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1 (1700-1725).djvu/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宇文氏。

《大統》十七年。宇文泰改《崔猷》姓宇文氏,《趙肅》姓乙弗 氏。

按《周書文帝本紀》,不載。按《崔猷傳》,「猷博陵安平人, 性鯁正,有軍國籌略。大統十六年,大軍東征,太祖命 隨軍與之籌議。十七年,進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本州大中正,賜姓宇文氏。」按《趙肅傳》:「肅早 有操行,知名於時。大統十六年,除廷尉卿,加征東將 軍。十七年進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賜 姓乙弗氏。」

廢帝元年宇文泰改李弼姓徒何氏李彥姓宇文氏楊忠姓普六茹氏李虎姓大野氏廢帝不改元

按《周書文帝本紀》,不載。按《李弼傳》,「弼字景和,遼東 襄平人也。魏廢帝元年,賜姓徒何氏。」按《李彥傳》,「彥 少有節操,好學慕古,為鄉閭之所敬憚。魏廢帝初,拜 尚書右丞,轉左丞,遷給事黃門侍郎,仍左丞。尋進車 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姓宇文氏。」

按《隋書高祖本紀》,「皇考從周太祖起義關西,賜姓普 六茹氏,位至柱國大司空、隋國公。」

按《唐書高祖本紀》,「高祖姓李氏,隴西成紀人也。其七 世祖暠,是為涼武昭王。暠生歆,歆生重耳,重耳生熙, 熙生天賜,天賜生虎。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 與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昏為柱國,號八柱國 家。」按楊忠李虎賜姓之年月無考因與李弼皆為柱國其賜姓或出一時故附載於李弼之後 廢帝二年,宇文泰改申徽、柳敏、張軌等姓宇文氏。 按《周書文帝本紀》不載。按《申徽傳》:「文帝臨夏州,以 徽為記室參軍,兼府主簿。文帝察徽沈密有度量,每 事信委之,乃為大行臺郎中。以迎孝武功,封博平縣 子,本州大中正。大統初,進爵為侯。十六年,徵兼尚書 右僕射。廢帝二年,進爵為公正右僕射,賜姓宇文氏。」

按《柳敏傳》:「敏為禮部郎中,尉遲迥伐蜀,以敏為行。」

「軍司馬,軍中籌略,並以委之。益州平,進驃騎大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遷尚書,賜姓宇文氏。」按《張 軌傳》,軌少好學,志識開朗。魏廢帝元年,進車騎大將 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二年賜姓宇文氏,行南秦州 事。

恭帝元年宇文泰復魏姓為拓拔氏有功諸將皆與以魏初大姓恭帝不改元

按《周書文帝本紀》,「魏恭帝元年,魏氏之初,統國三十 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至是以諸將功高者為三 十六國後,次功者為九十九姓。後所統軍人,亦改從 其姓。」按《王雄傳》,「雄字胡布頭,太原人也。魏恭帝元 年,賜姓可頻氏。」按《王勇傳》:「勇少雄健,有膽決,便弓 馬,膂力過人,太祖引為帳內直盪都督,加後將軍,大 中大夫。從擒竇泰,復弘農,戰沙苑,氣蓋眾軍,所當必 破。太祖歎其勇敢,賞賜特隆。從討趙青雀,平之,論功 居最。邙山之戰,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並執短兵,大 呼直進,出入衝擊,殺傷甚多,敵人無敢當者。魏恭帝 元年,從柱國趙貴征茹茹,破之。勇追擊,獲雜畜數千 頭。進爵新陽郡公,仍賜姓厙汗氏。」按《韋孝寬傳》,「叔 裕,字孝寬,少以字行,世為三輔著姓。恭帝元年,以大 將軍與燕國公于謹伐江陵,平之,以功封穰縣公,遷 拜尚書右僕射,賜姓宇文氏。二年,周文北巡,命孝寬 還鎮。」《玉璧》:按《楊紹傳》:「紹少慷慨,有志略,屢從征伐, 力戰有功。從柱國、燕國公于謹圍江陵,紹鬥于枇杷 門,流矢中股,而力戰不衰。事平」,賞奴婢一百口,進驃 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除衡州敕史,賜姓叱利氏。

按《李穆傳》:「穆少明敏,有度量。太祖入關,給使事左」

右,深被親遇。河橋之戰,太祖所乘馬中流矢,驚逸,太 祖墜於地,軍中大擾,敵人追及之,左右皆奔散。穆以 馬授太祖,遂得俱免。是曰「微穆,太祖已不濟矣。」自是 恩盼更隆,特賜鐵券,恕以十死。從解玉璧圍,拜安定 國中尉,尋授同州刺史,入為太僕卿。征江陵功,封一 子長城縣侯,邑千戶。尋進位大將軍,賜姓《㩉拔》氏。按江

陵之役,在元年十月,故「楊紹、李穆」 賜姓,附載於此。

按《通鑑綱目》:「魏主謀誅宇文泰,謀泄,泰廢魏主,立其 弟齊王廓,復姓拓跋氏。」

《恭帝》二年,宇文泰改裴文舉姓賀蘭氏韋瑱姓宇文 氏陳忻姓尉遲氏。

按《周書文帝本紀》,不載。按《裴文舉傳》,「文舉少忠謹, 涉獵經史。大統十年,起家奉朝請,遷丞相府墨曹參 軍,遷威烈將軍、著作郎中、外府參軍事。魏恭帝二年, 賜姓賀蘭氏。」按《韋瑱傳》,「瑱篤志好學,兼善騎射。大 統八年,太祖徵拜鴻臚卿,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散騎常侍,魏恭帝二年,賜姓宇文氏。」按《陳忻傳》,「忻 少驍勇,有氣俠,姿貌魁岸,同類咸敬憚之。魏恭帝二 年,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其年授 宜陽邑大中正,賜姓尉遲氏。」

恭帝三年《宇文泰》改《叱羅協》姓《宇文氏》《寇儁》姓。「《若口 引》氏。」

按《周書文帝本紀》,不載。按《叱羅協傳》,「協以功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