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0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王鼎

按《遼史王鼎傳》:「鼎字虛中,涿州人。幼好學,居太寧山 數年,博通經史。時馬唐俊有文名燕薊間,適上巳,與 同志祓禊水濱,酌酒賦詩。鼎偶造席,唐俊見鼎樸野, 置下座,欲以詩困之,先出所作索賦,鼎援筆立成。唐 俊驚其敏妙,因與定交。清寧五年,擢進士第,調易州 觀察判官,改漆水縣令,累遷翰林學士。當代典章,多」 出其手。上書言治道十事,帝以鼎達政體,事多咨訪。 鼎正直不阿,人有過,必面詆之。壽隆初,陞觀書殿學 士。一日宴主第,醉與客忤,怨上不知己,坐是下吏。狀 聞,上大怒,杖黥奪官,流鎮州。居數歲,有赦,鼎獨不免。 會守臣召鼎為賀表,因以詩貽使者,有「誰知天雨露, 獨不到孤寒」之句。上聞而憐之,即召還,復其職。乾統 六年卒。鼎宰縣時,憩於庭,俄有暴風舉臥榻空中,鼎 無懼色,但覺枕榻俱高,乃曰:「吾中朝端士,邪無干正, 可徐置之。」須臾,榻復故處,風遂止。

宋一

王祚

按《宋史王溥傳》,「溥父祚,為郡小吏,有心計。從晉祖入 洛,掌鹽鐵案,以母老解職歸。漢祖鎮并門,統行營兵 拒契丹,委祚經度芻粟。即位,擢為三司副使,歷周為 隨州刺史,移刺商州。顯德初,置華州節度,以祚為刺 史,歷鄭州團練使。宋初,升宿州為防禦,以祚為使,因 求致政,至闕下,拜左領軍衛上將軍致仕。」

王格

按《宋史王侁傳》:「侁父朴,朴弟格,宋初為右補闕、直史 館,至都官員外郎,廣東轉運使。」

王溥

按《宋史王溥傳》,「溥字齊物,并州祁人。漢乾祐中,舉進 士甲科,為祕書郎。時李守貞據河中,趙思綰反京兆, 王景崇反鳳翔,周祖將兵討之,辟溥為從事。河中平, 遷太常丞,從周祖鎮鄴。廣順初,授左諫議大夫、樞密 直學士。二年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三年加戶部侍 郎,改端明殿學士。周祖疾革,召學士草制,以溥為中」 書侍郎、平章事。顯德四年,丁外艱,起復,表四上乞終 喪。世宗大怒,宰相范質奏解之,溥懼,入謝。六年夏,命 參知樞密院事。恭帝嗣位,加右僕射。宋初,進位司空, 罷參知樞密院。乾德二年,罷為太子太保。五年,丁內 艱,服闋,加太子太傅。開寶二年,遷太子太師。太平興 國初,封祁國公。七年八月卒,贈侍中,諡「文獻。」溥性寬 厚,美風度,好汲引後進,其所薦至顯位者甚眾。子貽 孫、貽正、貽慶、貽序。貽正至國子博士。貽慶,比部郎中。 貽序,景德二年進士,後改名貽矩,至司封員外郎。貽 正子克明,尚太宗女鄭國長公主,改名貽永。

王審琦

按《宋史王審琦傳》:「審琦字仲寶,其先遼西人,後徙家 洛陽。漢乾祐初,隸周祖帳下。廣順中,歷內殿直都知、 鐵騎指揮使,從世宗征劉崇,力戰有功,遷都虞候,領 勤州刺史。世宗圍濠州,審琦率敢死士,拔其水砦,奪 月城。及攻楚州,為南面巡檢。城將陷,審琦意淮人必 遁,設伏擊之,斬數千級。淮南平,改鐵騎右廂都校,又」 從平瓦橋關。恭帝即位,遷殿前都虞候。宋初,擢為殿 前都指揮使,領泰寧軍節度。建隆二年,出為中正軍 節度,在鎮八年,為政寬簡。開寶二年,從征太原。六年, 與高懷德並加同平章事。七年,卒。審琦素不能飲,嘗 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祿。審琦,朕布衣交 也,方與朕共享富貴,何靳之不令飲邪?」祝畢,顧謂審 琦曰:「天必賜卿酒量,試飲之,勿憚也。」審琦受詔,飲十 杯無苦。自此侍宴常引滿,及歸私家,即不能飲,或強 飲輒病。

王彥昇

按《宋史王彥昇傳》,「彥昇字光烈,善擊劍,號王劍兒,本 蜀人。後唐同光中,蜀平,徙家洛陽,初事宦官孟漢瓊, 漢瓊以其趫勇言于明宗,補東班承旨。晉天福中,轉 內殿直。周廣順中,從向拱破太原兵虎亭南,以功遷 都虞候,領合州刺史。世宗征淮南,從劉崇進、宋偓破 金牛水砦,又從張永德攻瀛州,改散員都指揮使。太」 祖北征,至陳橋,為眾推戴。彥昇以所部先入京,遇韓 通於路,逐至第,殺之。初,太祖誓軍入京,不得有秋毫 犯,及聞通死,意甚不樂,以建國之始,不及罪彥昇。拜 恩州團練使,後為京城巡檢,中夜詣王溥第,溥出,既 坐,乃曰:「此夕巡警甚困,聊就公一醉耳。」彥昇意在求 賄,溥佯不悟,置酒數行而罷。翌日,溥密奏其事,乃出 為唐州刺史。開寶二年,改防州防禦使。是冬,又移原 州。西人有犯漢法者,彥昇不加刑,召僚屬飲宴,引所 犯以手捽斷其耳,大嚼,卮酒下之,其人流血被體,股 慄不敢動,前後啗者數百人,西人畏之,不敢犯塞。七 年,以病代還,卒。

王景

按《宋史王景傳》,「景,萊州掖人。善騎射,不事生業,結里 中惡少為群盜。梁將王檀鎮滑臺,以景隸麾下。莊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