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3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辟司錄。宣和初,通判衢州,使者疏其治狀,擢知州事。 方臘起睦之,青溪與衢接境,寇至無兵可禦,汝方守 孤城,三日而陷,罵賊以死,諡曰忠毅。」

彭思永

按《宋史彭思永傳》:「思永字季長,廬陵人。第進士,知南 海分寧縣,通判睦州、台州,知潮州、常州,入為侍御史, 轉司封員外郎,為湖北轉運使,移益州路,擢天章閣 待制,知瀛州,徙知江寧府。治平中,召為御史中丞。神 宗即位,思永出知黃州,改太平州。熙寧三年,以戶部 侍郎致仕,卒。思永仁厚廉恕,居母喪,窶甚,鄉人餽之」 無所受。子衛,亦孝謹,以父老棄官家居十餘年,族里 稱之。

彭瑜

按《宋史彭瑜傳》:「瑜字君玉,吉之安福人。熙寧間,失其 母,瑜朝夕焚香祈天,願知母所在,如是十餘年。俄有 人言母為泰和倪氏婦,瑜竟迎以歸。」

彭衛

按《萬姓統譜》:衛字明微,思永之子也。少謹厚讀書,不 事科舉業。思永喪,哀毀,以孝聞。元豐四年,以宣議郎 致仕,判趙州日,民之鬻蔬者,例出蔬供郡官,以免身 役。衛知其說,義欲不取而惡違眾告園丁曰:「我家食 蔬少,爾持歸鬻之,積錢爾家,待我,終更併取也。」訖去 不復問。其清畏人知如此。杜門晦跡,不求利達,不事 祠禱,不延桑門,不喜卜筮。年七十六卒。

彭持

按《萬姓統譜》:持字知權,分宜人。少喜學西漢文。為諸 生時,知軍州事張顒稀接士,求見者,先令作詩賦,方 得通,繇是士無敢進者。持奮曰:「是謂秦無人矣。」因求 入謁,顒令作《日新之謂、盛德賦》《藏器待用詩》,皆立就。 張大稱賞,貢入太學,與臨江孔武仲齊名,擢進士甲 科。元豐間累至司農丞,出為監司,終奉議郎、江西提 舉。

彭戢

按《萬姓統譜》:「戢,徐州人。元豐中,舉進士第,為兩浙提 舉,奉祠。常蓄雙鶴,江左士大夫送行,有『扁舟載雙鶴, 萬卷貯群書』」之句。

彭舉正

按《萬姓統譜》:「舉正,萍鄉人,有節行。張士遜在相府,聞 其名,辟之門下。嘗夜試之,舉正不為動。以特奏名補 國子博士。」

彭天益

按《萬姓統譜》:「天益,攸縣人。登元祐三年鄉薦。崇寧初, 為太學博士,以議論不合,出為湖南提舉。大觀初上 封事,力言權奸誤國。五十即致仕,居司空山,翛然有 物外意。所著有《瑞麟集》。」

彭淵材

按《尚友錄》:淵材,宜豐人。平生喜遊,出入京兆貴人之 門十餘年,父以書呼之歸侍。一日,同一黥徒負一布 囊而歸,一邑聚觀,意囊中皆金珠也,淵材曰:「我富可 埒國。」及解開,止有李廷珪墨一丸,文與可竹一枝,歐 陽公《五代史》槁一巨編而已。淵材嘗自言平生有五 恨,一恨鰣魚多骨,二恨金橘帶酸,三恨蓴菜性冷,四 恨海棠無香,五恨曾子固不能詩,善曉大樂,嘗獻樂 書,除協律郎。時洪覺範奇于詩,鄒元佐奇于命,淵材 奇于樂,號「新昌三奇。」姪覺範,為僧名惠洪,有《冷齋夜 話》《甘露集》《林間錄》行于世。

彭超然

按《尚友錄》:超然,覺範之弟也。為人純厚,善論詩,極有 風味。嘗曰:「詩貴得于天趣。」覺範曰:「何以識其天趣?」曰: 「能知蕭何所以識韓信,則天趣可識矣。」覺範竟不能 屈。

彭俞

按《尚友錄》:「俞字濟川,宜春人。少隱集雲峰,學邃于《易》, 自號連山子。紹聖四年進士,知溧陽縣事,理冤獄甚 多。監司連薦之,稍遷至朝散郎。俞所著有《君子傳》三 卷,《循吏龜鑑》十二卷,《貫通篇》五卷,《時議》二卷,文集二 百卷。」

彭路

按《崇安縣志》:「路,字通吉,吳屯里人,屢試不第,嘗夢神 人告以『路謨』」二字,遂取為名。崇寧三年,以特奏廷對 為第一,徽宗大為褒賞。

彭拯

按《崇安縣志》:「拯字原中,吳屯里人。政和二年,登進士 第,授撫州法曹,歷真、婺二州教授,除辟雍正,陞辟雍 博士,出倅沅州。」

彭合

按《萬姓統譜》:「合,廬陵人。高宗時為清江主簿,以土瘠 賦重,力請蠲減。後為京西總領,卒于官。喪過清江,民 相聚為肖像立祠。長子商老,為南雄州司理,仕至南 安通判。次子漢老,知常德府。有豪民劉庚誣其悍僕 為盜,漢老審鞫,僕免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