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5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給事中,物論重之,陞廣東右布政使。」

徐旭

按《萬姓統譜》:「旭,樂平人。洪武進士,累官國子祭酒。為 人方正簡默,清慎不阿,始終一志,有文集數十卷。」

徐世華

按《萬姓統譜》:「世華字士英。父授卿,國初應邑豪舉,以 保障死難。世華童年詣軍營,扶柩歸葬興邑。尋為賊 所擄,世華告賊曰:『華不幸,早失怙,遺孤今被掠,母老 無依,如釋以歸,德莫大焉』。」賊憐之,得釋,人咸稱異。事 母以孝聞,竟因母病,籲天願代。母卒,附葬父側。鄉人 評其父忠子孝,稱墓為「忠孝塚。」姑程氏,媳胡氏,備歷 艱苦,克全雙節。有司扁其額曰:「一門四德。」子有諒亦 以孝友聞。

徐輝祖

按《明外史徐達傳》:「達封魏國公。子輝祖,初名允恭,身 長八尺五寸,有才氣,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達薨, 嗣爵,以皇太孫故,改賜今名。建文初,加太子太傅。燕 王將起兵,王次子高煦方留京師,輝祖,其舅氏也,因 入廐竊其善馬而逃。輝祖乃以聞於朝,遂見親信。燕 兵渡江,輝祖猶引兵力戰。成祖既至金川門,獨守父」 嗣弗迎。成祖大怒,削爵,勒歸私第。永樂五年卒。後追 贈太師,諡《忠貞》。

徐膺緒

按《明外史徐達傳》:「達子膺緒,初授尚寶司卿,累遷中 軍都督僉事,奉朝請,子孫世襲指揮使,勿絕。」

徐增壽

按《明外史徐達傳》:「達子增壽,勇敢善騎射,以父任累 遷至左都督。燕師起,數以京師虛實輸於燕。帝覺之。 燕王既渡江,帝召增壽手劍斬之。王入,撫屍哭。既即 位,追封武陽侯,諡忠愍,尋進封定國公。」

徐子權

按《萬姓統譜》:子權字用中,峽江人。與練子寧同舉進 士,官刑部山西司主事。靖難師起,上疏論李景隆誤 國,不報。聞子寧死,從容賦詩,有曰:「翹首謝京國,魂飛 歸故鄉。」遂自縊死。人競稱之。奉祠鄉賢。

徐弼

按《無錫縣志》:「弼,字子相,葛桓姊子也。以薦官工部主 事,奉使秦楚諸藩,以覘從違歸報。進兵部郎中,參曹 國公李景隆軍事,密奏景隆凶悖有異志,為景隆所 陷,下詔獄,戍甘肅。成祖即位,治姦黨,弼為景隆所殺, 族人逮死者三十餘人。」

徐凱

按《合肥縣志》:「凱,合肥人,開國公,為茂州衛指揮使,守 松潘有功,陞都督僉事,鎮守四川。靖難兵起,充副總 兵官,出鎮滄州。文廟直趨滄州,凱連戰不勝,被執不 屈,死之。」

徐理

按《名山藏勳封記》:「武康伯徐理,西平人。從開國軍,歷 永清衛指揮僉事。從靖難,敗都督貞。寬河戰白溝,斬 先鋒,追奪至雄。轉戰濟南、滄、德,夾河戰,敗盛庸軍。援 水西,捷小河,克泗揚,入金川。洪武三十五年,以都督 僉事封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伯, 祿千石。封七年,卒。子禎嗣。正統九年,勇嗣。亡。子除。」

徐忠

按《名山藏勳封記》:「永康侯徐忠,合肥人。以濟陽衛指 揮僉事從克密雲,下雄,攻真定,復永平,取大寧,戰壩 上,克廣昌、蔚,戰白溝,南軍斮,兩指未殊,自斷之。裹血 戰,席捲滄、揚、單橋,拔無極,撼彰德,舉東阿,大鏖靈壁、 冠軍。洪武三十五年,以都督僉事封奉天靖難推誠 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前軍都督府左都督」 侯,祿千一百石。賜券與誓,「身免二死,子免一死,侯。」十 七年卒,追封蔡國公,予諡。子安嗣。成化十八年,孫錡 嗣。正德八年,源嗣。嘉靖三十四年,喬松嗣。

徐祥

按《大冶縣志》:「祥,章山里人。洪武時,以功授燕山左護 衛副千戶,所奉文廟於藩邸,以恭謹。時值靖難兵起, 命征居庸關及真定,拔永平,皆有功,累官都指揮使, 封興安伯。永樂二年卒,上輟朝三日,遣官致祭。」

徐麟徐袁 徐承宗

按《大冶縣志》:「麟祥之子,隨父征討有功。洪武三十三 年三月除金吾左衛指揮僉事,本年陞指揮同知,世 襲。」又有徐袁者,任南直錦衣衛。徐承宗者,任南直府 軍左衛指揮。皆其一門武功之盛,人稱「徐公侯家」云。

徐文英

按《溧陽縣志》:「文英,幼警敏,尚氣節。洪武丙子,由明經 授龍虎衛經歷,擢浙江道御史。清剛自立,尋轉河南 副使。後從英國公征交趾,矢竭心力,遘病卒。」

徐永達

按《河南通志》:「永達,字志道,歸德人。少負氣節,洪武末 舉於鄉,授寶雞教諭。永樂間,召至京師,拜翰林院編 修,歷遷左春坊中允、鴻臚寺卿。宣廟時,三使交趾,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