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3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二千匹歸命,明宗勢由是益盛。明宗入立,拜飛龍使, 領磁州刺史、襄州兵馬都監。福為將無他能,善諸戎 語,明宗常召入便殿,訪以外事,福輒為蕃語以對。樞」 密使安重誨惡之,福懼,求外任,乃拜涼州刺史、河西 軍節度使。威聲大振,蕃人畏服。徙鎮彰義,歷靜難、雄 武、充西面都部署。晉高祖時,徙鎮河中。代還,卒於京 師。諡曰「武安。」

康義誠

按《五代史康義誠傳》:「義誠字信臣,代北三部落人也。 以騎射事晉王。莊宗時為突騎指揮使。明宗即位,遷 捧聖指揮使,領汾州刺史,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 揮使,領河陽三城節度使。出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復 為親軍都指揮使,領河陽,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潞 王從珂反,鳳翔諸鎮兵皆潰,義誠請悉將禁軍以西。」 愍帝奔衛州,義誠降於從珂。清泰元年四月,斬於興 教門外,夷其族。

康思立

按《五代史康思立傳》:「思立本山陰諸部人也。少為騎 將,從莊宗破梁夾城,戰柏鄉,累以功遷突騎指揮使。 明宗即位,歷應、嵐二州刺史、宿州團練使、昭武軍節 度使,徙鎮保義,皆有善政。廢帝即位,徙安遠,又徙安 國。以年老罷為右神武統軍。石敬瑭反太原,廢帝以 思立為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廢帝幸懷州,遣思」 立將從駕騎兵出團柏谷救張敬達。未至而敬達死, 楊光遠降晉,思立以疾卒於道。

康澄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為國 家者有不足懼者五,深可畏者六,識者皆多」澄言切 中時弊。

康張

按《十國春秋》,「荊南康張事文獻王,為硤州長陽令,有 良吏才,一邑稱治,與少監孫光憲時相往還云。」

康默記

按《遼史康默記傳》:「默記本名照,少為薊州衙校。太祖 侵薊州得之,愛其才,隸麾下。頃之,拜左尚書。神冊三 年始建都,默記董役,人咸勸趨,百日而訖事。五年,為 皇都夷离畢。天贊四年,大諲譔叛,命諸將攻之。默記 分薄東門,率驍勇先登,平之,歸營太祖山陵畢卒。」

康延壽

按《遼史康默記傳》:「默記孫延壽,字引昌,少倜儻,景宗 特授千牛衛大將軍。宋人攻南京,延壽奮擊,敵遂大 潰,以功遙授保大軍節度使。乾寧三年卒。」

康延沼

按《宋史康延澤傳》,「延澤兄延沼,幼隸後唐明宗帳下, 仕晉祖為尚食使,改散指揮使、都虞候、興聖軍都指 揮使,出為隨、澤二州刺史。周祖北征,延沼與白文遇、 李彥崇、曹奉金并從。廣順中為侍衛馬步軍都軍頭, 領信州刺史。從世宗征劉崇,率兵攻遼州,轉龍捷右 廂都校,領岳州防禦使,真拜蔡齊鄭楚四州防禦使」, 晉潞二州兵馬鈐轄。宋初,李重進叛,以延沼為前軍 馬軍都指揮使。建隆四年,改懷州防禦使。乾德六年, 征河東,以延沼為先鋒都監。太祖親征太原,以延沼 宿將,熟練邊事,詔領兵屯潞州。會以疾歸郡。開寶二 年卒。

康延澤

按《宋史康延澤傳》,「延澤父福,晉護國軍節度。延澤天 福中以廕補供奉官,周廣順二年,遷內染院副使。宋 初,從慕容延釗、李處耘平湖湘,以勞授正使。乾德中, 征蜀,為鳳州路軍馬都監。及孟昶降,延澤以百騎先 入成都,安撫軍民,盡封府庫而還,就命為成都府都 監。會全師雄復亂,徙為晉州刺史。事平,就命為東川」 七州招安巡檢使。全斌等得罪,延澤亦坐貶唐州教 練使。開寶中,起為供奉官,遷左藏庫副使。坐與諸姪 爭家財失官。居西洛,卒。

康仁傑

按《萬姓統譜》:「仁傑,泉州人。喜儒學,頗自勵尢,工於詩, 因游江淮,會南唐陳德誠出次池陽,仁傑以詩投之, 德誠薦至金陵。時陳洪進據漳、泉,南唐主召問其土 俗,仁傑對答無滯。授鄂州文學,補溧陽簿。性循素儉, 門無私謁。終汾陽令。」

康保裔

按《宋史康保裔傳》:「保裔,河南洛陽人。祖志忠,後唐長 興中討三都,戰歿。父再遇,為龍捷指揮使,從太祖征 李筠,又死於兵。保裔在周屢立戰功,為東班押班。及 再遇歿,詔以保裔代父職,累遷日騎都虞候,轉龍衛 指揮使,領登州刺史。端拱初,領淄州團練使,徙定州 天雄軍駐泊部署。尋知代州,移深州,又徙高陽關副」 都部署,領涼州觀察使。真宗即位,召還,領彰國軍節 度,出為并、代都部署,徙知天雄軍,復為高陽關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