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劉貞

按《萬姓統譜》:「貞,合肥人。以開國功,累陞左都督,充大 寧總兵官,修懷來城池,改左軍。靖難兵起,貞及陳亨、 卜萬引大寧軍出松亭關,營沙河,欲復遵化,亨有二 心。文皇入大寧,盡握其軍以行,遂入松亭關,貞夜負 敕印浮海歸。時建文君聞北平諸將降,文皇籍貞家 下獄。俄貞由海道出福建還京,詔釋其家。後陞左都」 督,鎮遼東,恆懷悒憤,永樂元年卒。貞長女,文皇昭順, 德妃也,以故得免於禍。次女《伊王妃》。

劉中敷

按《明外史劉中敷傳》:「中敷,大興人。燕王舉兵,以諸生 守城功,授陳留丞。擢工部員外郎,遷江西右參議。宣 德三年,遷山東右參政,進左布政使。質直廉靜,吏民 畏懷。正統改元,父憂奪情,俄召拜戶部尚書。瓦剌入 貢,詔問馬駝芻菽數,不能對,論斬繫獄,釋為民。景帝 立,起戶部左侍郎。居五年,卒。中敷性淡泊,食不重味」, 仕宦五十年,家無餘貲。

劉觀

按《萬姓統譜》:「觀,長洲人。父毅,以醫給事燕邸,坐法,籍 入之。永樂初,念舊臣,召觀還為尚醫,賜第一區,貴人 有所苦,皆令觀治之。扈從北巡,歸卒。子博,有俊資,以 《古今方》散佚,論病之淺深不能中,博求諸家書及陰 陽形法、五行星曆,靡不究該,以醫薦為掾史。己巳之 役,知博者薦之。徐武功,素善博,引與謀。博見徐,銳欲」 白去曹石,而視徐面有異,曰:「公旦夕且有不測。」果驗。

劉昭

按《明外史?史昭傳》:「劉昭,全椒人。永樂五年,以都指揮 同知進都指揮使,遷都督僉事,鎮河州。中官使西域, 罕東酋劄兒加邀殺,奪璽書金幣以去,命昭討之。昭 遣指揮祁賢先抵普祿招諭,劄兒加請還書幣,貢馬 贖罪。帝以窮寇不足深治,納其貢。」

劉髦

按《萬姓統譜》:「髦,永新人。永樂戊子鄉試,《易》魁。後不果 仕,教授鄉閭,學博行莊,不干仕進,事母以孝稱,鄉人 化其德。所著有《易傳撮要》《修身箴》《覆瓿集》。」

劉廣衡

按《萬姓統譜》:「廣衡,字克平,萬安人。永樂進士,授刑部 主事。用法平恕,陞陝西按察副使,遷右布政使,尋陞 右副都御史,轉刑部尚書。為人清修簡朴,不事浮靡, 有古人風。」

劉璉

按《崑山縣志》:「璉字廷璉,永樂十年進士。初任陝西道 御史,陞山東布政司參政。洪熙元年,參贊宣府軍務。 宣德十年兼督邊儲,尋轉戶部左侍郎,仍兼巡撫。公 勤廉謹,人不敢干以私。景泰二年,致仕,卒於通州,貧 不能歸,遂即其地葬焉。天順三年,遣官諭祭,遷葬崑 山。」

劉榮

按《名山藏勳封記》:「廣寧伯劉榮,以小旗從靖難,歷中 軍右都督。永樂十七年,以左都督充總兵官,鎮守遼 東。用捕倭功,封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 柱國伯,祿千二百石,賜券與誓,身免一死,子免一死, 卒,追封侯,予諡。十八年,湍嗣亡子。宣德十年,弟安嗣。 天順元年,進侯。五年,加太子太傅,卒,追贈嶧國公。成」 化十二年,兄子瓘嗣子璇予錦衣正千戶。瓘卒,亡子。 成化十六年,璇仍嗣伯。弘治二年,佶嗣。嘉靖二年,泰 嗣。三十一年,允中嗣。

劉球

按《明外史劉球傳》:「球字求樂,安福人。永樂十九年進 士,授禮部主事。胡濙薦侍經筵,改翰林侍講。正統六 年,王振欲立威邊陲,用王驥,征麓川,球抗疏不用。八 年,雷震奉天殿,球應詔上言十事。疏入,下廷議,言球 所奏惟擇太常官,宜從修撰董璘,遂乞改官太常,奉 享祀事。初,球言麓川事,振固已銜之。欽天監正彭德」 清者,球鄉人也。素為振腹心,倚振勢為奸。公卿多趨 謁,球絕不與通。德清恨之,遂摘疏中攬權語謂振曰: 「此指公耳。」振益大怒。會璘疏上,振遂指球同謀,逮下 詔獄,屬指揮馬順殺之,球死數年。土木之難,振被殺, 朝士擊順斃之,而德清自《土木》遁還,下獄瘐死。景帝 憐球忠,諡忠愍。球二子,長鉞、次釪,皆篤學。鉞,廣東參 政;釪,雲南按察使。

劉矩

按《萬姓統譜》:「矩字仲方,大名開州人。永樂辛丑進士 及第。矩已取狀元,帝夢鶴上殿,上翼日檢卷,得曾鶴 齡,遂寘為第一,矩為第二,授翰林編修,陞修撰。矩方 正古朴,有至行,學問宏深,以理為宗,嘗以程明道、張 橫渠為準範平生未嘗失口於人。為文溫醇典則,筆 力遒勁,至今鄉邦稱古君子,以矩為首。以官養病,卒」 於家。祠《鄉賢》。

劉鉉

按《明外史劉鉉傳》:「鉉字宗器,長洲人。生彌月而孤。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