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先是,惠帝以涼州刺史羅尚為益州刺史,入蜀,特等 聞尚來,甚懼,尋有符下秦、雍州,凡流人入漢川者,皆 下所在召還。特兄輔謂特曰:「中國方亂,不足復還。」特 乃有雄據巴蜀之意。朝廷以討趙廞功,拜特宣威將 軍,封長樂鄉侯。羅尚催遣流人,限七月上道,特等固 請,求至秋收。流人布在梁、益,為人傭力,聞州郡逼遣, 人人愁怨,知特頻請求停,皆感而恃之,咸往歸特。犍 為太守李苾、廣漢太守辛冉遣都尉曾元、牙門張顯、 劉並等潛率步騎三萬襲特營,羅尚亦遣督護田佐 助元。特知之,戒嚴以待。元等至,特發伏擊之,殺傷甚 眾,害田佐、曾元、張顯,傳首以示尚。於是六郡流人推 特為主。特入據廣漢,進兵攻尚。時羅尚貪殘,為百姓 患,而特與蜀人約法三章,施捨振貸,禮賢拔滯,軍政 肅然。百姓謠曰:「李特尚可,羅尚殺我。」太安元年,自稱 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大將軍、大都督,改元建初,赦 其境內。二年,惠帝遣荊州刺史宋岱、建平太守孫阜 救尚。尚遣大眾掩襲特營,眾少不敵,特軍敗績,斬特 焚尸,傳首洛陽。

李驤

按《蜀錄》:「驤字元龍,特弟也。驍銳武幹,與諸兄弟等。特 承制拜驍騎將軍,屢立戰功。雄即王位,以驤為太傅。 晉永嘉四年,焦登據涪城,驤攻登,生得之,送於雄。巴 西梓潼遂盡為雄有。進大將軍,領中護軍,錄尚書。卒 贈相國。及壽僭即帝位,追尊諡曰獻皇帝。」

李庠

按《晉書李流載記》,「李庠,字元序,特第三弟也。少以烈 氣聞,仕郡督郵、主簿,皆有當官之稱。元康四年,州以 庠才兼文武,舉秀異,不得已應之,拜中軍騎督,稱疾 丟官。性任俠,好濟人之難,州黨爭附之。與六郡流人 避難梁益,道路有饑病者,庠常營護隱恤,振施窮乏, 大收眾心。至蜀,趙廞深器之,與論兵法,無不稱善。表」 庠為部曲督,以討叛羌功為威寇將軍,封陽泉亭侯。 被誅之日,六郡士庶莫不流涕。

李流

按《晉書李流載記》,「流字元通,特第四弟也。少好學,便 弓馬,東羌校尉何攀舉為東羌督。及避地益州,刺史 趙廞器異之。庠為廞所殺,流從特平廞。朝廷論功,拜 奮威將軍,封武陽侯。特之承制,以流為鎮東將軍,居 東營,號東督護。特死,蜀人多叛,流與兄子蕩雄收遺 眾還赤祖。流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時宋岱水」 軍次于墊江,前鋒孫阜破德陽,羅尚遣督護常深軍 毗橋。流率蕩、雄攻深柵,剋之。蕩追擊,被傷死,流以特、 蕩並死,而岱、阜又至,甚懼。太守李含勸流降將從之, 雄諫不納。雄乃攻尚軍,渡江害汶山太守陳圖,遂入 郫城。流移營據之,軍復振。流素重雄有長者之德,每 云「興吾家者,必此人也。」流疾篤,謂諸將曰:「前軍英武, 殆天所相,可共受事,以為成都王。」遂死,諸將共立雄 為主。

李離

按《蜀錄》:離特妹婿,琀之子也。初為梓潼太守,朝廷遣 建平太守孫阜進次德陽,琀勸流降阜,離聞之,因與 雄謀襲阜軍,阜軍敗績,流深奇之,委以重任。雄即成 都王位,進為太尉,事無巨細,悉以任之。永嘉初,關中 流民鄧定等叛,巴西太守張燕遣牙門武肇、郡丞宣 定圍之。鄧定求援於雄,雄遣離帥兵入漢中赴援。離 至,先破《武肇營》,次攻宣定,復破之。燕懼,將百騎走,離 復大破之,因盡徙漢中民於蜀,遂屯據梓潼。其後部 將天水訇琦、張金苟等叛,殺之,送離母子於羅尚,尚 斬以徇,遂分其室。

李始

按《蜀錄》:始字伯起,特長子,雄異母兄也。特承制拜武 威將軍。雄既僭位,累遷太保,加折衝將軍,善撫士眾, 眾多歸之,時人語曰:「欲養老,屬太保。」及期之殺班也, 以始為征東大將軍,鎮江陽。始先欲附壽,謀共討期, 壽不從,始怒,說期取壽,期又不許。後壽襲破成都,期 自殺,始亦被誅,并其兄弟十餘人。

李蕩

按《蜀錄》,蕩字仲平,特次子。好學有容觀。特承制拜鎮 軍將軍。特初稱制,晉河間王特攻張微,與蕩分為二 營。微候特營空虛,遣步兵循山攻之。特戰不利,山險 窘迫,眾皆勸引退,特量蕩必來,不許。微眾至稍多,山 道至狹,唯可一二人行。蕩軍不得前,謂司馬王幸曰: 「父在深寇之中,是我死日也。」乃衣重鎧,持長矛,大呼 直前,殺千餘人。微眾來救,蕩軍皆殊死戰,無不一以 當百。敵眾遂潰,拔特於重圍之中,復進攻微,微走,蕩 追殺之。其後二年,官兵殺特于官桑,蕩與雄共保北 營。氐符成、隗伯叛將其黨突出營,欲詣羅尚。蕩策馬 追擊,中矛而死。及雄即成都王位,追贈「廣漢壯文公。」

李雄

按《晉書李雄載記》,「雄字仲儁,特第三子也。特承制以 雄為前將軍,流死,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都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