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書晉平剌王休祐傳》:「休祐,文帝第十三子也。孝 建三年,封山陽王。太宗定亂,以為使持節都督荊湘 雝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封晉平王。 休祐素無才能,強梁自用。泰始六年,徵為徐州刺史, 留之京邑。七年二月,車駕於巖山射雉,有一雉不肯 入場,令休祐射之,休祐便馳去,上遣壽寂之等共毆」 拉殺之。其年五月,追免休祐為庶人。長子仕薈早卒。 次子宣翊為世子,免廢。次士弘,繼鄱陽哀王休業襲 封,被廢還本。次宣彥,封《原澧縣侯》,免廢。次宣諒。次宣 曜,出繼南平穆王鑠封,被廢還本。次宣景,次宣梵,次 宣覺,次宣受,次宣則,次宣直,次宣季,凡十三子,並徙 晉平郡,元徽元年,聽還都,順帝昇明三年,謀反,並賜 死。

劉休茂

按《宋書海陵王休茂傳》:「休茂,文帝第十四子也。孝建 二年,封海陵王。大明二年,以為使持節都督雍梁諸 軍事、雍州刺史。休茂性急疾,欲自專,主帥每案之,常 懷忿怨,殺主帥舉兵,參軍尹元慶起義,禽斬之。」

劉休業

按《宋書鄱陽哀王休業傳》,「休業,文帝第十五子也。孝 建二年封,三年薨。大明六年,以山陽王休祐次子士 弘嗣封,被廢還本,國除。」

劉休倩

按《宋書臨慶沖王休倩傳》,「休倩,文帝第十六子也。孝 建元年,封東平王,未拜薨。大明六年,追改為臨慶王, 立第八皇子躋為臨慶王,繼休倩後。」

劉夷父

按《宋書新野懷王夷父傳》:「夷父,文帝第十七子也。元 嘉二十九年薨,泰始五年,追加封諡。」

劉休範

按《宋書桂陽王休範傳》:「休範,文帝第十八子也。孝建 三年,封順陽王。大明元年,改封桂陽。泰始五年,為中 書監、中軍將軍。明年,出為江州刺史。休範素凡訥,少 知解。元徽元年,進位太尉。明年,舉兵反,至新林,朝廷 震動,屯騎校尉黃回偽往請降,斬之。」

劉休若

按《宋書巴陵哀王休若傳》,「休若,文帝第十九子也。孝 建三年,封巴陵王。大明四年,出為徐州刺史。前廢帝 永光元年,遷左衛將軍。太宗泰始元年,遷散騎常侍、 中書令。七年,為南徐州刺史。徵還賜死。子沖始襲封。 齊受禪,國除。」

劉延孫

按《宋書劉延孫傳》:「延孫,彭城呂人,雝州刺史道產子 也。初為徐州主簿,舉秀才。世祖為徐州,補治中從事 史。即位,以為侍中,領前軍將軍,封東昌縣侯。孝建元 年,遷丹陽尹。臧質反叛,出為冠軍將軍,吳興太守。事 平,徵為尚書右僕射。大明元年,除金紫光祿大夫,領 太子詹事。其年出為鎮軍將軍、南徐州刺史。五年,徵」 為侍中、尚書左僕射,領護軍將軍。明年卒,諡忠穆。子 質嗣。泰始中,有罪國除。

劉勔

按《宋書劉勔傳》,「勔字伯猷,彭城人也。祖懷義,始興太 守。父穎之,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勔少有志節,廣州刺 史劉道錫引為揚烈府主簿。奉使詣京都,太祖引見 之,酬對稱旨,除寧遠將軍。大明初,劉道隆請為寧朔 司馬。竟陵王誕為逆,事平,封金城縣五等侯。前廢帝 即位,為振威將軍。太宗即位,加寧朔將軍,拜太子左」 衛率,封鄱陽縣侯。泰始三年,以勔為征鹵將軍,督西 討前鋒諸軍事。四年,進號右將軍。五年,徵拜散騎常 侍、中領軍。六年,出鎮廣陵。太宗臨崩《顧命》,以勔守尚 書右僕射。元徽初,桂陽王休範為亂,奄至京邑,屯朱 雀斻,勔率所領於桁南戰敗死之,諡曰忠昭公。子悛 嗣。順帝昇明末,為廣州刺史。齊受禪,國除。勔弟斆為 交州刺史,於道遇病卒。

劉子尚

按《宋書豫章王子尚傳》:「子尚字孝師,孝武帝第二子 也。孝建三年,封西陽王,大明五年,改封豫章。人才凡 劣,凶慝有廢帝風。太宗殞,廢帝稱太后,令賜盡。」

劉子勛

按《宋書晉安王子勛傳》:「子勛字孝德,孝武帝第三子 也。大明四年,封晉安王,督江州諸軍事。世祖崩,廢帝 任凶,多所誅害,遣左右朱景雲送藥賜子勛死。長史 鄧琬等因奉子勛起兵。太宗定亂,進子勛號車騎將 軍。琬等不受命,傳檄京邑。泰始二年,奉子勛為帝,即 偽位,於尋陽城置百官,四方並響應。沈攸之諸軍至」 尋陽,誅之。

劉子房

按《宋書松滋侯子房傳》:「子房字孝良,孝武帝第六子 也。大明四年,封尋陽王。前廢帝景和元年,督會稽五 郡諸軍事。太宗即位,進號安東將軍,徵為撫軍,領太 常。長史孔顗不受命,舉兵反,應晉安王子勛。上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