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5 (1700-1725).djvu/10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已在趙矣。於是封虞卿以一城居。頃之,而魏請為從。 趙孝成王召虞卿謀,虞卿曰:「從便。」乃合魏為從。虞卿 既以魏齊之故,不重萬戶侯卿相之印,與魏齊間行, 卒去趙,困於梁。魏齊已死,不得意,乃著書,上採《春秋》, 下觀近世,曰《節義》《稱號》《揣摩》《政謀》,凡八篇,以刺譏國 家得失,世傳之曰《虞氏春秋》。

虞春

按:《萬姓統譜》:「春秦人。」

虞常

按《漢書蘇武傳》:「武與副中郎將張勝俱使匈奴,會緱 王與長水虞常謀反匈奴中,常在漢時與勝相知,語 勝請殺衛律,事洩,單于斬虞常。」

虞初

按:《漢書藝文志》「《虞初周說》九百四十三篇。」河南人。 武帝時以方士侍郎號黃車使者。師古曰:「《史記》云:『虞 初,洛陽人』。」

虞俊

按《尚友錄》:俊字仲卿,無錫人。少以孝友稱。明《春秋公 羊左氏傳》。哀帝時為御史,遷丞相司直。王莽執政,召 為司徒,俊仰天歎曰:「願為漢鬼,不能仕兩姓。」飲藥而 卒。光武即位,表其墓。

後漢

虞延

按《後漢書虞延傳》:「延字子大,陳留東昏人也。少為戶 牖亭長,性敦朴,不拘小節。王莽末,天下大亂,延常嬰 甲胄,擁衛親族,扞禦鈔盜,賴其全者甚眾。建武初,仕 執金吾府,除細陽令。後去官還鄉里,太守富宗聞延 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車服器物多不中節。延諫,宗 不悅,延即辭退。宗果以侈從被誅,臨當伏刑,嘆恨不」 用延諫,光武聞而奇之。二十年,東巡,路過小黃,時延 為部督郵,詔呼引見,敕延從駕。二十三年,司徒玊況 辟焉。時元正朝賀,帝望而識延,召拜公車令。明年,遷 洛陽令。是時陰氏有客馬成者,常為姦盜,延收考之, 成伏誅。於是外戚斂手,莫敢干法。遷南陽太守。永平 三年,徵為太尉,八年,為司徒,歷位二府,十餘年無異 政績。會楚王英謀反,陰氏欲中傷之,使人私以楚謀 告延。延以英藩戚至親,不然其言。及英事發覺,詔書 切讓,延遂自殺。

虞經

按《後漢書虞詡傳》:「詡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 務存寬恕,每冬月上其狀,恆流涕隨之。」

虞詡

按《後漢書虞詡傳》:「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也。早孤,孝 養祖母。縣舉順孫,國相奇之,欲以為吏,詡辭。後祖母 終,服闋,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永初四年,羌人反亂, 殘破并涼,大將軍鄧騭欲棄涼州,會公卿集議。詡聞 之,乃說李修曰:『棄之非計』。修善其言,從之。騭以詡異 其議,欲以吏法中傷詡,從朝歌賊甯季等攻殺長吏」, 州郡不能禁,乃以詡為朝歌長。及到官,募求壯士,殺 賊數百人。賊散,遷懷令。後羌寇武都,鄧太后以詡有 將帥之略,遷武都太守。羌率眾數千遮詡於陳倉崤 谷,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當發。羌聞 之,乃分鈔傍縣。詡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里, 令吏士各作兩竈,日增倍之。或問曰:「孫臏減竈,而君 增之,何也?」詡曰:「孫臏見弱,吾今示強,勢有不同故也。」 既到郡,奮擊大破之,坐法免。永建元年,為司隸校尉。 時中常侍張防特用權埶,每請託受取,詡輒案之,而 屢寢不報。詡不勝其憤,乃自繫廷尉,奏言不忍與防 同朝。防流涕訴帝,詡坐論輸左校。宦者孫程、張賢等 知詡以忠獲罪,乃相率奏乞帝赦。詡復拜議郎,數日, 遷尚書僕射。詡好刺舉,無所回容,數以此忤權戚,遂 九見譴考,三遭刑罰,而剛正之性,終老不屈。永和初, 遷尚書令,以公事去官,卒。

虞顗

按《後漢書虞詡傳》:「張防欲害詡。詡子顗與門生百餘 人舉幡候中常侍高梵車,叩頭流血,訴言枉狀。梵乃 入言之,防坐徙邊,即日赦出詡。」

虞恭

按:《後漢書虞詡傳》:「詡子恭,有俊才,官至上黨太守。」

虞放

按《後漢書虞延傳》:「延從曾孫放,字子仲,少為太尉楊 震門徒。及震被讒自殺,放詣闕追訟震罪,由是知名。 桓帝時,為尚書,以議誅梁冀功,封都亭侯。後為司空, 坐水災免。性疾惡宦官,遂為所陷。靈帝初,以黨事誅。」

虞國

按《萬姓統譜》:「國為日南守,有惠政,雙鴻垂軒而舞。」

虞翻

按《吳志虞翻傳》:「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也。太守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