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8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民度江。周世宗親御旗鼓,攻楚州,自城以外皆已下。 發州民濬老鸛河,遣齊雲戰艦數百,自淮入江,勢如 震霆烈焰,彥卿獨不為動。及梯衝臨城,鑿城為窟室」, 實薪而焚之,城皆摧圮,遂陷。彥卿猶列陣城內,誓死 奮擊,謂之「巷鬥。」日暮,轉至州廨,長短兵皆盡。彥卿取 繩床搏戰,與兵馬都監鄭昭業等千餘人皆死之,無 一人生降者。周兵喪傷亦甚眾,周世宗怒,盡屠城中 諸民,焚其室廬,然得彥卿子光祐,不殺也。元宗嘉彥 卿忠,詔贈侍中。

張雄

按《十國春秋》,南唐張雄,或云李姓,淮人也。周侵淮南, 民自相結為部伍,以拒周師,謂之義軍。而雄所將最 有功,元宗命為義軍首領及割地,徙之江南,歷袁、汀 二州刺史。後主嗣位,進為統軍使,仍守二州。宋師入 江南,金陵危急,雄謂諸子曰:「吾必死國難,爾輩不從 吾死,非忠孝也。」諸子泣受命,雄乃糾兵東下以救之, 至溧陽,猝遇宋師,遂與田欽祚戰失利,與其子力戰 俱死。不同行者,亦死於他陳。父子八人,無生存者,「國 人哀之。」

張惟彬

按《十國春秋》,南唐張惟彬,西昌令翊之弟也。幼以通 誦二經中童子科,有文章名。及長,授蘄州黃梅尉。未 幾,改武昌崇陽主簿。復入選,除廬陵令。既代未行,而 金陵陷,疾作卒。

張泌

按《十國春秋》,南唐張泌事元宗父子,官句容縣尉。建 隆二年七月,憤國事日非,上書後主,幾數千言。後主 覽書大悅,優詔慰答。然亦未竟用其言,遂至于亡。

張易

按《十國春秋》,「南唐張易,字簡能,魏州元城人。高祖萬 福,故唐金吾將軍,後徙萊州掖縣。易性豪舉尚氣,少 讀書於長白山,又徙王屋及嵩山,苦學自勵,食無鹽 酪者五歲。齊有高士王達靈,居海上,博學精識,少許 可,易從之遊。數年入洛,舉進士不中,以昇元二年南 歸,授校書郎、大理評事。時方重赤縣,除上元令。」元宗 立,以水部員外郎通判歙州。太弟景遂初立,高選宮 僚,召為贊善大夫,遷刑部郎中、判大理寺。周師南侵, 時江淮久安,人不知戰,師徒屢北,上下震恐。易獨揚 言朝路曰:「國家被山帶海,守奕世之業。昔者夫差以 無道之兵,威陵齊、晉;孫權以草創之國,勢遏曹、劉。今 若上下併力,敵何足畏哉!」元宗聞而異之,召使宿直 禁中議事。俄以吳越犯邊,出為宣歙招諭使,判宣州。 前刺史方築州城,役徒數萬,一切罷遣之,曰:「自守者 弱,遠圖者強,何以城為?」吳越聞之懾伏,不敢復犯。後 主封吳王,召易為吳王司馬。東宮建,又為左庶子。後 主即位,遷諫議大夫,復判大理寺。尋乞解大理,改勤 政殿學士,判御史臺。采武德至寶曆君臣間對及臣 下論奏骨鯁者七十事為七卷,曰《諫奏集》,上之。註《太 元經》未成,卒,年六十一。

張元徽

按《十國春秋》,北漢張元徽,武安人也。世祖鎮太原,元 徽為裨將,及即位,改馬步軍都指揮使,已遷武寧節 度使。世祖嘗語元徽等曰:「朕以高祖之業贇之冤,義 不為郭公屈。爾期與公等勉力,以復家國之讎。至于 稱帝一方,豈獲已也。顧我是何天子,汝曹是何節度 使邪?」未幾,周太祖沒,世祖大舉伐周,署元徽前鋒都 指揮使,趣潞州,與周將穆令均遇于太平驛,陽不勝 以誘之。已而伏發,斬令均,擄獲無算。久之,世祖將兵 陳巴公原,元徽軍其東,楊袞軍其西,元徽帥千騎擊 周右軍,右軍潰,解甲盡降世祖軍中呼「萬歲。」周世宗 親犯矢石,僅而得免。元徽陷陳之力居多,世祖親加 褒賞,獎慰有加,復趣其乘勝進兵。元徽素驍勇,且屢 勝,氣益驕,直前略陳,馬倒,為周兵所殺。元徽為國之 大將,至是將士皆氣奪,兵遂不振。

張崇訓

按《十國春秋》:「北漢張崇訓,睿宗宿將也,累從征伐,有 大功。英武帝時,以譖言被殺。」

張昭敏

按《十國春秋》,北漢張昭敏事睿宗,積官至平章中書 事。為人慨直敢言,不畏強禦。少帝既遇害,朝臣各議 所立,日中不決。昭敏獨排案言曰:「少主非宗姓,故天 位不永,今當立劉氏以慰天下心。」繼文久留契丹,為 世祖皇帝嫡孫,若迎立之,外可結鄰國之援,內可固 宗社之本,立主無有踰繼文者。時郭無為憚繼文發 其謀,必欲立《英武帝》以示恩。未幾,昭敏見殺。

張契真

按《十國春秋》:吳越張契真,錢塘人。生有異相,青骨方 瞳,形如瘦鶴。幼負篋從胡法師遊,已而道遇朱天師, 一見喜曰:「子骨法應得仙也。」授以要訣。未幾,復受樊 先生靈寶。籙獨處真聖宮數年,繙繹蕊笈琅函之祕, 深得微旨。忠懿王命主三籙齋事。歸宋,太宗選居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