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3 (1700-1725).djvu/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參軍。宋初,范質、王溥引為祕書郎、直史館。乾德中,獻 《擬制》二十篇,擢為右拾遺,歷通判綿、眉二州。在眉州, 坐杖人至死,奪二官,起授太子左贊善大夫。開寶三」 年,遷右拾遺、監綾錦院,改左補闕,授左司農寺丞。逾 年,為太子中允。太平興國中,知蘇州,分司西京。踰月, 授左贊善大夫,俄除楚州團練副使。雍熙中,宰相李 昉以其名聞,召為右補闕,使江淮提點茶鹽。周翰以 辭學為流輩所許,頻歷外任,不樂吏事。會翰林學士 宋白等列奏其有史才,邅回下位,遂命兼史館修撰, 尋遷起居舍人。五年,張佖建議復置左右史之職,乃 命周翰與李宗諤分領之。至道中,遷工部郎中。真宗 在儲宮,知其名,徵之,時為左庶子,因令取其所為文 章,周翰悉纂以獻。及即位,首擢為駕部郎中、知制誥, 俄判史館、昭文館。咸平三年,召入翰林為學士。明年, 授給事中,罷學士。大中祥符元年,遷工部侍郎,踰年, 被疾卒。錄其子忠寶為大理評事。周翰性疏雋卞急, 臨事過於嚴暴,故多曠敗。晚年才思稍減,書詔多不 稱旨。有集五十卷及《續因話錄》。

梁守珍

按《十國春秋》,後蜀梁守珍,後主時宦官也。廣政中,每 值臘月,內官各獻羅體圈金花樹子,以極璀璨之盛。 守珍欲得後主心,乃採忘憂花,縷金於花上,號曰「獨 立僊」,眾皆以為不及。

梁延嗣

按《宋史荊南世家》,「梁延嗣,京兆長安人。少事高季興, 頗見委任,表授檢校司空,領綿州刺史,充衙內馬步 軍都指揮使。歷事四帥,人稱其忠藎。繼沖之納土也, 延嗣亦嘗勸之復率荊之水軍從慕容延、劉越戰。太 祖嘉之,授復州防禦使,充湖南前軍步軍都指揮使, 兼排陣使。後因郊禮,自復州入朝,改濠州防禦使,有」 善政,詔書褒美。延嗣頗知書,好接士。嘗暴疾,禳於城 隍神。是夕,夢神人告以「九九」之數,俄疾愈。開寶九年, 卒,年八十一。

梁頵

按《廣東通志》:「頵字微之,其先京兆萬年人。祖炅,佐幕 番禺,屬劉氏稱南漢,據有嶺南,炅恥非王命,不從所 署,遯於東莞,人稱其高。宋朝統一區夏,遂占籍高要, 頵秉奇節,強學才行,信於朋友,辭章尤贍。補武仙簿, 歷鬱林尉,封州司戶參軍,悉著能聲。以疾乞休,陞光 祿寺丞,致仕,卒於家。」

梁鼎

按《宋史梁鼎傳》,「鼎字凝正,益州華陽人。祖鉞,事蜀為 劍門關使。父文獻,乘氏令。鼎,太平興國八年進士甲 科,解褐大理評事,知秭歸縣,再遷著作佐郎。端拱初, 遷殿中丞、通判歙州,以能聲聞,徙知吉州。淳化中,為 開封府判官,遷太常博士、三司右計判官,又為總計 判官。會復三部,換度支判官。至道初,遷都官員外郎」、 江南轉運副使,就改起居舍人,徙陝西。二年,五將分 道擊李繼遷,李繼隆擅出赤檉路無功,還奏軍儲失 期,鼎坐削三任。復為殿中丞,以母老求郡,歷知徐、密 二州。真宗踐位,復舊官。咸平四年,遷兵部員外郎、知 制誥。踰月,拜右諫議大夫、度支使。時西鄙未寧,建議 陝西禁解池鹽,所在官鬻,詔從之,以鼎為制置使。丁 內艱,起復。景德初,知三班院、通進銀臺司,出知鳳翔 府。以居憂,哭泣傷目,表求判西京留司御史臺。三年, 卒,年五十二。賜二子出身。鼎偉姿貌,磊落,尚氣有介 節,居官峻厲,名稱甚茂。好學,工篆、籀、八分。子申甫、吉 甫。

梁顥

按《宋史梁顥傳》,「顥字太素,鄆州須城人。曾祖涓,成武 主簿。祖惟忠,歷佐使府,至天平軍節度判官。父文度 早世。顥雍熙二年舉進士,解褐大名府觀察推官。四 年,與梁湛並佐趙昌言。昌言入掌樞密,會翟馬周事, 顥坐貶虢州司戶參軍。起知魚臺縣,就加大理評事。 召還,遷殿中丞。頃之,復直史館,歷開封府推官、三司」 關西道判官,轉太常博士。丁內艱,起令赴職,改右司 諫。真宗初,使陝西還,為度支判官。咸平元年,詔錢若 水重修《太祖實錄》,表顥參其事,又同修起居注。三年, 命知制誥王均平命為峽路安撫使,歸掌三班。韓國 華判大理,以斷刑失中,乃選顥以代之。四年,張齊賢 使關右安撫,以顥為之副。顥有吏才,每進對,詞辯明 敏,真宗嘉賞之。河北饑盜,命與薛映分為東西路巡 檢使,還,拜右諫議大夫,充戶部使。會罷三部使,以顥 為翰林學士、同知審官院三班。景德元年,權知開封。 顥美風姿,強力少疾,閨門雍睦,與人交久而無改,士 大夫多之。六月,暴病卒,年九十二。

梁固

按《宋史梁顥傳》:「顥子固,字仲堅,幼有志節。初以顥遺 廕,賜進士出身,服闋,詣登聞院讓前命,願赴鄉舉,許 之。大中祥符元年,舉服勤詞學科,擢甲第,解褐將作 監丞,同判密州,就遷著作佐郎。歸朝,改著作郎,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