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0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才意新拔,有足嘉異。昔郎惲博物,卞蘭巧辭,束帛之 賜,實惟勸善,可賜絹十匹。」子雲嘗為《自弔文》,甚美。

王筠

按《梁書王筠傳》:「筠字元禮,一字德柔,琅邪臨沂人。祖 僧虔,齊司空簡穆公。父楫,太中大夫。筠幼警寤,七歲 能屬文。年十六,為《芍藥賦》,甚美。及長,清靜好學,與從 兄泰齊名。陳郡謝覽,覽弟舉,亦有重譽,時人為之語 曰:『謝有覽舉,王有養炬』。」「『炬」是泰,「養』即筠,並小字也。起 家中軍臨川王行參軍,遷太子舍人,除尚書殿中郎。」 尚書令沈約當世辭宗,每見筠文,咨嗟吟詠,以為不 逮也。常啟高祖曰:「晚來名家,唯見王筠獨步。」累遷太 子洗馬,中舍人,並掌東宮管記。昭明太子愛文學士, 筠以方雅見禮焉。出為丹陽尹丞、北中郎諮議參軍, 遷中書郎。俄兼寧遠湘東王長史,行府國郡事。除太 子家令,復掌管記。普通元年,以母憂去職,毀瘠過禮。 服闋,除尚書吏部郎,遷太子中庶子,領羽林監,又改 領步兵。中大通二年,遷司徒左長史。三年,出為貞威 將軍、臨海太守,在郡被訟,不調累年。大同初,起為雲 麾豫章王長史,遷祕書監。五年,除太府卿。明年,遷度 支尚書。中大同元年,出為明威將軍、永嘉太守,以疾 固辭,徙為光祿大夫,俄遷雲騎將軍、司徒左長史。太 宗即位,為太子詹事。宅夜有盜,驚懼墜井卒,時年六 十九。《文集》凡一百卷,行于世。

王僧辯

按《梁書王僧辯傳》,「僧辯字君才,右衛將軍神念之子 也。天監中,隨父來奔,起家為湘東王國左常侍。王出 守會稽,兼中兵參軍事。王為荊州,仍除中兵。時武寧 郡反,王命僧辯討平之,遷貞威將軍。侯景反,王命僧 辯假節,總督舟師。至京,宮城陷沒。僧辯與柳仲禮兄 弟及趙伯超等先屈膝於景,然後入朝。景悉收其軍」 實,而厚加綏撫。未幾,遣僧辯歸竟陵,於是倍道兼行, 西就世祖。世祖承制,以僧辯為領軍將軍。侯景浮江 西寇,次夏首,僧辯為大都督,率巴州刺史淳于量等, 俱赴西陽。軍次巴陵,聞郢州已沒,景悉凶徒,水步繼 進,乃分命眾軍,偃旗臥鼓,安若無人。翌日,賊眾濟江, 輕騎至城下,城內同時鼓譟,矢石雨下,景乃燒營夜 遁。世祖以僧辯為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命率巴 陵諸軍沿流討景。時陳霸先行至湓口,與僧辯會于 白茅洲,登壇盟誓,大戰於石頭城,破之,景北走朱方, 於是逆寇悉平。世祖即帝位,以僧辯功,進授鎮衛將 軍、司徒,封永寧郡公。是後湘州賊陸納等攻破衡州, 世祖命僧辯、霸先分為東西都督討之。湘州平,僧辯 加太尉、車騎大將軍。敬帝即位,僧辯預樹立之功,與 陳霸先參謀討伐。時齊主高洋欲納貞陽,貞陽頻與 僧辯書,僧辯遣龍舟法駕往迎貞陽。陳霸先惡其翻 覆,自京口舉兵十萬襲建康,斬之。子顗頒。

王顗

按《梁書王僧辯傳》,「僧辯子顗,承聖初歷官至侍中。西 魏寇江陵,世祖遣督城內諸軍事。荊城陷,顗隨王琳 入齊,為竟陵郡守。齊遣琳鎮壽春,將圖江左。及陳平 淮南,執琳殺之。顗聞琳死,乃出郡城南,登高冢上,號 哭一慟而絕。」

王嶸

按《梁書周興嗣傳》:「興嗣舉秀才,除桂陽郡丞,太守王 嶸素相賞好,禮之甚厚。」

王霸

按《尚友錄》:「霸自梁時渡江入閩,居西郊之外,鑿井煉 藥,能化黃金。歲饑則售金市米,遍濟貧者。」

王沖

按《陳書王沖傳》:「沖字長深,琅邪臨沂人也。祖僧衍,齊 侍中。父茂璋,梁給事黃門侍郎。沖母梁武帝妹新安 穆公主卒於齊世。武帝以沖偏孤,深所鍾愛。年十八, 起家梁祕書郎。尋為永嘉太守。入為太子舍人,以父 憂去職。服闋,除太尉臨川王府外兵參軍,東宮領直。 累遷太子洗馬、中舍人。出為招遠將軍、衡陽內史,遷」 武威將軍、安成嗣王長史、長沙內史。王薨於湘州,仍 以沖監湘州事,入為太子庶子,遷給事黃門侍郎。大 同三年,以帝甥賜爵安東亭侯,歷明威將軍、南郡太 守、太子中庶子、侍中,出監吳郡,滿歲即真,徵為通直 散騎常侍,兼左民尚書。出為明威將軍、輕車當陽公 府長史、江夏太守,行郢州事,遷平西邵陵王長史,轉 驃騎廬陵王長史、南郡太守。王薨,行州府事。梁元帝 鎮荊州,為鎮西長史。侯景之亂,梁元帝於荊州承制, 沖求解南郡以讓王僧辯,并獻女妓十人以助軍賞。 元帝授持節、督衡桂成合四州諸軍事、雲麾將軍、衡 州刺史。元帝第四子元良為湘州刺史,仍以沖行州 事,領長沙內史。侯景平,授翊左將軍、丹陽尹。武陵王 舉兵至峽口,王琳偏將陸納等據湘州應之,沖為納 所拘。納降,重授侍中、中權將軍。江陵陷,敬帝為太宰, 承制以沖為左長史。紹泰中,累遷左光祿大夫、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