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5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儲擢       儲用

  元

  儲進       儲企范

  明

  儲可求      儲惟德

  儲宏       儲福

  儲懋       儲巏

  儲良材      儲珊

  儲秀       儲洵

  儲承祖

 儲姓部藝文

  儲氏宗譜序       明任大冶

氏族典第六十二卷

舒姓部彙考

《唐書》

《宰相世系表》

舒氏出自偃姓,皋陶之後封於蓼,安豐蓼縣即其地 也。《春秋》魯文公五年,為楚所滅,其後更復為楚屬國, 亦名曰舒,又曰群舒,又曰舒蓼,又曰舒庸,又曰舒鳩, 一國而有五名。《春秋》魯襄二十五年,楚又滅之,子孫 以國為氏,世居廬江。

《鄭樵通志》

以國為氏周異姓國

舒氏亦曰舒鳩氏,子爵,偃姓,皋陶之後也。舒子平僖 三年為徐所滅,其後復立。襄二十一年,舒鳩子為楚 所滅,子孫以國為氏。今廬州舒城,本舊名也。其地在 楚、徐之間,故為二國所滅。或言舒之種類多,舒子,平 與舒鳩子自是二國。故舒城西有龍舒,或曰舒有五 名,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鳩。 望出鉅鹿。

《廖用賢尚友錄》

《舒姓》

「舒」,京兆徵音。舒子之國,因氏。又望出鉅鹿、廬江。

舒姓部列傳

舒邵兄伯膺

按《博物志》:「舒仲膺,名邵。初,伯膺親友為人所殺,仲膺 為報怨,事覺,兄弟爭死,皆得免。袁術時,邵為阜陵長。」

舒燮

按《吳志孫賁傳》:「賁子鄰為繞帳督,時太常潘濬掌荊 州事,重安長陳留舒燮有罪下獄,濬欲寘之于法。鄰 謂濬曰:『舒伯膺兄弟爭死,海內義之,以為美譚。仲膺 又有奉國舊意,今君殺其子弟,若天下一統,青蓋北 巡,中州士人必問仲膺繼嗣,答者云:『潘承明殺燮,于 事何如』?濬意解,燮用得釋』。」

舒元輿

按《唐書舒元輿傳》:「元輿,婺州東陽人。地寒,不與士齒。 始學即警悟。元和中,舉進士第,調鄠尉,有能名。裴度 表掌興元書記,拜監察御史,再遷刑部員外郎。太和 五年,獻文闕下,宰相李宗閔以浮躁誕肆不可用,改 著作郎,分司東都。時李訓與元輿善,訓用事,再遷左 司郎中、御史大夫,權知御史中丞,不三月即真兼刑」 部侍郎,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詭謀謬算,日與 訓比,敗天下事,二人為之也。」元輿為《牡丹賦》一篇,死 後,帝觀牡丹,憑殿闌誦賦,為泣下。弟元褒、元肱、元迥, 皆第進士,及誅。

舒元褒

按《唐書舒元輿傳》:「元輿弟元褒,第進士,擢賢良方正, 終司封員外郎。」

舒元

按《宋史南唐世家》,「元潁州沈丘人。少倜儻好學,與道 士楊訥講地習於嵩陽,通《左氏》及《公》《穀》二傳。與訥同詣 河中謁李守貞,館于門下。守貞謀叛,遣元間道乞師 江南。守貞敗,元留江南,易姓朱,事李景,歷江寧令,駕 部員外郎,文理院待詔。嘗坐事左遷,世祖征淮南諸 郡多下,元攻舒州,復之,即以為團練使,又為淮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