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李高遷

按《唐書李高遷傳》:「高遷,岐州人,客太原,唐公引致左 右,執高君雅等有功,以右三統軍從下霍邑,圍長安, 力戰,遷左武衛大將軍江夏郡公,檢校西麟州刺史。 突厥寇馬邑,高滿政請救,詔高遷督兵助守,賊盛,乃 夜斬關走,所將皆沒,坐除名徙邊,後歷資州刺史,卒。」

李安遠

按《唐書李安遠傳》:「安遠,夏州人。父徹,隋上柱國、雲州 刺史。世為將家,以財雄。安遠少無檢,晚乃折節嚮書, 從士大夫,苟勝己,必傾心交之。襲爵城陽公,與王珪 最善,後補正平令。兵起,攻絳州,安遠與陳叔達嬰城 拒唐公素與安遠善,及拔絳,授右翊衛統軍,正平縣 公。後從破突厥,進上柱國、右武衛大將軍。數從秦王」 征討,積功累封至廣德郡公。貞觀初,嘗命統邏騎都 下督盜賊,歷潞州都督、懷州刺史,皆以幹用顯。然急 刻少恩,由是損名。

李孟嘗

按《唐書李孟嘗傳》:「孟嘗,趙州人,終右威衛大將軍,漢 東郡公。」

李襲志

按《唐書李襲志傳》:「襲志,字重光,其先本隴西狄道人, 五世祖避地,更為金州安康人。仕隋始安郡丞。大業 末,盜賊起,襲志傾私產募士,得三千人,乘城拒盜,蕭 銑、林士弘屢攻之不下。聞煬帝喪,乃與士民縞素,三 日臨,固守二年,力窮援絕,為銑所陷。武德初,高祖賜 書,命其子元嗣召之,襲志約嶺南酋永平郡守李光」 度潛圖歸國。及銑平,趙郡王孝恭承制授桂州總管。 五年來朝,進柱國,封始安郡公。後討《輔公祏》,為水軍 總管,轉桂州都督,守桂。二十八年,致仕,卒。

李襲譽

按《唐書李襲志傳》:「襲志弟襲譽,字茂實,通敏有識度, 仕隋,為冠軍府司兵。高祖已定長安,召授太府少卿、 安康郡公,擢累揚州大都督府長史,遷涼州都督,改 同州刺史。坐在涼州以私憾,杖殺番禾丞劉武,廢為 民,流泉州卒。」

李子和

按《唐書李子和傳》:「子和,同州蒲城人。本郭氏,為隋左 翊衛,以罪徙榆林。大業末,郡饑,子和與死士十八人 開倉賑窮乏,自號永樂王,南連梁師都,北事突厥。武 德元年獻款,授靈州總管,郕國公,襲師都寧朔城,克 之。又伺突厥虛實,陰以章聞,為敵邏騎所獲,於是舉 部南徙,詔內延州故城。五年,從平劉黑闥有功,賜姓」, 拜右武衛將軍。十一年,為婺州刺史,徙夷國公。顯慶 初,轉黔州都督。卒。

李靖

按《唐書李靖傳》:「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人。大業末,為馬 邑丞。高祖擊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變,傳送 江都,至長安,道梗。高祖已定京師,將斬之,秦王為請, 得釋,引為三衛,從平王世充,以功授開府。蕭銑據江 陵,靖陳圖銑十策,詔拜靖行軍總管。武德四年,擊破 之,銑降。靖入其都,以功封永康縣公,檢校荊州刺史。」 乃度嶺至桂州,分道招慰,酋領馮盎等皆以子弟來 謁,南方悉定,授嶺南撫慰大使。輔公祏據丹陽反,召 靖入朝東討,李世勣等七總管皆受節度。靖將輕兵 至丹陽,公祏出走,擒之。江南平,置東南道行臺,以為 行臺兵部尚書。八年,突厥寇太原,為行軍總管。太宗 踐阼,授刑部尚書。突厥部種離畔,帝方圖進取,以兵 部尚書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率勁騎三千,繇馬邑趨 惡陽嶺,夜襲定襄,破之,進封代國公。頡利走保鐵山, 遣使者謝罪。靖督兵疾進,斬萬餘級,擒其子疊羅施, 殺義成公主。頡利亡去,為張寶相擒以獻。于是斥地 自陰山北至大漠。進左光祿大夫,遷尚書右僕射。會 足疾,懇乞骸骨,乃授檢校特進,就第。頃之,吐谷渾寇 邊,以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靖決策深入,遂踰積石 山,大戰數十,殘其國。吐谷渾伏允愁蹙自經死。靖更 立大寧王慕容順而還,改衛國公。二十三年薨,諡曰 景武。子德謇嗣,官至將作少匠。坐善太子承乾,流嶺 南,以靖故,徙吳郡。靖兄端,字藥王,以靖功,襲永康公、 梓州刺史。

李客師

按《唐書李靖傳》:「靖弟客師,右武衛將軍,累戰功封丹 陽郡公,致仕,居昆明池南,善騎射,喜馳獵,雖老猶未 衰。自京南屬山,西際灃水,鳥鵲皆識之,每出從之翔 噪,人謂之鳥賊。」

李勣

按《唐書李勣傳》,「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本姓徐氏,客 衛南,家富,多僮僕,積粟常數千鍾,與其父蓋皆喜施 貸。隋大業末,韋城翟讓為盜,勣往從之。李密亡命雍 丘,勣與王伯當共說讓,推密為主,以奇計破王世充。 當是時,河南、山東大水,隋帝令飢人就食黎陽倉,吏 不時發,死者日數萬。勣說密取黎陽粟以募兵,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