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0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陳章伯

按《尚友錄》:「章伯字奎龍,少習舉業,警敏讀書經目輒 通大義。才藻秀發,義不仕元。平生闊略,不治生業,有 田數頃,亦輒易去。茅屋數椽,室中釜盎亦無完器,惟 閉門玩讀,雖寢食不廢。其自著作題詠,名曰《㢲溪。嗣 槁》」

陳自中

按《萬姓統譜》:「自中,宜中弟,好學善為文,咸淳中登第, 由郡司馬擢太常丞。宜中奉二王南遷,自中以行軍 司馬提兵拒守分水關,食絕,遂遇害。」

陳覺伯

按《福州府志》:「覺伯字宗尹,長樂縣人。登咸淳進士,授 泉州教授。景炎初,幼主航海,師次於泉,覺伯率同列 奔問起居,遂從入廣。宋亡,憤惋不食死。」

陳元善

按《龍溪縣志》:「元善,字長卿,宋咸淳七年進士,淼之孫 也。至正二十七年,海壖逃兵作亂,兇渠薛均祥執元 善并其妻孥,欲脅之以為民望。元善不從,賊怒殺之。 其妻郭氏子光遠、光達、光迪,皆不屈而死。」

陳元亮

按《萬姓統譜》:「元亮,仲微從子。博學尚氣節。咸淳進士 時,洪燾為臨安府尹,以賈似道逞勢作威,元亮率諸 生伏闕上書,歷數其奸,遂被黜,官至御前軍器所幹 辦官。」

陳季雅

按《尚友錄》,「季雅著有《漢唐論斷》行於世。」

陳天瑞

按《尚友錄》,「天瑞公輔之後,師事金華王柏,明性理之 學,志潔而行廉。為金華令,有能名。宋末,隱遁林壑,詩 文極高古,效淵明,著《甲子文集》五十卷。」

陳蒙

按《宋史陳塤傳》:「塤子蒙,年十八,上書萬言,論國事,為 太府寺主簿。入對,極言賈似道為相時國政闕失。為 淮東總領,似道誣以貪汙,貶建昌軍簿。德祐初,禮部 侍郎李玨乞放便,以刑部侍郎召,不赴,卒。」

陳子敬

按《宋史何時傳》:「陳子敬者,贛州人。以貲雄鄉里,嘗從 天祥遊。天祥開閫汀州,子敬募集民兵,屯皁口,據下 流。及天祥攻贛,子敬與合謀,忠效甚著。空坑兵敗,復 聚兵屯黃塘砦,連結山砦,不降。大軍以重兵襲其砦, 砦潰,子敬不知所終。」

陳天隱

按《尚友錄》:「天隱,字君舉,蘭谿人。端重好學,父兄早喪, 事母以篤孝稱。母將葬時,六月六日,畏日如焚,先期 焚香禱乞,雲霧覆棺。人皆哂之,已而果應。既窆雲散, 人皆異之。」

陳公榮

按《萬姓統譜》:「公榮字子華,長樂人,龜圖十三世孫。初 遊太學,景炎元年,同子宗傅、族子老成募兵應詔勤 王。時蒲壽庚作亂,帝舟自泉趨潮。逾年,張世傑會師 討賊,公榮率兵赴之,老成戰歿於泉。詔贈御史臺檢 法,公榮授福清縣尹,宗傅授提刑司檢法。」

陳格

按《詔安縣志》:「格,植之弟,為宋海舟監簿。帝昺之亡,格 從容就死,忠義形於六詠。」

陳龍復

按《萬姓統譜》:「龍復,泉州人。與文天祥同登第,歷官太 府少卿。天祥開府南劍,分司潮州,積糧治兵,天祥賴 之。及移屯,為元兵所襲,死焉。」

陳存

按《萬姓統譜》:「存,安吉人。累官至兵部尚書,端明制置 使。宋亡,元遣使七徵,不起。尋遘疾,卻醫,絕食旬有四 日,卒。」

陳蕭

按《廣東通志》:「蕭字文瑞,海縣人。宋季避亂鮀江,倡士 講學。文天祥過韶,召見與語,奇之,檄為參謀,不就。至 元初,以賢良應聘舉,署總管。修文廟及濟川橋,士民 惠焉。累官樞密同知,卒。」

陳顏

按《金史陳顏傳》:「顏,衛州汲縣人,世業農。父光,宋季擢 武舉第,調壽陽尉,未赴,值金兵取汴,光病,圍城中。顏 間關渡河,往省其父,因扶疾北歸。光家奴謀良不可 誣,告光與賊殺人,光繫獄榜掠不勝,因自誣服。顏詣 郡請代父死,太守徐某哀之,不敢決。適帥臣至,郡以 其狀白帥曰:『此真孝子也』。遂併釋之。天會七年,詔旌」 表其門閭。

陳克基

按《山西通志》:「克基,其先自洛徙臨晉。祖揮,宋慈州司 土曹,有清操直節。父灝,儒林郎,俱死縣之凝陽。克基, 天德三年進士第一,仕國子監丞。子仲謙,輝州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