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5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明外史劉顯傳》:「顯,南昌人。生而膂力絕倫,稍通文 義。家貧,落魄入蜀,冒籍為武生。嘉靖三十四年,宜賓 苗亂,顯從軍陷陣。賊平,官副千戶輸貲為指揮僉事, 擢署都指揮僉事,僉書浙江都司。遷參將,分守蘇松。 尋遷副總兵,協守江浙三沙。四十一年,廣東賊大起, 詔顯充總兵官,鎮守其地。會福建倭患棘,顯赴援,大」 破之。江北倭未平,廷議設總兵官於狼山,改顯任之。 已,移鎮浙江。顯有將略,居官不守法度。巡按劾之,革 任候勘。用巡撫劉畿薦,命充為事官,移鎮貴州。四川 巡撫曾省吾議征都掌蠻,令顯移鎮其地。萬曆改元, 進都督同知。九年卒官。

劉縉

按《陝西通志》:「縉,榆林衛百戶。嘉靖年間,隨副總兵梁 震追賊至蘭泥海子,力戰而死。」

劉瑀

按《雲南通志》:「瑀,嘉靖間,任祿勸州吏目,因鳳賊叛,遇 害。」

劉夢祥

按《寧波府志》:「夢祥,定海衛百戶。嘉靖三十四年四月, 奉檄領兵駕船出海,遇賊將犯江南崇明,夢祥即率 兵迎敵,與賊交戰數合,奮勇衝鋒,馘賊首數級。力乏 寡援,遂死。」

劉守禮

按《無錫縣志》:「嘉靖丙辰夏,倭至焚掠。守禮應募禦賊, 力戰死之。」

劉玠

按《浙江通志》:「玠字大光,世為寧波衛指揮使。嘉靖三 十五年,福清縣倭踞海口,玠提兵趨石壁嶺,要賊逸 路。比至嶺隘,倉卒布列未備,而賊已至。玠即挺身格 賊,力盡無援,斃於賊刃。」

劉天祿

按《陽信縣志》:「天祿,武勇過人,應募防倭,乘機上船,殺 倭數十人。後賊合眾環攻之,力戰而死。」

劉穩

按《萬姓統譜》:「穩字朝重,酃縣人。嘉靖丙辰進士,歷太 僕少卿。」

劉皓

按《武平縣志》:「皓,邑之義勇。嘉靖丁巳秋,廣寇出劫,皓 被脅不從而死。」

劉僑

按《武平縣志》:「僑邑之義勇。嘉靖丁巳秋,廣寇出劫,僑 戰於白鶴嶺而死。」

劉金綸

按《武平縣志》:「金綸,邑之義勇。嘉靖丁巳秋,廣寇出劫, 金綸戰於小溪口而死。」

劉漢

按《明外史劉漢傳》:「漢,大同人。驍勇善戰。嘉靖中,起家 指揮僉事,積功至都指揮使,充宣府參將。三十七年, 擢副總兵,俄充大同總兵官,進都督同知。寇大舉入 犯,漢南保應州,遂潰牆由朔州南下,五臺、崞縣皆被 掠。事聞,落職。四十年,充為事官。寇逼通州,漢率師護 陵寢。錄功復都督同知。隆慶中,卒。」

劉奮庸

按《明外史劉奮庸傳》:「奮庸,雒陽人。嘉靖三十八年進 士。授兵部主事,改禮部。侍穆宗裕邸,進員外郎。穆宗 即位,以舊恩擢尚寶卿。已,藩邸舊臣相繼柄用,獨奮 庸久不調。大學士高拱亦故講官也,頗專恣,奮庸疾 之。隆慶六年上疏,而附拱者遂劾奮庸,章下吏部。拱 方掌部事,陽為祈寬。帝不許,竟謫興國知州。神宗即」 位,擢山西提學僉事,再遷陝西提學副使。以病乞歸, 卒。

劉清

按《松溪縣志》:「清,邑人。嘉靖壬戌十二月,倭寇圍縣,清 奮力禦寇,陣亡。」

劉和

按《名山藏本行記》:「和,廬陵人。父行賈溺死於池州,和 年十三,慟哭嘔血,母解譬之。自後行賈往來,過父溺 處,輒悲憤不食,設酒肴江滸,號而招焉,同舟之人皆 為墮淚,每食甘美,必懷歸奉母。後客九江,聞母喪,棄 貲奔歸,家益貧。母沒,葬玉華山,廬墓其處,朝夕哭奠, 皆織屨易之。和動效古人,不恤譏訕,自號耐辱居士。」 其後老而益貧。鄉人莫知重也。

劉一儒

按《明外史王之誥傳》:「彝陵劉一儒,字孟真,張居正姻 也。第進士,屢官刑部侍郎。居正當國,嘗貽書規之。居 正不懌,歿而親黨多坐斥,一儒獨以高潔名。尋拜南 京戶部尚書,移疾歸,卒於家。天啟中,追諡莊介。」

劉東星

按《明外史劉東星傳》:「東星,字子明,沁水人。隆慶二年 進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給事,累遷湖廣左布政使。萬 曆二十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召為左副都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