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轄,領連州刺史,再知代州,卒。子十六人,渙、滬皆知名。

劉美

按《宋史劉美傳》:「美字世濟,并州人。父通,宋初掌禁旅, 太平興國中,扈蹕太原,卒於師。長女為真宗德妃,大 中祥符五年,正位中宮。美即后之兄也。初事真宗於 藩邸,以謹力被親信。即位,補三班奉職。天禧初,遷洛 苑使。三年,授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五年,加武勝軍 節度觀察留後,卒。」

劉鍇

按《宋史劉蟠傳》:「蟠子鍇,初以父蔭為大理評事,咸平 二年擢進士第,嘗獻《幸太學頌》,真宗中夜觀書,得鍇 頌,頗嘉賞之,出以示輔臣,且言鍇孤幼能自立。召試, 命直史館,累遷至戶部郎中、鹽鐵副使。」

劉若虛

按《萬姓統譜》:「若虛字叔揚,候官人。咸平中及第,歷大 理評事,知永嘉縣。與晏殊同召試中書,遷大理丞,改 殿中丞,累官屯田員外郎,知邵武軍,卒。蔡襄銘其墓。 若虛有士望,鄉黨稱之。子奕字象伯,天聖中及第,歷 祕書省校書郎,陜西經略招討使。以韓琦薦,僉判鳳 翔府,改殿中丞,遷屯田員外郎,通判潤州,卒。」

劉孟節

按《尚友錄》:孟節,壽光人。少師种放,篤古好學,隱於青 州之南冶歐冶子鑄劍之地,富韓公為築室以居。嘗 賦詩餞之曰:「先生已歸隱,山東人物空。」范文正公、文 潞公皆優禮之,欲薦之,孟節懇辭不就。

劉贇

按《宋史馮文智傳》:醫學:「劉贇,天武右廂都指揮使韓 晸從太祖征晉陽,弩矢貫左髀,鏃不出幾三十年。景 德初,上遣贇視晸,贇傅以藥,出之,步履如故。晸請見, 自陳感激,又極稱贇之妙,特賜贇白金,遷醫官。」

劉斌

按《宋史劉斌傳》:「斌,定州人。父加友,端拱中為從弟志 元所殺。斌兄弟皆幼,隨母改適人。母嘗戒之曰:『爾等 長,必復父仇』。」景德中,斌兄弟挾刃伺志元於道,刺之 不殊,即詣吏自陳州具獄上請。詔志元黥面配隸汝 州,釋斌等罪。

劉福

按《宋史張旦傳》:「景德中,契丹入寇,指揮使張睿、劉福、 都頭輔能等死之。」

劉超

按《宋史張旦傳》:「景德中,贈受事河朔而沒者,殿直劉 超,供備庫使。」

劉隨

按《宋史劉隨傳》:「隨字仲豫,開封考城人。以進士及第, 為永康軍判官,後改大理寺丞。呂夷簡言其材,以太 常博士改右正言,降監濟州稅,稍徙通判晉州。還朝, 遷右司諫,數言事,嘗奏頻年水旱,咎在執事,大臣忿 爭不和,請察王欽若等曲直。又累疏論丁謂姦邪,太 后猶未歸政。隨請軍國常務專稟帝旨,諫太后不宜」 數幸外家,太后不悅,出知濟州,改起居郎。久之,遷尚 書刑部員外郎,入兼侍御史。使契丹,為有司劾奏,奪 一官。出知信州,徙宜州。再遷工部郎中、知應天府。召 為戶部副使,改天章閣待制,卒。隨臨事,明銳敢行,在 蜀,人號為「水晶燈籠。」

劉筠

按《宋史劉筠傳》:「筠字子儀,大名人。舉進士,為館陶縣 尉,還,會楊億試選人校太清樓書,擢筠第一,以大理 評事為祕閣校理。真宗北巡,命知大名府觀察判官 事,進左正言,出知鄧州,徙陳州。還遷尚書兵部員外 郎,進翰林學士。初,筠嘗草《丁謂與李迪罷相制》,既而 謂復留,令別草制,筠不奉詔,乃更召晏殊。筠自院出」, 遇殊,殊側面而過,不敢揖,謂浸擅權,請補外。以右諫 議大夫知廬州。仁宗即位,遷給事中,復召為翰林學 士,踰月拜御史中丞。天聖二年,知潁州。召還,進翰林 學士承旨。筠素愛廬江,遂築室城中,構閣,藏前後所 賜書。既病,徙於書閣,卒。筠工為詩,初為楊億所識拔, 後遂與齊名,時號「楊劉。」

劉顏

按《宋史劉顏傳》:「顏字子望,彭城人。少孤,好古學,不專 章句。舉進士第,知龍興縣,坐法免。久之,授徐州文學。 居鄉里,教授數十百人。採漢唐奏議為輔弼名對,除 任城主簿。李迪知兗州、青州,皆辟為從事。卒。著《儒術 通要》《經濟樞言》復數十篇。石介見其書,嘆曰:『恨不在 弟子之列』。」子庠。

劉承宗

按《宋史劉知信傳》:「知信子承宗,以蔭補殿直,轉內殿 崇班。未幾,為河北緣邊安撫都監,歷如京、文思二副 使,徙河東緣邊安撫,又知保州,俄知定州,改知雄州、 滑州,未幾代還。乾興初,進東上閤門使,徙鄜延都鈐 轄而卒。弟承渥,蔭補殿直,累官閤門祗候。承宗子永 釗,右侍禁、閤門祗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