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督、左監門衛將軍。先是,貞觀初,太白數晝見,太史占 曰:「女主昌。」又謠言「當有女武王者。」會內宴,為酒令,各 言小字。君羨自陳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 子,乃此健耶!」又君羨官邑屬縣皆武也,忌之,出為華 州刺史,下詔誅之。

李大亮

按《唐書李大亮傳》:「大亮,京兆涇陽人。祖琰,為魏度支 尚書。大亮有才略,隋末署龐玉行軍兵曹。李密寇東 都,大亮被擒,賊將張弼異之,引與語,遂定交。高祖入 關,大亮自歸,授土門令,擢金州總管府司馬,遷安州 刺史,使徇廣州,至九江,會輔公祏反,以計擒其將,遷 越州都督。貞觀初,徙交州,封武陽縣男,召授太府卿」, 復出涼州都督。時突厥亡,帝遂欲懷四夷,置降胡、河 南。詔大亮為西北道安撫大使。大亮上言:「河西積困 夷狄,州縣蕭條。加因隋亂,殘耗已甚。臣愚願停招慰, 省勞役,使邊人得就農畝,此中國利也。」帝納其計。八 年,為劍南道巡省大使,會討吐谷渾,為河東道行軍 總管,與李靖俱出北道。進爵為公,拜右衛大將軍。晉 王為皇太子,詔大亮兼右衛率,又兼工部尚書。十八 年,幸洛陽,詔副房元齡居守。臨終,表請罷遼東役,諡 曰懿。大亮嘗以張弼脫其死,及貴,念有以報之。時弼 為將作丞,匿不見。一日,識諸涂,持弼泣,悉推家財與 之,弼拒不受,乃言於帝曰:「臣及事陛下,張弼力也,願 悉臣官爵授之。」帝為遷弼中郎將、代州都督。世皆賢 大亮能報而多,弼不自伐也。

李百藥

按《唐書李百藥傳》:「『百藥,字重規,定州安平人,隋內史 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趙以百藥名之。七歲能屬 文,父友陸乂等共讀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語,歎 不得其事。百藥進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預謂在琅邪』。 客大驚,號奇童。引蔭補三衛長。開皇初,授太子通事 舍人,兼學士。十九年,襲父爵安平公,署禮部員外郎。」 煬帝即位,奪爵,廢還鄉里。九年,戍會稽,城守有功,授 建安郡丞。貞觀元年,拜中書舍人,封安平縣男。明年, 除禮部侍郎。四年,授太子右庶子,遷散騎常侍,進左 庶子、宗正卿,爵為子。卒諡康。百藥才行,為天下推重, 詩尢其所長,樵廝皆能諷之。所撰《齊史》行于時。子安 期。

李元道

按《唐書褚亮傳》:「李元道者,本隴西人,世居鄭州,仕隋 為齊王府屬。李密據洛口,署記室。密敗,為王世充所 執,眾懼不能寐,獨元道寢甚安。及見世充,辭色不撓, 釋縛為著作佐郎。東都平,為秦王府主簿。貞觀初,累 遷給事中,姑臧男。出為幽州長史,擢常州刺史,風績 清簡。致仕卒。」

李守素

按《唐書褚亮傳》:李守素者,趙州人。王世充平,召署天 策府倉曹參軍。通氏姓學,世號肉譜。虞世南與論人 物,始言江左山東尚相酬對,至北地,則笑而不答,歎 曰:「肉譜定可畏。」許敬宗曰:「倉曹此名,豈雅目邪?宜有 以更之。」世南曰:「以為《人物志》,可乎?」時渭州刺史李淹 亦明譜學,守素所論,惟淹能抗之。

李素立

按《唐書李素立傳》:「素立,趙州高邑人。曾祖義深,仕北 齊為梁州刺史。父政藻,為隋水部郎,使淮南,死于盜。 素立仕武德初,擢監察御史,以親喪解官,起授侍御 史。貞觀中,轉揚州大都督府司馬。突厥鐵勒部內附, 即其地為瀚海都護府,詔素立領之,遠人感惠畏威。 歷太僕、鴻臚卿,累封高邑縣侯,出為綿州刺史。永徽」 初,徙蒲州。卒,諡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