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劉甲

按《宋史劉甲傳》:「甲字師文,其先永靜軍東光人,元祐 宰相摯之後也。父著,為成都漕幕,葬龍游,因家焉。中 淳熙二年進士,累官至知興元府。韓𠈁胄誅,上念甲 精忠,拜寶謨閣學士。紹熙中,移知潼川。嘉定七年,卒 於官。」

劉彌正

按《萬姓統譜》:「彌正字達翁,夙之子。淳熙中第進士。嘉 泰末,入為諸司糧料院。時韓𠈁胄為相,兵禍有萌,召 使議鐵錢,實欲付以邊事。彌正行兩淮,久而後歸,言 無故而先發,天理不順;無預而輕舉,人謀不從。嘉定 初,為考功郎,定朱熹諡曰文。」終吏部侍郎。

劉彌卲

按《萬姓統譜》:「彌卲字壽翁,夙之子。夙方盛年歿,家貧, 有書數廚。彌卲慨念先澤,臥起其間,不為舉子業,惟 以學古為心。自六經以下,莫不抄纂,考論古今,斷制 義理,一以洙、泗、關、洛之語為法,事必求通,理欲實踐, 自童至耄,確然不移。」少以貧食于學,後棄去。郡博士 俞來致學俸,卻不受。郡守楊棟創尊德堂于學宮以 處之,亦不久留。及棟提點福建刑獄,復論薦于朝,未 報。卒,年八十二。

劉褒

按《尚友錄》:褒字伯寵,十歲能屬文,登淳熙五年進士 第,居官有聲,除司門郎中,才高見忌,不獲久仕于朝。 洎歸邸,于小漿,題一絕云:「去日紅蠶吐素絲,歸來寒 橘剝金衣,沙鷗不入鴛鴻侶,依舊滄浪繞釣磯。」又賦 《歸隱》詩云:「泉石膏肓鍼不得,半巖明月夜猿啼。」皆佳 句也。自號梅山老人,有《梅山詩集》藏于塾。官至朝請 郎,知西全州。

劉克莊

按《尚友錄》:「克莊字潛夫,號後村,夙弟朔之孫。父彌正, 淳熙中舉進士,官至起居舍人。克莊生有異質,曰誦 萬言為文,援筆立就。為龍圖閣直學士,真德秀以學 貫古今,文追騷雅,薦之于朝。所著有《梅花百詠》《後村 文稿》五十卷。」

劉克遜

按《萬姓統譜》:克遜字無競,克莊弟也。以父任補官,調 古田令,以救荒捕盜著勞績,辟江西帥幹,累遷知邵 武軍,威愛並行,除劇盜,興教化。改潮州。初銀價平,每 丁賦錢五百,後貴加至四倍。下教蠲之曰:「縱得罪無 恨。」移泉州,以疾奉祠。克遜一生清貧,尤工于詩,葉適、 趙汝談稱之。弟克剛,為泉州錄事參軍,真德秀薦知 沙縣。後知惠州。清儉治辦,修弊起廢。卒于官。

劉宬

按《萬姓統譜》:「宬由科第知古田縣,嘗質經于陳宓,評 史于鄭寅,問易于蔡淵。所著有《易槁漢考》等書,藏于 家。」

劉子玠

按《萬姓統譜》:子玠,字君錫,砥之子。父卒,乃生鞠于外 家六歲,哭其叔父如成人。既長,從黃榦學,非名士不 交,非義理之書不存。嘗類列先賢矩範,參之己意,以 教戒其子姪曰:「行好事,做好人足矣,僥求名利,非吾 志也。平居退焉若無及,其見義必為,不類流俗,則有 人之所難能者。」嘗遜田數百畝,與諸子姪以成母志。 年四十八卒。

劉焞

按《萬姓統譜》:「焞,眉州人。贊讀恭王邸,權尚書禮部侍 郎。光宗以太子尹臨安,焞為判官兼少尹。天府之政 不便於諸貴,出為湖北轉運判官,知靜江府,平李接 之亂。」

劉學裘

按《萬姓統譜》:「學裘字傅之,珙之仲子。初,珙沒,無子,以 學雅、學裘為後。學裘用父蔭補承奉郎,多歷州縣,一 以循良為治,吏民皆化之。嘗守撫州,修復學校,刻規 約于堂以示學者,時一至為解說義理之學。」移守邕 州,秩滿召還。後以疾累,得郡不赴。終中散大夫。

劉學箕

按《萬姓統譜》:學箕字習文,玶之子。恬于仕進,年未五 十,即南山之下居焉。扁曰「方是閒堂」,若將終身。為文 高爽閒雅,得其家傳。劉淮稱其詩摩香山之壘,詞拍 稼軒之肩。至若松江哨遍,直欲與坡仙爭衡,人以為 知言。

劉光祖

按《宋史劉光祖傳》,「光祖,字德修,簡州陽安人。登進士 第,除太學正,遷校書郎。光宗即位,除殿中侍御史,徙 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江西提刑,又改夔州。寧宗即 位,除侍御史,改司農少卿,進起居舍人。趙汝愚既罷 相,韓𠈁胄擅朝,遂目士大夫為偽學逆黨,禁錮之。光 祖撰《涪州學記》,諫官指為謗訕,奪職,謫居房州。久之」, 復職,進直寶謨閣,除潼川路提刑。𠈁胄誅,詔除右文 殿修撰,以寶謨閣直學士知潼川府,升顯謨閣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