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7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太祖怒,自往督戰,進圍蓨縣。晉史建瑭以輕兵夜擊 梁軍,梁軍大擾,太祖與師厚皆棄輜重南走。太祖還 東都,師厚留屯魏州。明年,太祖遇弒,友珪自立,師厚 乘間殺魏牙將,逐出節度使,友珪因以師厚為天雄 軍節度使。末帝殺友珪,即位,封師厚鄴王,已而瘍發 卒。

楊渥

按《五代史吳世家》:渥字承天,行密長子也。行密病,出 渥為宣州觀察使。徐溫謂曰:「今王有疾而出嫡嗣,必 有姦臣之謀。若他日召子,非溫使者,慎無應命。」渥涕 泣謝溫而去。行密病甚,命周隱作符召渥,隱勸行密 用舊將有威望者代主軍政。溫入問疾,行密告之,溫 大驚,遽召渥。行密卒,渥嗣立,以其腹心陳璠、范遇為 東院馬軍以自衛。溫與張顥皆有立渥之功,惡璠等 侵其權,斬之。渥心憤未能發。溫等不自安,遣盜執渥, 縊殺之,時年二十三,諡曰景。弟溥,僭號,尊為「烈宗景 皇帝。」

楊隆演

按《五代史吳世家》:「隆演,字鴻源,行密第二子也。初名 瀛,又名渭。溫顥弒渥,隆演以次得立,幼懦不能自持。 天祐十六年,溫奉隆演即吳王位,改為武義元年。僭 號二年卒,年二十四,諡曰宣。弟溥僭號,尊為高祖宣 皇帝。」

楊濛

按《十國春秋》,吳臨川王濛,太祖第三子。武義元年,封 廬江郡公。時徐溫秉政,濛內不能平,居恆撫膺歎曰: 「我國家竟為它人所有乎?」溫聞而惡之。是冬,出為楚 州團練使。明年,徙舒州。及高祖即世,濛以次當立,而 溫不欲長君,且忌濛,乃奉睿帝嗣吳王位。未幾,睿帝 稱尊號,進濛常山王。明年,改封臨川王,累加昭武軍 節度使兼中書令。已而齊王知誥將謀受禪,遣人告 濛藏匿亡命,擅造兵器,以搆其罪,降為歷陽郡公,幽 之和州。居二年見殺,追廢為悖逆庶人。南唐昇元元 年,追封臨川王,諡曰「靈」,以禮改葬。

楊溥

按《五代史吳世家》,「溥,行密第四子也。隆演建國,封丹 陽郡公。隆演卒,徐氏立。溥明年改元順義。七年即皇 帝位,改元乾貞。三年改元太和。七年加尊號,改元天 祚。三年冬十月禪位,十二月卒於丹陽,年三十八,諡 曰睿。李昪遷其子孫於海陵,嚴兵守之,絕不通人。久 而男女自為匹偶,吳人多哀憐之。顯德三年,李景盡」 殺其族,楊氏遂絕。

楊潯

按《十國春秋》:「吳新安公潯,太祖第五子也。高祖開吳 國,封郡公,尋卒。」

楊澈

按《十國春秋》:「吳德化王澈,太祖第六子也。武義元年, 封鄱陽郡公。」睿帝即皇帝位,封平原王。已又徙封德 化。不知所終。

楊玢

按《十國春秋》:「吳南陽王玢,高祖子也。初名繼明。武義 時封廬陵郡公,已而改今名。乾貞元年,封南陽王。南 唐禪代,降為公。」

楊超

按《十國春秋》,「吳楊超,敬之之孫也。仕烈祖、高祖至駕 部員外郎。武義元年,遷給事中,終於其職。」

楊廷式

按《十國春秋》,「吳楊廷式,字憲臣,泉州人,正直不畏強 禦。武義初,官至侍御史,知雜事。」

後唐

楊思權

按《五代史楊思權傳》:「思權,邠州新平人也。事梁為控 鶴右第一軍使。唐莊宗滅梁,以為夾馬都指揮使。明 宗時,秦王從榮為河東節度使,以馮贇為副,思權為 北京步軍都指揮使,以佐佑之。從榮素驕,所為多不 法。是時宋王從厚年少,謙恭好禮,明宗陰遣人從容 語從厚之善,以諷勉之,從榮不悅,思權乃勸從榮招」 募死士,增利器械以為備。馮贇患之,以其事聞,明宗 召思權還京師,後為右羽林都指揮使。潞王從珂反, 思權降。從珂廢帝入立,即拜思權靜難軍節度使。後 為右龍武統軍、左衛上將軍。天福八年,卒於京師,贈 太傅。

楊璉

按《十國春秋》:吳太子璉,睿帝長子也。乾貞二年,封江 都王。太和初,立為皇太子。天祚中,納齊王知誥女為 妃。及南唐受禪,降封弘農郡公,領平盧軍節度使,兼 中書令,已又改康化軍節度使。昇元四年,璉謁平陵, 還至竹篠口,維舟大醉,一夕暴薨。或曰「左右承唐主 指,實置之死也。」追封弘農王,諡曰靖。

楊璘

按《十國春秋》:「吳江夏王璘,睿帝第二子也。乾貞初,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