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5 (1700-1725).djvu/1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絕: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詞」,五曰 「書翰。」十二年致仕,授銀青光祿大夫。卒,年八十一,詔 陪葬昭陵,贈禮部尚書,謚文懿。

虞昶

按《唐書虞世南傳》:「世南子昶,終工部侍郎。」

虞當

按《餘姚縣志》,當為郭子儀從事,官至沔州刺史。

後唐

虞洮

按《十國春秋》:後蜀虞洮,蜀人,習靈素家言有名。高祖 鎮西川時,董璋久患渴疾,遣押牙李彥來求醫,高祖 命洮往。洮既至梓州,璋曰:「璋之所患,經百醫而無微 瘥,何也?」洮曰:「公之疾,非渴漿而實渴士,得士則不藥 愈矣。」璋大悅。時璋有據東川之志,故洮陽以言誂之, 而璋不悟也。洮又曰:「洮聞天有六氣,降為六淫,淫生 六疾。害於六腑者,陰陽風雨晦明也,是以六淫隨焉。 六疾者,寒熱入腹感心也,是以六腑隨焉。」故心為離 宮,腎為水藏,晦明勞疫,百疾生焉。大都視聽至煩,皆 有所損,心煩則亂,事煩則變,機煩則失,兵煩則反,五 音煩而損目,滋味煩而生疾,男女煩而減壽,古者男 子莫不戒之,公今日有萬思,時有萬「幾,樂淫於外,女 淫於內,渴之難療,其由此乎?」璋稱善,遣之歸。

虞肇

按《邵武府志》:「肇,字公初,弱冠登慶曆二年第,充推直, 用刑明審,知南安軍,謝事歸。」

虞革

按《萬姓統譜》:「革慶曆中知龔州。時蠻入寇,桂管騷動, 革緩急軍須,先事而集。又移書安撫使杜杞,請治諸 郡城及易長吏之有才者。」

虞大熙

按《萬姓統譜》:「大熙,皇祐二年登進士第。神宗朝,蔡襄 在經筵,以治行薦,凡臺閣選,所薦三十二人,大熙與 胡宗愈皆預焉。累薦至侍講。」

虞大寧

按《萬姓統譜》:「大寧、熙寧間,知鄞縣。興修水利,躬自相 度,疏洩得宜,溉田五百餘頃,民甚利之。」

虞賓

按《餘姚縣志》:「賓世南十四世孫。舉進士甲科,知長洲 縣。多大姓黠吏,亂法無度,賓芟鋤之,皆屏息自保,無 敢橫。歲祲,民無蓋藏,部使者猶董宿負賓閣文移不 省。及去,縣民勒碑頌之。官終翰林承旨。」

虞策

按《宋史虞策傳》,「策字經臣,杭州錢塘人。登進士第,調 台州推官,知烏程縣,通判蘄州,擢提舉利州路常平, 湖南轉運判官。元祐五年,召為監察御史,進右正言。 哲宗納后,上《正始要言》,遷左司諫,權給事中,遷侍御 史、起居郎、給事中。以龍圖閣待制知青州,改杭州。過 闕,留為戶部侍郎,歷刑部、戶部尚書,拜樞密直學士」, 知永興軍、成都府,入為吏部尚書。屬疾祈外,加龍圖 閣學士、知潤州,卒於道,贈左正議大夫。策在元祐、紹 聖時皆居言職,雖不依人取進,亦頗持兩端,故黨議 之興,己獨得免。

虞奕

按《宋史虞策傳》:「策弟奕,字純臣,第進士,崇寧中,提舉 河北西路常平,徙提點刑獄,擢監察御史。坐漏泄語 言罷去。再踰年,還故職,提點河北刑獄,加直祕閣,淮 南轉運副使,入為開封少尹,遷光祿卿、戶部侍郎。睦 州亂,以龍圖閣直學士知鎮江府。寇平,增兩秩,還為 戶部。未幾卒,贈龍圖閣學士。」

虞祺

按《宋史虞允文傳》:「允文父祺,登政和進士第,仕至太 常博士,潼川路轉運判官。」

虞仲琳弟仲瑤

按《餘姚縣志》:仲琳,賓子,與弟仲瑤同舉進士,任為教 授。嘗從尹焞遊,焞語人曰:「虞教授,志學之士也。」

虞沇

按《萬姓統譜》:「沇,會稽人。紹興三年,知瓊州。瓊隔海洋, 吏無顧忌,民苦侵漁。沇乃上疏乞敕監司按法重行 責罰,數年之間,民得安生。」

虞輔國

按《萬姓統譜》:「輔國,紹興中為鎮海將軍,才略雄一時。 值海寇攻城,輔國死焉。」

虞允文

按《宋史虞允文傳》:「『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壽人。紹興二 十三年進士,通判彭州,權知黎州、渠州。秦檜當國,蜀 士多屏棄。檜死,趙達薦允文,除祕書丞,累遷禮部郎 官。金主亮有南侵意,允文上疏言金必敗盟,願詔大 臣豫思備禦』。三十年十月,借工部尚書充賀正使,還 奏所見及亮語,申言淮海之備。除中書舍人,直學士」 院。金主亮徙汴,造浮梁於淮水,上自將兵百萬渡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