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2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重考及第,六年中超群拔類科,十三年考判入第,十 六年又入等,二十六年中文詞壯麗科,凡九登科選。」

馮元常

按《唐書馮元常傳》:「元常,相州安陽人。其先蓋長樂信 都著姓。曾祖子琮,北齊右僕射。元常舉明經及第,調 浚儀尉。高宗時,擢累監察御史、劍南道巡察使,歷尚 書左丞。嘗密諫帝中官權重,宜少抑。由是為武后所 惡。帝不豫,詔平章百司奏事。武后擅朝。樊文進瑞石, 后暴石朝堂示百官,元常奏石妄偽,不可以示群臣。」 后怒,出為隴州刺史,道徙眉州。劍南有光火盜,元常 喻以恩信,賊相率脫甲面縛。賊平,轉廣州都督。安南 酋領李嗣仙劫州縣,詔元常討之,賊黨多降。元常雖 有功,以拂旨見怨,不錄功。凡三徙,終不得至京師,卒 為周興所陷,下獄死。神龍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 門。」

馮元淑

按《唐書馮元常傳》:「元常從弟元淑及后時,歷清漳、浚 儀、始平三縣令,右善去惡,人稱為神明。中宗降璽書 勞勉,付狀史,官終祠部郎中。」

馮河清

按《唐書馮河清傳》:「河清,京兆人。始隸郭子儀軍,以戰 多,拜左衛大將軍。後從涇原節度使馬璘充兵馬使, 數以偏師與吐蕃遇,多效級,名聞軍中。建中時,節度 使姚令言率兵討關東,以河清知留後,幕府殿中侍 御史姚況領州而行。師過闕,有急變,德宗走奉天。河 清、況聞問,即發儲鎧完仗百餘乘獻行在。帝拜河清」 涇原節度使、安定郡王況行軍司馬。朱泚數遣諜人 訹之,河清輒斬以徇。興元元年,渾瑊以吐蕃兵敗賊 韓旻等,涇人妄傳吐蕃有功,將以叛卒,孥與貲歸之, 眾大恐,且言:「不殺馮公,吾等無類矣。」田希鑒遂害河 清。京師平,贈尚書左僕射,再贈太子少傅。

馮子華

按《唐書馮宿傳》:「宿父子華,廬親墓,有靈芝白兔,號孝 馮家。」

馮伉

按《唐書馮伉傳》:「伉,魏州元城人,徙貫京兆。第五經宏 辭,調長安尉,三遷膳部員外郎,為睦王等侍讀。李抱 真卒,伉持御節臨弔,歸之帛,不受,又致京師,伉上表 固拒。於是醴泉令缺,宰相高選,德宗曰:『前使澤潞不 受幣者,其人清,可用也』。遂以授伉。居七年,韋渠牟薦 為給事中、皇太子諸王侍讀,對殿中,賜金紫服,進兵」 部侍郎。出為同州刺史,以散騎常侍召領國子祭酒 者再。卒,年六十六,贈禮部尚書。

馮宿

按《唐書馮宿傳》:「宿字拱之,婺州東陽人。貞元中,擢進 士第,徐州張建封表掌書記。建封卒,子愔為留後。宿 不樂佐愔,更從浙東賈全觀察府。愔憾其去,奏貶泉 州司戶參軍。召為太常博士,遷都官員外郎。裴度節 度彰義軍,表為判官。淮西平,除比部郎中。長慶時,進 知制誥。牛元翼徙節山南東道,為王廷湊所圍,以宿」 總留事。還,進中書舍人。出華州刺史,避諱不拜。徙左 散騎常侍,兼集賢殿學士。拜河南尹,歷工部、刑部二 侍郎,累封長樂縣公,擢東川節度使。卒,年七十,贈吏 部尚書,諡曰懿。

馮定

接《唐書馮宿傳》:「宿弟定,字介父,偉儀觀,與宿齊名,人 方漢二馮。第進士異等,辟浙西薛苹府,以鄠尉為集 賢校理,三遷祠部員外郎,出為郢州刺史。坐游宴不 節免官。起為國子司業,再遷太常少卿、諫議大夫,改 太子詹事,換衛尉卿。以左散騎常侍致仕,卒贈工部 尚書,諡曰節。」

馮審

按《唐書馮宿傳》:「宿從弟審,字退思,開成中為諫議大 夫,拜桂管觀察使,歷國子祭酒,終祕書監。」

馮寬

按《唐書馮宿傳》:「宿從弟寬,擢進士第,為起居郎。」

馮道明

按《全唐詩話》:雍陶自比謝宣城柳吳興,賓至則折之, 閽者亦怠,投贄者稀得見。有馮道明下第請謁,云:「與 員外故舊。」及引進,陶詢曰:「與公昧平生,何云相識?」道 明曰:「誦員外之詩,仰員外之德,詩集中日相見,何隔 平生也。」遂吟曰:「立當青草人先見,行傍白蓮魚未知。」 陶聞吟欣狎,待道明如曩昔之友。

馮涓

按《大中遺事》:「大中四年,進士馮涓登第,榜中文譽最 高。是歲暹羅國起樓,厚齎金帛,奏請撰記,時人榮之。」

馮圖

按《唐書馮宿傳》:「宿子圖,字昌之,連中進士宏辭科。大 中時,終戶部侍郎,判度支。」

馮緘

按《唐書馮宿傳》:「宿從弟審,審子緘,字宗之,乾符初,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