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2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十五卷目錄

 氏族總部彙考十五

  王圻續文獻通考五改易姓氏

氏族典第十五卷

氏族總部彙考十五

《王圻續文獻通考五》

《改易姓氏》

周造父攻徐偃王,破之,周穆王賜以趙國,由此為趙 氏。

穆王宮中盛姬卒,悲痛之,改其族為「痛氏。」

項伯有功於漢漢封為列侯賜姓劉氏。

漢時扶嘉本非姓扶高祖為漢王時與嘉相遇嘉勸 以定三秦高祖以其志在扶翼賜姓扶氏。

《婁敬說高帝》,都關中,賜姓「劉氏。」

《金日磾》本匈奴《休屠王》之子降漢,武帝以休屠用金 人祭天,賜姓金氏。

酈食其曾孫賜,以食其為氏。元孫武,為侍中,平帝改 賜「侍其。」

成帝時,班婕妤進侍者李平,平得幸,立為婕妤。上曰: 「始衛皇后亦從微起。」迺賜平姓曰衛,所謂衛婕妤也。 王莽時,劉嘉以獻符瑞封扶美侯,賜姓王氏。嚴尤、廉 丹皆賜姓徵氏,號二徵將軍。改巨毋霸為巨母氏,謂 因文母太后而霸王符也。

《晉初》,於《晉州》戎賜姓「呼延」氏。

後趙石勒本匈奴別部後賣與師氏為奴師家鄰於 馬牧牧師汲桑與之往來遂命勒以石為姓以勒為 名。

梁天監中,餘姚石靈壁寓居湖州西溪,生女選入宮, 生元帝,進號「修容」,改姓曰阮。

後魏時,章仇禿髮氏來歸,太武帝賜姓「源氏」,以與同 源也。

豆盧本慕容氏,燕敗歸魏,北人以慕義為「豆盧」,賜姓 「豆盧」氏。

李陵裔在匈奴者來歸魏,見於丙殿,賜姓丙氏。 竇武被害,族人竇章奔狄,其裔孫存者賜姓紇豆陵 氏,後復改為竇氏。

賀若氏、代居元朔無姓,隨魏南遷,北人以忠貞為「賀 若」,因賜氏焉,又賜大司空田宏固紇于氏、許昌公陳 忻尉遲氏。

侯植從魏帝西遷賜姓俟伏氏。又賜賀吐氏。

閻慶、李虎、謝懿,皆賜為「大野氏。」又賜李弼《徒何》氏、高 崇《羽真》氏。

李屯高歡部將也。為獨孤信所擒宇文泰愛其才配 為士伍賜姓獨孤氏。

高獲自《高麗》歸西魏,賜姓《獨孤氏》。高賓自東魏來,亦 賜獨孤氏。又賜王顯為《乙速孤氏》,辛威為《普屯氏》。 西魏賜王雄為《可頻氏》,王盟、王康為《拓王氏》。

北齊賜王興為《拓至氏》,元文遙為《高氏》。

周宣帝禁人有「天高太上」之稱,改高氏為姜氏。 周賜楊紹為《屋引氏》,楊粵為《越勒氏》,楊忠為《普六茹 氏》,蔡裕為《大利稽氏》,韓褒為《侯呂陵氏》,段植為《賀屯 氏》,段永為《爾綿氏》,王勇為《庫汗氏》,楊紹為《叱呂引氏》, 楊纂為《莫胡盧氏》,耿豪為《和稽氏》,陸通為《步六孤氏》, 裴文舉、蘇椿、梁臺為《賀蘭氏》,申徽、韋孝寬、韋瑱、柳慶、 崔宣猷、《崔士謙》《崔士約》、辛卞、《鄭道邕》、李彥、王悅、張軌、 薛端、薛善、王傑、李和、劉雄、令狐整、趙昶、柳敏、韓雄、唐 瑾,皆為宇文氏。

瑾又更為「萬鈕」 ,于氏以于謹欲結為兄弟。

寇雋為「《若口引》氏」,項亶為《辛氏》。楊突、李盛皆賜《獨孤 氏》。又賜李賢妻吳氏姓宇文氏。王德姓烏丸氏。賜劉 道德姓名侯莫陳亮。賜寇和姓若引氏。郭衍、張煚俱 姓叱羅氏。

衍至隋,高祖,敕復舊姓。

獨孤楷本姓李氏,為獨孤信所愛,因賜姓獨孤氏。隋 時周搖初姓普乃,及居洛陽,改周氏。魏閔帝賜姓車 非氏。隋高祖受禪,復姓周。

楊義臣本姓尉遲氏文帝賜姓楊氏編之屬籍為皇 從孫李穆有軍功文帝賜姓拓拔氏。

段義臣,父崇,與突厥戰死,文帝將賜姓為金氏。鮑宏 曰:「昔項伯不從項羽,漢帝賜姓劉氏;秦真父能死難, 魏武賜姓曹氏。如臣愚見,請賜以皇族。」乃賜姓楊氏。

按此即楊義臣事見鮑宏傳通考誤

牛弘本姓尞,父允,為後魏侍中賜姓牛氏。 盧大翼本姓章仇氏,文帝從容言天下氏族,謂大翼 曰:「卿姓章仇,四岳之裔,與盧同源。」賜姓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