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10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帝時為內校書。德林幼聰敏,年數歲,誦左思《蜀都賦》, 十餘日便度。高隆之見而嗟歎,遍告朝士云必為天 下偉器』。鄴京人士多就宅觀之,月餘日中車馬不絕。 年十五,誦五經及古今文集,日數千言。俄而該博文」 典,陰陽緯候,無不通涉。善屬文,辭覈而理暢。年十六, 遭父艱,自駕靈輿,反葬故里。時正嚴冬,單衰跣足,州 里人物,由是敬重之。任城王湝為定州刺史,重其才, 召入州館,待以師友,不為君民禮。舉秀才,入鄴,時秀 才擢第,罕有甲科。德林《射策》五條,考皆為上,授殿中 將軍。天統初,授給事中,直中書,參掌詔誥,遷中書舍 人。武平初,加通直散騎侍郎,典機密。時中書侍郎杜 臺卿上《世祖武成皇帝頌》,齊主以為未盡善,令示德 林云:「此文未當朕意,卿宜速作,即進本也。」德林乃上 頌十六章,武成覽而善之,賜名馬一匹。及周武帝克 齊,入鄴之日,敕小司馬唐道和就宅宣旨云:「平齊之 利,惟在於爾,宜即入見。」道和引之入,即留內省。從駕 至長安,授內史上士。武帝謂群臣云:「我常日聞李德 林名,謂是天上人,豈言今日得其驅使。」大象初,賜爵 成安縣男。宣帝大漸,高祖受顧命,私問德林曰:「欲何 以見處?」德林云:「即宜作大丞相,假黃鉞,都督內外諸 軍事。不爾,無以壓眾心。」及發喪,即便依此。以德林為 丞相府屬,加儀同大將軍,鄖公韋孝寬為東道元帥。 師次永橋,長史李詢上《密啟》云:「大將梁士彥、宇文忻、 崔弘度並受尉遲迥饟金,軍中搔搔,人情大異。」高祖 得啟,欲代此三人。德林獨進計云:「臨敵代將,自古所 難。如愚所見,但遣一腹心,明於智略,為諸將舊所信 服者至軍,使觀其情偽,縱有異志,必不敢動。」丞相大 悟,即令高熲馳驛往軍所節度,竟成大功。進授丞相 府內史郎。高祖登阼,授內史令。開皇五年,贈其父安 平縣公,以德林襲焉。陳平,授柱國郡公,出為湖州刺 史,轉懷州。歲餘卒官。贈大將軍,諡文。德林少孤,未有 字,魏收謂之曰:「識度天才,必至公輔,吾輒以此字卿。」 《文集》八十卷,遭亂亡失,五十卷,行《世子百藥》。

李詢

按《隋書李穆傳》:「穆兄子詢,字孝詢。父賢,周大將軍。詢 仕周,納言上士。建德三年,武帝幸雲陽宮,拜司衛上 士,委以留府事。拜儀同三司,遷長安令,累遷英果中 大夫。屢以軍功加位大將軍,贈爵平高郡公。高祖為 丞相平尉迥,進位上柱國,改封隴西郡公。開皇元年, 檢校襄州總管事。歲餘,拜隰州總管。以疾徵還京師」, 卒於家。子元方嗣。

李崇

按《隋書李穆傳》:「穆兄子崇,字永隆,以父賢勳,封迴樂 縣侯。時年尚小,拜爵之日,親族相賀,崇獨泣下。賢怪 而問之,對曰:『無勳於國,而幼少封侯,當報主恩,不得 終於孝養,是以悲耳』。」賢由此大奇之,隨宇文護伐齊, 以功最,擢授儀同三司。周武帝平齊,引參謀議,以勳 加授開府,封襄陽縣公,尋改廣宗縣公,歷工部中大 夫,遷右司馭。高祖為丞相,遷左司武上大夫,尋為懷 州刺史,進爵郡公。尉迥反,遣使招之,崇初欲相應,後 知叔父穆以并州附高祖,慨然太息曰:「合家富貴者 數十人,值國有難,竟不能扶傾繼絕,復何面目處天 地閒乎!」韋孝寬疑之,與俱臥起。其兄詢時為元帥長 史,每諷諭之,崇由是亦歸心焉。既平尉迥,授徐州總 管,尋進位上柱國。開皇三年,除幽州總管。突厥犯塞, 崇輒破之。其後突厥大為寇掠,崇轉戰十餘日,師人 多死,遂保於砂城。城荒廢不可守,曉夕力戰,無所食, 乃挺刃突賊,卒於陣。子敏嗣。

李雅

按《隋書李穆傳》:「穆子雅,少有識量。周保定中,屢以軍 功封西安縣男,拜大都督。天和中,從元定征江西,時 諸軍失利,遂沒於陳。後得歸國,拜開府儀同三司,領 左右軍。其年,從太子西征吐谷渾,雅率步騎二千,督 軍糧於洮河,為賊所躡,相持數日,雅縱奇兵擊破之, 賜奴婢百口,封一子為侯。後拜齊州刺史。高祖作相」, 授大將軍,遷荊州總管。開皇初,進爵為公。

李渾

按《隋書李穆傳》:「渾字金才,穆第十子也。起家周左侍 上士。尉迥反於鄴時,穆在并州,高祖遣渾乘驛往布 腹心。穆遽令渾入京,奉熨斗於高祖曰:『願執威柄以 慰安天下』。高祖大悅,以功授上儀同三司,封安武郡 公。開皇初,進授象城府驃騎將軍。仁壽元年,從楊素 破突厥於納遠川,進位大將軍,領太子宗衛率。初,穆」 孫筠卒,高祖議立嗣。渾謂其妻兄宇文述曰:「若得襲 封,當以國賦之半,每歲奉公。」述因入白皇太子,竟奏 高祖,封渾為申國公,以奉穆嗣。大業九年,遷右驍衛 大將軍。二歲之後,不以俸物與述,述大恚曰:「我竟為 金才所賣,死且不忘。」乃遣武賁郎裴仁基告渾反。述 入獄中,召出敏妻宇文氏,口自傳授,令寫表封云上 密持入奏之曰:「已得金才反狀。」帝於是誅渾敏等宗 族三十二人,自餘無少長皆徙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