。剋涼州後,浩又毀之。真君三年,遂刑 順於城西。皇興初,贈高平王,諡宣。

李善見

按《魏書李順傳》:「順族弟善見趙郡太守。」

李祥

按《魏書李孝伯傳》:「孝伯兄祥,字元善。世祖詔州郡舉 賢良,祥對策合旨,除中書博士。時南土未賓,世祖遣 韓元興率眾出青州,以祥為軍司,略地至於陳、汝,民 降者七千餘戶,遷之於兗豫之南,置淮陽郡以撫之。 拜祥為太守,加綏遠將軍,遷河閒太守。太安中,徵拜 中書侍郎,卒官。」

李孝伯

按《魏書李孝伯傳》:「孝伯,趙郡人,高平公順從父弟父。 曾以教授為業。太祖時,徵拜博士,出為趙郡太守,令 行禁止,并州丁零憚不入境。賊於常山界得一死鹿, 謂趙郡地也。賊長責之,還令送鹿故處。鄰郡為之謠 曰:『詐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其見憚如此。孝伯少傳 父業,博綜群言,從兄順言之於世祖,徵為中散,轉侍」 郎、光祿大夫,賜爵南昌子,委以軍國機密,甚見親寵。 遷北部尚書。以頻從征伐功,進爵壽光侯。真君末,車 駕南伐,劉義隆子武陵王駿遣將馬文恭至蕭城,前 軍擊破之,文恭走免。世祖至彭城,登亞父冢以望城 內。遣孝伯至小市,駿亦遣其長史張暢對孝伯,與相 問勞。孝伯風容閑雅,答應如流,暢及左右甚相嗟歎。 世祖大喜,進爵宣城公。興安二年,出為使持節、散騎 常侍、平西將軍、秦州刺史。太安三年卒。子安民、安上。 安民襲爵壽光侯,司徒司馬,卒。安上,鉅鹿太守,亦早 卒。

李熙

按《魏書李順傳》:「順族弟熙,字仲熙,神麚中,與高允等 俱被徵,拜中書博士,轉侍郎,以使沮渠有功,賜爵元 氏子,加中壘將軍。卒贈鎮東將軍、豫州刺史,諡莊。」

李崇

按《魏書李訢傳》:「訢父崇,馮跋吏部尚書、石城太守。延 和初,車駕至和龍,崇率十餘郡歸降,世祖甚禮之,以 為平西將軍、北幽州刺史、固安侯。卒諡襄。」

李蓋

按《魏書李惠傳》:「惠父蓋,少知名,歷位殿中、都官二尚 書,左將軍,南郡公。初,世祖妹武威長公主,故涼王沮 渠牧犍之妻,世祖平涼州,詔蓋尚焉,加侍中駙馬都 尉、左僕射,卒官,贈中山王,諡莊。」

李訢

按《魏書李訢傳》,「訢字元盛,小名真奴,范陽人。曾祖產, 產子績,二世知名於慕容氏。父崇,延和初歸降世祖。 訢母賤,為諸兄所輕,崇曰:『相者言此子貴,或未可知』。 使入都,為中書學生。世祖幸中書學,見而異之,因識 眄之。世祖舅陽平王杜超有女,將許貴戚,世祖謂超 曰:『李訢後必宦達,可以女妻之,勿許他貴也』。遂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