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劉耀樞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耀樞,高祖長子也。大有五年,封 雍王,無何薨。」

劉龜圖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龜圖,高祖之次子,大有五年封 康王,亦早薨。」

劉弘昌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昌,高祖第五子也。大有初,封 越王。為人孝謹有知識,高祖絕憐之。會高祖病臥寢 中,時雍、康二王皆早死,殤帝以次當立,高祖召右僕 射王翷與語,呼殤帝及中宗小字曰:「壽雋雖長,然皆 不足任吾事,惟弘昌類我,吾欲立之,奈何?吾子孫不 肖,後世如鼠入牛角,勢當漸小爾。」因泣下欷歔翷遂 謀立弘昌為太子。議已定,用蕭益言而止。及殤帝嗣 位,驕滛失德,左右輒以無罪死,弘昌屢諫不聽。已而 為劉思潮等所弒。弘昌乃率兵迎中宗於寢殿,論擁 戴功,加太尉,兼中書令、諸道兵馬都元帥,知政事。未 幾,中宗謀盡誅諸弟,以弘昌賢而得,眾忌之。乾和二 年,遣弘昌祠襄帝陵於海曲,至昌華宮,使人掩其不 備而斃之,以盜殺聞。

劉弘弼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弼,高祖第六子。大有五年,封 齊王。中宗即位,出為建武節度使。及弘杲得罪,弘弼 自以居大鎮,恐罹不測之禍,請束身入朝,許之。未幾, 中宗殊不釋於諸弟,命幽弘弼私第。乾和五年,與弘 暐、弘簡、弘建、弘濟、弘道、弘照、弘益同日被殺,盡納其 女而殲其子。」

劉弘雅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雅,高祖第七子也,與弘昌、弘 弼同時封韶王。應乾時,勒令致仕,乾和三年被殺。

劉弘澤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澤,高祖第八子。大有時,封鎮 王,已而出鎮邕州,有善政,中宗切忌之。乾和二年,會 鳳凰見邕州,中宗益怒,使人酖殺之,以暴卒聞。」

劉弘操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操,高祖第九子也。大有五年, 與弘澤等同日封「萬王。居數年,交州牙將皎公羨殺 楊廷藝自立。廷藝故將吳權舉兵攻交州,公羨懼不 敵,來乞師。高祖以弘操為靜海節度使,徙封交王,出 兵白藤以攻之,乃自以兵駐海門。會權已殺公羨,逆 戰海口,先植鐵橛海中,權兵乘潮而進,復偽遁以引」 弘操,弘操乘勢逐之,潮退舟還,《轢橛》者皆覆。弘操遂 大敗,溺死。

劉弘杲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杲,高祖第十子也。大有五年, 封循王。應乾初,與兄弘昌同心翊戴,加副元帥,參預 政事。中宗之立也,國中議論哅哅,弘杲屢請討賊,陰 勸斬劉思潮等以止外議。思潮等聞之,譖弘杲謀反, 有異心。中宗大怒,遣使者夜召弘杲。弘杲知不免,乃 留使入,具沐浴詣佛前,祝曰:「弘杲誤來生王宮,今見 殺矣,後世當生民家,以免屠害。」涕泣與家人訣別,然 後赴召,至則賜死。一云弘杲方宴客,思潮與譚令禋 帥衛兵突入斬之。

劉弘暐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暐以大有初封恩王,高祖第 十一子也。乾和五年,與弘弼等為中宗所殺。」

劉弘邈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邈,高祖第十二子也,故封高 王。中宗時,出為雄武節度使,鎮邕州。弘邈以齊、鎮三 王相繼死邕州,固辭求宿衛,不許。弘邈素柔懦,無所 短長,至鎮時,委政僚佐,日飲酒禱鬼神以為常。有人 上書誣弘邈謀作亂,中宗遣甘泉宮使林延遇賜酖 殺之,時乾和十二年四月也。

劉弘簡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簡,高祖第十三子,大有時封 為同王,後與弘弼等同日被殺。」

劉弘建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建,高祖第十四子。大有時封 益王,後為中宗所殺。」

劉弘濟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濟封辨王,高祖第十五子也。 乾和五年,中宗殺諸弟八人,弘濟遂遇害。」

劉弘道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道,高祖第十六子,大有五年 封貴王,與弘弼等八人同被殺。」

劉弘照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照,封宣王,高祖第十七子也。 乾和五年,被殺死。

劉弘政

按《十國春秋》,南漢劉弘政,高祖第十八子也。年差長 于弘益,與諸兄同時封通王。乾和十三年為禎州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