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7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俞勳

按《萬姓統譜》:「勳字怡叔,婺源人。登淳祐甲辰進士第, 歷官知來安縣,通判滁州,攝州事。州歲課栗園數千 緡,例輸於倅,勳不受,歸之官庫,月俸外以他名入者 一無所取。後參議淮東帥府,卒。初,真德秀每患時文 浮靡,省試得其文,賞其謹厚,置之高等,以勵學者。」

俞琰

按《尚友錄》:「琰字玉吾,吳人。寶祐間以詞賦稱。宋亡,隱 居不仕,於書無所不讀,精於《易》,尤好鼓琴,所著書千 餘卷。」

俞浙

按《萬姓統譜》:「浙字季淵,新昌人。開慶乙未進士甲科。 德祐乙亥,除太常丞,辭不赴。除監察御史,辭,不允。促 命入臺,首奏三疏,痛陳時病,皆留中不行。改除大理 少卿,不就,於是浩然而歸。浙篤行寡言,莊重介潔,年 八十卒。所著有《五經》《孝經》《離騷審問》共數十卷。」

俞克堪

按《萬姓統譜》:「克堪字用可,永豐人。景定進士,授龍巖 宰,有政績,擢刑部架閣承直郎。平生恬靜自守,無躁 進心,嘗作詩以見志。」

俞天倪

按《萬姓統譜》:天倪,婺源人,景定元年登第,授蕪湖尉, 攝邑事。有宗室以樵夫不讓路,訴於官。縣判按《儀制》, 賤避貴,樵夫合避宗室;輕避重,宗室合避樵夫。時人 稱之。

俞興

按《萬姓統譜》:興,理宗時守嘉州,元兵圍城五旬,興夜 開關力戰而圍解。詔俞興一十六人各官五轉,尋以 興為四川制置副使,知嘉定府事,兼成都安撫副使。 理宗曰:「俞興嘉州城下之捷,尢為奇偉。」賜興金帶。

俞君選

按《萬姓統譜》:「君選,婺源人。景定壬戌進士,授武寧縣 主簿,後為揚州司理參軍。揚、真、泰飢,建議賑給,所活 數十萬人。遷淮東制幕,已而徑歸,累辟不就。名其居 為『艮軒,曰:『時止時行,《艮》之義也。在我當止,吾何為不 樂哉』』!」

俞皋

按《萬姓統譜》:皋字心遠,婺源人。師鼎峰趙良鈞。初,良 鈞以宗室舉進士,教授廣德軍,宋亡不仕。皋所著有 《春秋釋義》,一守良鈞之說,吳文正公澄序之。

俞振翁

按《萬姓統譜》:「振翁,字邦義,婺源人。長於詩,子元凱亦 能詩。」

俞全

按《元史羊仁傳》:「俞全,杭州人。幼被掠賣為劉糕家奴。 後獲為良,自汴步歸杭,尋其母及姊得之。事母以孝 聞。」

俞師魯

按《萬姓統譜》:「師魯,字唯道,婺源人。卓悟秀挺,三歲能 識奇字,知讀書,日誦數百千言。大德間,江淛行省薦 其行能,應茂材異等,江東使者涿郡盧摯薦之,辟署 史館編修。以親老求外,為隆興路學教授。丁外艱,家 居十年。至治中,為廣德路教授,秩滿,授松江府知事, 多有政績。民為之歌曰:『俞公未來,案牘紛披,吏饞而』」 欺。俞公既來,官僚怡怡,吏飽而嬉。惟其黑幘,使我心 惻。府中事無大小,須其一言而決。卒於官,有《易》《春秋 註說》,未脫,稿藏於家。

俞奕曾

按《萬姓統譜》:「奕曾,字唯父。性高簡,喜讀書,見異帙,函 收之卷,積累數百。乙亥江浙亂,鎮邑為墟,奕曾避難 歸安,無以為庇,築草室一間,坐臥其中,枵腹不食,富 貴人欲見之,罕接其面。至元中,縣學諸生爭迎為師, 輒辭謝。君故名家,代有顯者。至奕曾居貧力學,不求 於世,其節益著,號時齋。」

俞述祖

按《元史俞述祖傳》:「述祖字紹芳,慶元象山人。由翰林 書寫考滿,調廣東元帥府都事,入為國史院編修官, 已而出為沔陽推官。至正十二年,蘄黃賊迫境,述祖 領民兵捍禦之,兵力不支,沔陽城陷,述祖為賊所執, 械至其偽主徐壽輝所,誘之使降。述祖罵不輟,壽輝 怒,支解之。有子方五歲,亦死。事聞,贈奉訓大夫、禮部」 郎中、象山縣男。

俞元膺

按《萬姓統譜》:「元膺,字元應,婺源人。治《春秋》,至正間高 第,授翰林學士,嘗編邑志。長於詩,有《二李家數》。」

俞遠

按《萬姓統譜》:遠字之近,弈曾之子,自號空谷山人。身 癯神骨秀竦,好著小冠,戴文山棕笠,衣白綺裘,儼然 神仙中人,行出一市,人盡驚。好讀書,隱居教授,篤行 古道,里中多化之。客有質疑義者,應之若響,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