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50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荀悅

按《後漢書荀淑傳》:「悅字仲豫,儉之子也。儉早卒,悅年 十二,能說《春秋》。家貧無書,每之人間,所見篇牘,一覽 多能誦記。性沈靜,美姿容,尤好著述。靈帝時,閹官用 權,士多退身窮處,悅乃託疾隱居。初辟鎮東將軍曹 操府,遷黃門侍郎。獻帝頗好文學,悅侍講禁中,旦夕 談論。累祕書監侍中。時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悅」 志在獻替,而謀無所用,乃作《申鍳》五篇。其所論辨,通 見《政體》。年六十二,建安十四年卒。

荀衍

按《魏志荀彧傳》:「彧兄衍,以監軍校尉守鄴,都督河北 事。太祖之征袁尚也,高幹密遣兵謀襲鄴,衍逆覺,盡 誅之,以功封列侯。」衍字休若,彧第三兄。

荀諶

按《荀氏家傳》:「彧第四兄諶,字友若。」

荀彧

按《後漢書荀彧傳》:「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朗陵令淑 之孫也。彧少有才名,中平六年,舉孝廉,再遷亢父令。 董卓之亂,棄官歸鄉里。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之。 彧比至冀州,而袁紹已奪馥位,紹待彧以上賓之禮。 時曹操在東郡,彧聞操有雄略,而度紹終不能定大 業。初平二年乃去紹從操,操與語大悅,以為奮武司」 馬。明年,又為操鎮東司馬。興平元年,操東擊陶謙,使 彧守甄城,任以留事。會張邈、陳宮以兗州反操,而潛 迎呂布,布既至,諸城悉應之。邈使人譎彧供軍實。彧 知邈有變,即勒兵設備,使程昱說范東阿,使固其守, 卒全三城以待操。二年,陶謙死,操欲遂取徐州,還定 呂布,彧諫,操於是大收熟麥,復與布戰,布敗走,因分 定諸縣,兗州遂平。建安元年,獻帝徙都於許,以彧為 侍中,守尚書令。操每征伐在外,其軍國之事皆與彧 籌焉。袁紹既兼河朔之地,有驕氣,操欲先攻之,而患 力不敵,以謀於彧。彧量紹雖強,終為操所制,乃說先 取呂布,然後圖紹。操從之。三年,遂擒呂布,定徐州。五 年,袁紹率大眾攻許,操以奇兵破紹,紹退走。封彧萬 歲亭侯,邑一千戶。十二年,操上書表彧功,乞重平議, 增疇戶邑,於是增封千戶,并前二千戶,又欲授以正 司,彧使荀攸深自陳讓,至於十數乃止。十七年,董昭 等欲共進操爵國公,九錫備物,密以訪彧。彧曰:「君子 愛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寢。操心不能平。會南征孫 權,表請彧勞軍於譙,因表留彧。書奏,帝從之,遂以彧 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至濡須,彧病留壽 春。操饋之食,發視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時年 五十,諡曰敬侯。

荀愔

按《荀氏家傳》:「愔徵有道,至丞相祭酒。」

荀恁

按《萬姓統譜》:「恁有清節,匈奴憚之。」

荀雍

按《萬姓統譜》:「雍與四友以文章賞會。」

荀攸

按《魏志荀攸傳》:「攸字公達,彧從子也。何進秉政,徵海 內名士攸等二十餘人。攸到,拜黃門侍郎。董卓之亂, 關東兵起,卓徙都長安,攸與議郎鄭泰、何顒等謀刺 殺之,事垂就而覺,收顒攸繫獄,顒憂懼自殺,攸言語 飲食自若。會卓死,得免,棄官歸,復辟公府,舉高第,遷 任城相,不行。攸以蜀漢險固,人民殷盛,乃求為蜀郡」 太守,道絕不得至,駐荊州。太祖迎天子都許,徵攸為 汝南太守,入為尚書。太祖素聞攸名,與語大悅,以為 軍師。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 征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於是封陵樹亭侯。十 二年,下令大論功行封,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戶。轉為 中軍師。魏國初建,為尚書令。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 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攸從征孫權,道薨。正始中,追諡 攸曰「敬侯。」

荀緯

按《萬姓統譜》:「緯,字公高,河內人。少喜文字,建安中召 署軍謀篆。黃初間遷散騎常侍。」

荀祈

按《荀氏家傳》,「祈字伯旗,位至濟陰太守。」

荀紹

按《荀氏家傳》,「衍子紹,位至太僕。」

荀閎

按《零陵先賢傳》:「閎字仲茂,為太子文學。」掾時有《甲乙 疑論》,閎與鍾繇、王朗、袁渙議各不同。文帝與繇書曰: 「袁王國士,更為脣齒。荀閎勁悍,往來銳師。真君侯之 勁敵,左右之深憂也。」

荀惲

按《魏志荀彧傳》:「彧子惲嗣侯,官至虎賁中郎將。」惲 字長倩。

荀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