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使,領蔚州刺史。端拱初,出為洛州防禦使。二年,改雄」 州。淳化初,遷涼州觀察使、判雄州事。二年卒。

劉謙

按《宋史劉謙傳》,「謙,博州堂邑人。曾祖直,以純厚聞於 鄉黨。父仁罕,輕俠自任,五代末,補鎮將。宋初,為同州 都校。謙少感慨,不拘小節。初詣嶺表省父資,令北歸, 為鄉里惡少所辱,謙不勝怒,毆殺之,亡命京師,遂應 募從軍,補衛士。真宗即位,擢授殿前左班指揮使。咸 平初,領勤州刺史,加殿前右班都虞候。景德初,加侍」 衛馬軍都虞候。大中祥符初,從東封,上升太山,詔都 總山下馬步諸軍,設施有法。禮成,進授都指揮使,移 領保靜軍節度。明年卒。

劉保勳

按《宋史劉保勳傳》,「保勳字修業,河南人。父處讓,仕後 唐,入晉拜樞密使,出為彰德軍節度,保勳隨父署衙 內都校。父卒,補供奉官,桑維翰奏擢為太常丞,歷漢 為祕書丞。周廣順初,兼大理正,遷工部員外郎。宋初, 拜戶部。太平興國初,遷祠部郎中,通判晉州。二年,選 為江南西路轉運使。太宗征晉陽,改戶部郎中,為隨」 軍轉運使。太原平,命知并州。逾年,召入判大理寺,出 知昇州。是冬,召歸,遷兵部郎中。八年,拜右諫議大夫, 俄知開封府。雍熙二年,權御史中丞。三年春,命曹彬 等征幽州,保勳以本官知幽州行府事。會王師不利, 濟巨馬河,保勳陷淖中死。保勳三子:二子先保勳死, 季子隨沒,以其孫巨川為嗣。至道三年,又錄其次孫 世長為正字。

劉蟠

按《宋史劉蟠傳》:「蟠字士龍,濱州渤海人。漢乾祐二年, 舉進士。宋初,歷節度推官。乾德五年,召拜監察御史。 太平興國初,遷倉部員外郎,改轉運使,頗為稱職。淳 化初,兼同考京朝官差遣。二年卒。」

劉用

按《宋史劉用傳》:「用,相州人。祖萬進,河中府馬步軍都 指揮使。父守忠,左驍衛大將軍。用曉音律,善騎射,事 太宗于晉邸。即位,補軍職,累遷為并州副都部署。景 德初,為刑州部署。車駕北征,用以城守之勞,進爵邑, 歷知齊、陳、潞三州,大中祥符二年卒。」

劉孝忠

按《宋史劉孝忠傳》:「孝忠,并州太原人。母病,經三年,孝 忠割股肉,斷左乳以食母。母病心痛劇,孝忠然火掌 中,代母受痛,母尋愈。後數歲,母死,孝忠傭為富家奴, 得錢以葬。富家知其孝行,養為己子。後養父兩目失 明,孝忠為舐之,經七日,復能視。以親故事佛謹,嘗於 像前割雙股肉,注油創中,然燈一晝夜。劉鈞聞而召」 見,給以衣服、錢帛、銀鞍勒馬,署宣陵副使。開寶二年, 太祖親征太原,召見慰諭。

劉元亨

按《萬姓統譜》:「元亨,字子嘉,南康人。性篤信好學,開寶 中,入廬山白鹿峒,進修學業。及江南廢,國學官例選 赴闕,時諸生百餘人,以學行老宿咸師之。後還鄉,道 過廬陵,郡官薦之。咸平三年進士第,授德平簿。廉明 正大,政聲四馳,民德之。」

劉德言

按《萬姓統譜》:「德言,安福人。南唐時寇亂,德言率良家 子弟捍閭里,全活甚眾。宋平江南,以所統兵授文階, 仕至本部員外郎、江南轉運使。」

劉翰

按《宋史劉翰傳》:「翰,滄州臨津人。世習醫業,初攝護國 軍節度巡官。周顯德初,為翰林醫官,加衛尉寺主簿。 太祖北征,命翰從行。建隆初,加朝散大夫、鴻臚寺丞。 乾德初,令太常考較翰林醫官藝術,以翰為優。開寶 五年,太宗在藩邸有疾,命翰與馬志視之。及愈,轉尚 藥奉御。後加檢校工部員外郎。太平興國四年,命為」 翰林醫官,再加檢校戶部郎中。雍熙二年,滑州劉遇 疾,詔翰馳往視之。翰還言「遇必瘳」,既而即死,坐責授 和州團練副使。端拱初,起為尚藥奉御。淳化元年,復 為醫官。卒,年七十二。

劉知信

按《宋史劉知信傳》:「知信字至誠,邢州人。父遷,母即昭 憲太后之妹也。知信三歲而孤,建隆三年,起家授供 奉官。雍熙初,領檀州團練使,護屯兵於鎮州。會大舉 北伐,師還,諸將失道,知信獨整所部以歸。俄知定州, 押大陣右偏。一日,宴犒將士,契丹騎乘間至,知信不 介而出,斬獲甚眾,以功就拜邕州觀察使。咸平初,拜」 建武軍節度觀察留後。景德元年,車駕幸澶淵,命為 東京都巡檢使,復知定州。二年,以疾求還,卒。子承宗、 承渥。

劉煜

按《宋史劉溫叟傳》:「溫叟子煜,字耀卿,進士及第,積官 祕書省著作郎,知龍門縣,通判益州。召還,以為右正 言。都城東南有泉出,民爭傳可以已疾。詔即其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