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7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乏撓其懷。澹於勢利,善言善行,記之不忘,時時為人 道之。擢進士第,涉歷州縣,無少營進取之心。嘗知導 江縣,新繁令卒,使者使承其乏,將資以公田,辭,不許。」 至則悉以周舊令之家。熙寧初,簽書劍南西川判官。 趙抃守蜀,以簡靜為治。每旦退坐便齋,諸吏莫敢至, 惟汝尚來,輒排闥徑入,相對清談竟暮。王安石當國, 患一時故老不同己,或言汝尚清望,可寘之御史,使 以次彈擊。驛召詣京師。既知所以薦用意,力辭,章再 上得免。親故有責以不能與子孫為「地者。」汝尚笑曰: 「是乃所以為其地也。」還家苦貧,未能忘祿養。又從趙 抃於清州,遂以屯田郎中致仕。蘇軾、蘇轍、孫覺、李常 皆賦詩文歎美之。優游數年,當六月徂暑,寢室不可 居,出舍於門,妻黃就視之,汝尚曰:「人生七十者希,吾 與夫人皆過之,可以行矣。」妻應曰:「然則我先去。」後三 日卒。汝尚庀其喪,為「作銘。」召諸子告曰:「吾亦從此逝 矣。」隱几而終。相去纔十日。

俞夔

按《萬姓統譜》:「夔,字堯臣,象山人。魁岸修偉,晝漁夜讀。 登元豐進士。時舒亶平辰、沅寇,奏夔籌畫功,為幕府 第一。終建德宰。」

俞紫芝

按《尚友錄》:紫芝,字秀老,揚州人。少有高行,不娶,得浮 屠氏心法,又工詩,荊公愛重之。其詩有「夜深童子喚 不醒,猛虎一聲山月高」之句。

俞澹

按《尚友錄》:紫芝弟澹,字清老,亦不娶。滑稽諧謔,曉音 律,能歌,荊公亦喜之,晚年作《漁家傲》等詞,山行歌之。 一日見公云:「吾欲為浮屠。」公欣然為置祠部,約日祝 髮。既而見公曰:「吾思僧亦不易,為公所送,祠部已送 酒家償酒債矣。」荊公大笑。

俞偉

按《尚友錄》:「偉字仲寬,四明人。元祐初,知順昌縣。初,縣 民生子多不舉,偉集耆老諭以理,貧者許贍以粟,所 活不可勝計,多以偉之姓字名之。俗婚娶尚侈,偉戒 以儉而省浮費。民有健訟者,反覆開諭,悉感謝而去。 縣治前大溪艱涉,偉率富民出貲,編舟為梁以濟之。 復籍廢寺田數十畝,儲租以備繕修,為縣幾兩考。木」 生連理粟,一莖十二穗,民歌頌焉。

俞括

按《萬姓統譜》:括紹聖中,以承議郎判虔州。蘇軾稱其 「博學能文,敏於從政,而恬於進取。嘗與軾書,欲棄官 從學。自虔罷歸,道病,卒於廬陵。虔之士民有巷哭者。」

俞若著

按《尚友錄》:「若著為宜州守,黃庭堅謫居是州時,黨禁 甚嚴,士夫皆削劄掃跡,惟若著為黃葺舍館,治薪爨, 遣二子執經帳下,物論高之。」

俞翊

按《崇安縣志》:「翊,黃柏里人。父日升死事,翊以澤補官, 改秩,宰上虞縣。後用湯丞相思退薦,知饒州,有政聲, 就除提點坑冶,吏畏其清嚴,中毒而卒。」

俞栗

按《宋史俞栗傳》:「栗字祗若,江寧人。崇寧四年,以上舍 生賜進士第,簽書鎮南軍判官。未赴,為辟雍博士,祕 書省正字,吏部員外郎,起居舍人,兼定、嘉二王記室, 擢中書舍人。居三月,進給事中,除顯謨閣待制,知蔡 州。明日復留。踰年,出為襄州,還拜給事中。蔡京再相, 憾向所用士多畔己,葉夢得言栗獨否,遂拜御史中」 丞。陳士風六弊,又發戶部尚書劉炳為舉子時陰事。 京方倚炳為腹心,戾其意。改栗翰林學士,遷兵部尚 書,以樞密直學士知開德府。石公弼在襄州,以論衙 前事謫言者,謂栗實倡之,罷提舉崇禧觀。竟以毀紹 聖法度,貶常州團練副使,安置太平州。行未至,復述 古殿直學士、知江寧府。

俞夢龜

按《尚友錄》:「夢龜,銅陵人。始生時,母夢羽士授之黃龜, 因名。生即有齒能言,夢中嘗有讀書聲,六歲讀六籍, 九歲應童子科,授祕書正字。」

俞易直

按《尚友錄》:易直字平叔,歙人。尉彭澤,不苟取,不沽名。 以母老不仕歸。嘗有病,縣令盧知原往視之,問以後 事,曰:「棺已具,衣已浣,附葬先塋,他無須也。」盧退,遺以 錢五萬,易直曰:「吾素貧,豈以五萬錢變我志哉!」

俞俟

按《萬姓統譜》:「俟宣和中知歸安縣,凡事處之以公。」朱 勔請括諸路隱匿田,縣獨不與。鹽法屢變,私販者罪 甚重,縣獨寬之。

俞宗亨

按《萬姓統譜》:「宗亨,字兼善,山陰人。知漳州,罷溪港津 渡之權,減去經總制錢苛取者。著述有《山林思古錄》 《群經感發》等書四十餘卷。」

俞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