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1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計,說帝云:「京師雜人,不可保信,宜誅其非類者。又鴈 門人多詐,并可誅之。」欲以雪其私忿。太宗不從。悅內 自疑懼,懷刀入侍,謀為大逆。叔孫俊疑之,竊視其懷 有刀,執而賜死。

元崇

按《魏書陳留王傳》:「悅弟崇,世祖詔令襲桓王爵。崇性 沈厚。初,衛王死後,太祖欲敦宗親之義,詔引諸王子 弟入宴。常山王素等三十餘人咸謂與衛王相坐,疑 懼,皆出逃遁,將奔蠕蠕,唯崇獨至。太祖見之甚悅,厚 加禮賜,遂寵敬之,素等於是亦安。久之,拜并州刺史, 有政績。從征蠕蠕,別督諸軍,出大澤,越涿邪山,威懾」 漠北。薨,諡曰景王。子建襲,降爵為公,位鎮北將軍、懷 荒鎮大將。卒。建子琛,位恆、朔二州刺史。琛子翌,尚書 左僕射。

元崙

按《魏書陳留王傳》:「陳留王虔兄顗,顗子崙,世祖時襲 父爵,以功除統萬鎮將。後從永昌王仁南征,別出汝 陰。濟淮,劉義隆將劉康祖屯於慰武亭,以邀軍路,師 人患之。崙曰:『今大風既勁,若令推草車方軌並進,乘 風縱煙火,以精兵自後乘之,破之必矣』。」從之,斬康祖, 傳首行宮。高宗即位,除秦州刺史,進爵隴西公,卒諡 「定公。」子琛襲爵。

元拔干

按《魏書遼西公傳》:「遼西公意烈子拔干,博知古今。父 雖有罪,太祖以拔干宗親,委之心腹。有計略,屢效忠 勤。太宗踐阼,除渤海太守,吏人樂之,賜爵武遂子,轉 平原鎮將,得將士心。卒諡曰靈公。子受洛襲,進爵武 邑公。卒。子叱奴,武川鎮將。」

元粟

按《魏書遼西公傳》:「遼西公意烈弟勃勃長子粟,世祖 時督諸軍屯漠南,亮直善馭眾,撫恤將士,必與之同 勞逸。征和龍,以功進封為王。薨,陪葬金陵。」

元渾

按《魏書遼西公傳》:「粟弟渾,少善弓馬,世祖嘉之。會有 諸方使命渾射獸三頭,發皆中之,舉坐咸以為善。及 為宰官尚書,頗以驕縱為失。坐事免,徙長社,為人所 害。子庫汗為羽林中郎將。」

元題

按《魏書上谷公傳》:「上谷公紇羅子題,少以雄武知名, 賜爵襄城公。從征中山,受詔徇下諸郡,撫慰新城,皆 安化樂業,進爵為王。擊慕容驎於義臺,中流矢薨。帝 以太醫令陰光為視療不盡術,伏法。」

元嬰文

按《魏書建德公傳》:「建德公嬰,文神元皇帝之後也。少 明辯,有決斷,太宗器之。典出納詔命,常執機要。世祖 踐阼,進爵建德公,鎮遼西,卒。」

元真樂

按《魏書高涼王傳》:「高涼王孤子斤,斤子真樂頻有戰 功,後襲祖封,太宗初,改封平陽王,薨。」

元屈

按《魏書文安公傳》:「文安公泥子屈襲爵,太宗時居門 下,出納詔命。性明敏,善奏事,每合上旨,賜爵元城侯, 加功勞將軍,與南平公長孫嵩、白馬侯崔元伯等並 決獄訟。太宗東巡,命屈行右丞相,山陽侯奚斤行左 丞相,命掌軍國,甚有聲譽。後吐京與離石等叛,屈督 會稽公劉潔、永安侯魏勤捍之。勤沒於陳,潔墜馬被」 執,太宗以屈沒失二將,欲斬之。時并州刺史元《六頭》 荒淫怠事,乃赦屈,令攝州事。屈縱酒,頗廢政事,太宗 積其前後失,檻車徵還,斬於市。

元磨渾

按《魏書文安公傳》:「文安公泥子屈,屈子磨渾,少為太 宗所知。元紹之逆也,太宗潛隱於外。磨渾與叔孫俊 詐云太宗所在,紹使帳下二人隨磨渾往,規為逆。磨 渾既得出,便縛帳下,詣太宗斬之。太宗得磨渾,大喜, 因為羽翼。以勳賜爵長沙公,拜尚書,出為定州刺史, 卒。」

元丕

按《魏書樂平王傳》:「樂平王丕,少有才幹,為世所稱。太 宗以丕長,愛其器度,特優異之。泰常七年封,拜車騎 大將軍。後督河西、高平諸軍,討南秦王楊難當。軍至 略陽,禁令齊肅,所過無私,百姓爭致牛酒,難當欋還 仇池。而諸將議曰:『若不誅豪帥,軍還之後,必聚而為 寇』。又以大眾遠出,不有所掠,則無以充軍實,賞將士。」 將從之。時中書侍郎高允參丕軍事,諫曰:「今若誅之, 是傷其向化之心,恐大軍一還,為亂必速。」丕以為然, 於是綏、懷初附,秋毫無犯。初,馮弘之奔高麗,世祖詔 遣送之,高麗不遣。世祖怒,將討之。丕上疏以為「和龍 新定,宜優復之,使廣修農殖,以饒軍實,然後進圖,可 一舉而滅。」帝納之,乃止。後坐劉潔事,以憂薨,諡曰「戾 王。」子拔襲爵。後坐事賜死,國除。

元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