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7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和峴

按《宋史和峴傳》:「峴字晦仁,開封浚儀人。父凝,峴生之 年,適會凝入翰林,加金紫,知貢舉。凝喜曰:『我平生美 事,三者併集此子。因名之曰三美。七歲以門蔭為左 千牛備身,遷著作佐郎。漢乾祐初,加朝散階,十六登 朝為著作郎。丁父憂。服闋,拜太常丞。建隆初,授太常 博士。從祀南郊,贊導乘輿,進退閑雅。太祖謂近侍曰: 『此誰氏之子,熟於贊相』』?」左右即以峴門閥對。俄拜刑 部員外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乾德三年春,初克夔 州,以內衣庫使李光睿權知州,峴通判州事,代還。開 寶初,遷司勳員外郎,權知泗州,判吏部南曹,歷夔、晉 二州通判。九年,江南平,受詔採訪。太宗即位,遷主客 郎中。太平興國二年,知兗州,改京東轉運使。峴性苛 刻鄙吝,好殖財,復輕侮人。嘗以官船載私貨販易規 利。初為判官鄭同度論奏,既而彰信軍節度劉遇亦 上言,按得實,坐削籍,配隸汝州。六年,起為太常丞、分 司西京,復階勳章服。端拱初,上躬耕籍田,峴奉留司 賀表至闕下,因以其所著《奉常集》《祕閣集》注釋《武成 王廟贊》奏御,上甚嘉之。復授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 禮儀院事。是秋,得暴疾卒,年五十六。

和㠓

按《宋史和峴傳》:「峴弟㠓,字顯仁,凝第四子也。太平興 國八年,擢進士第,釋褐霍丘主簿。雍熙初,知崇仁縣, 就拜大理評事。江南轉運楊緘以其材幹奏,移知南 昌縣。代還,刑部取為詳覆官,遷光祿寺丞。召試中書, 擢為太子中允,命直史館。淳化初,㠓撰《七牓題名記》, 并補著凝所撰《古今孝悌集成》十卷以獻,遂以本官」 直集賢院。三年,遷右正言。是歲,太宗親試貢士,㠓預 考校,作歌以獻,稱上旨,遂以本官和制誥。不踰年,加 水部員外郎、知理檢院。至道元年,賜金紫,與王旦同 判吏部銓。是秋,晨起將朝,風眩暴作而卒,年四十五。

按:《宋史和峴傳》:「峴弟。」始為三班奉職。淳化中,獻文 求試,上以故相之後,改授大理評事。

和珙

按《宋史和峴傳》:「峴弟㠓,㠓子珙,授大理評事。」

和璬

按《宋史和峴傳》:「峴弟㠓,㠓子璬,補太廟齋郎。」

和斌

按《宋史和斌傳》:「斌字勝之,濮州鄄城人。選隸散直,為 德順軍指揮使,擢文思副使,權廣西鈐轄,改秦鳳。廣 西以蠻事乞留,秦州亦請之,詔留廣西。累歲,徙涇原, 進帶御器械。渭部饑,帥王廣淵命吏賑給,斌曰:『救之 無術,是殺之耳』。廣淵以委斌,斌擇地營居,養視有法, 所活以萬數。安南入寇,復徙廣西,累遷皇城使、昭州」 刺史,以滎州團練使知宜州,遷西上閤門使、知邕州。 以老請還,除高陽關副總管,歷永興軍路,召拜龍神 衛四廂都指揮,至步軍都虞候。卒,年八十。

和詵

按《宋史和斌傳》:「斌子詵,以蔭為河北副將,累官至右 武大夫、威州刺史,知雄州。上制勝強遠弓式,能破堅 於三百步外,邊人號為『鳳凰弓。進相州觀察使。在雄 十年,頗能偵敵。童貫攻燕,召詵計事,悅之,分麾下兵, 俾以副統制從种師道軍于白溝,旬有二日而退。追 兵至,北風大雨雹,師不能視,契丹以背盟譙責,薄暮』」 始得還。於是貫以契丹尚盛未可圖,劾詵覘候不實, 貶濠州團練副使,筠州安置。後復官,卒。

和安禮

按《萬姓統譜》:安禮,泰安州刺史。貞祐初,山東被兵,或 勸其遁去,安禮曰:「我去,城誰與守?豈可避難負國恩 乎?」元兵至,戰旬日,城陷,竟不屈而死。

和元恕

按《萬姓統譜》:「元恕,西平縣尹。勸農興學,折節好賢,不 為表暴。民有訟,不加鞭扑,惟諭以曲直,人知改悔。在 任五年,公無負租,蝗不入境。」

和裕

按《萬姓統譜》:「裕字仲寬,廣平人。大德間以孝廉舉,任 彭澤縣尉。追石振遺事,建六角亭於讀書巖前,教子 姓讀書其中。至今睹者猶景慕云。」

和孝中

按《山西通志》:「孝中,長子人。性至孝,貧甚,力穡供甘旨。 父沒,廬于墓三年,幾廢櫛沐,形稿髮脫,人多憐之。至 正間,旌為孝子。」

和文

按《山西通志》:「文,字希文,平定人。邃於學,履行甚高。洪 武初,以通經儒士舉,除刑部郎中。蒞職勤能,陞太子 贊善,致仕。詔賜宴賞,命諸王公卿賦詩為餞,有司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