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7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史劉嗣明傳》:「嗣明,開封祥符人。入太學,解褐補 承事郎,歷校書郎,至給事中。張商英居相位,惡其不 附己,時鄭居中雖以嫌去樞密,然陰殖黨與,窺伺益 固。嗣明與之合計,傾商英,遷大司成。已而言者論其 取悅權貴,黜知潁州。未幾,入為工部侍郎,翰林學士, 工部尚書,卒。」

劉安世

按《宋史劉安世傳》:「『安世字器之,魏人。父航,終太僕卿。 安世登進士第,不就選。從學於司馬光,咨盡心行己 之要,光教之以誠。光入相,薦為祕書省正字。光薨,擢 右正言。章惇以強市民田罰金,安世言惇與蔡確、黃 履、邢恕為四凶,止從薄罰,何以示懲』?會吳處厚解釋 確《安州詩》以進,安世與梁燾等極論之,竄之新州。宰」 相范純仁至於御史十人,皆緣是去。遷起居舍人,進 左諫議大夫。有旨暫罷經筵。民間讙傳宮中求乳婢, 安世疏諫。鄧溫伯為翰林承旨,安世言其始終反覆, 呂惠卿復光祿卿,安世爭以為不可。出知成德軍。章 惇用事,尢忌惡之,安置英州。同文館獄起,徙梅州。惇 與蔡卞將必寘之死,擢一土豪為轉運判官,使殺之。 判官未至二十里,嘔血而斃,竟得免。昭懷后正位中 宮,惇、卞發前諫乳婢事,以為為后設。時鄒浩既貶,詔 應天少尹孫鼛以檻車收二人赴京師,行數驛而徽 宗即位,赦至,鼛乃還。凡投荒七年,《甲令》所載,遠惡地 無不歷之。移衡及鼎,然後以集賢殿修撰知鄆州。蔡 京既相連七謫,至峽州羈管,稍復承議郎,卜居宋都。 宣和六年,復待制。明年卒,年七十八。安世儀狀魁碩, 累歲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年既老,群賢凋喪略盡,巋 然獨存,而名望益重。梁師成用事,求得小吏吳默嘗 趨走前後者,使持書來,默因勸為子孫計。安世笑曰: 「若為子孫計,不至是矣。吾欲為元祐全人,見司馬光 於地」下,還其書,不答。死葬祥符縣。後二年,金人發其 冢,貌如生,相驚語曰:「異人也。」為之蓋棺,乃去。

劉逵

按《宋史劉逵傳》:「逵字公路,隨州隨縣人。進士高第,為 太學、太常博士。崇寧中,連擢拜中書侍郎。逵無才能, 初以附蔡京故躐進。京去相而逵貳中書,首勸徽宗 碎元祜黨碑。未滿歲,帝疑逵擅政,於是御史論逵專 恣,罷知亳州。京復相,責安州居住。京再以星變去,稍 起知杭州,召及都而卒。」

劉詵

按《宋史劉詵傳》:「詵字應伯,福州福清人。中進士第,歷 莆田主簿,知廬江縣。崇寧中,進大晟府典樂。詵通音 律,嘗上歷代雅樂因革及宋制作之音,故委以樂事。 歷太常少卿,卒。」

劉玨

按《宋史劉玨傳》:「玨字希范,湖州長興人。登崇寧五年 進士第。宣和四年,擢監察御史。坐言事知舒州,留為 尚書主客員外郎。靖康初,除中書舍人。李綱以觀文 殿學士知揚州,玨言綱勇於報國,聽用不審,數有敗 衂,宜降黜以示懲戒。馮澥言玨持兩端,為綱游說,提 舉亳州明道宮。建炎元年,復召為中書舍人。金人大」 入,帝如臨安,以玨為吏部侍郎,遷吏部尚書。隆祐太 后奉神主如江西,詔玨為端明殿學士從行。金人分 兵追太后,舟至太和縣,衛兵皆潰,玨奉太后退保處 州。御史張延壽論玨罪,貶衡州。紹興元年,許自便。明 年,以朝散大夫分司西京,卒。

劉才邵

按《宋史劉才邵傳》:「才邵字美中,吉州廬陵人。其上世 鶚嘗憤五季文辭卑弱,倣揚雄《法言》,著《法語》八十一 篇行於世。才邵以大觀二年上舍釋褐,為贛、汝二州 教授。宣和二年中宏詞科,遷司農寺丞。靖康元年,遷 校書郎。高宗即位,廖剛薦之,召見,遷祕書丞,歷駕部 員外郎,遷吏部員外郎,典侍右選事,遷軍器監。既而」 遷起居舍人,未幾,為中書舍人兼權直學士院。帝稱 其能文,時宰忌之,出知漳州。即城東開渠十有四,為 閘與斗門以瀦匯決,溉田數千畝,民甚德之。紹興二 十五年,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尋權吏部尚書, 卒。

劉滂

按《萬姓統譜》:滂字德霖,武義人。大觀進士。蔡京與滂 祖為布衣交。滂至京師,京欲挽滂為黨,滂曰:「此胡為 及我哉?」京聞之不悅,誣滂為黨,滂亦拂衣而去。

劉汝舟

按《萬姓統譜》:「汝舟字元造,毅子。政和中第進士,調興 化軍司法。郡有富民王氏,死而無嗣,人以戶絕告,委 驗實,得資二十萬。其妻以遺腹自訴,守欲籍其業,汝 舟執不可。既而生男,又為辨析,守怒,汝舟納告命乞 歸,守怒雖稍霽,尚籍其半。王氏子名濟,紹興中登第。 先是,汝舟與張浚有故,建炎初,獻浚平戎十策,後辟」 為參謀官。

劉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