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41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祿禧》,為吳曦用。

印鈕纍。

印氏、鄭穆公子宋子印,其孫印段以為氏。子《印癸》。

鈕氏,見《姓苑》。吳興人。東晉有鈕滔,陳章,后本姓。

鈕又有鈕氏。隋有鈕回,以孝稱。子士雄。纍氏。晉有七輿大夫纍虎。

守不變,不甫鳩切

守氏,見《姓苑》。不氏,晉有汲郡人不準。變氏,見《姓苑》。

寧寒饑。

寧氏,與秦同姓,秦襄公曾孫諡寧公,支庶因以為氏。《史記》:甯越,趙人。《呂氏春秋》:楚有寧國,一曰寧甯本一姓,衛甯俞之後。《史記》甯成作「寧成。」 寒氏,《左傳》寒浞,《呂氏春秋》寒哀作御。寒風相馬。《漢·游俠傳》寒孺,後漢有寒朗。晉地有寒氏。饑氏,《左傳》:周分康叔殷民七族,有饑氏。《史記》:西伯伐饑國。

處。顏冉

處氏。《史記》:趙有處子。《漢·藝文志》法家。《風俗通》:漢有處興,晉賴川處穆,又複姓。《韓詩外傳》:「陳之富人處師氏。」 顏氏,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著族。又顓頊之後,封邾邾武公,名夷父,字顏。《公羊傳》謂顏公,其後稱顏。孔子弟子顏氏八人,回為四科之首,有顏無繇,幸高祖之僕噲何,魯有顏闔、顏丁、鳴息羽;齊有顏庚,衛有顏讎由,趙有顏最、《莊子》、顏成子游。戰國有顏率、顏斶,漢有顏駟、顏異、安樂。魏顏斐,晉顏含,宋有顏延之,南齊顏見遠、北齊顏之推,後周顏之儀,唐顏師古、杲卿真卿,宋顏大初復冉氏。魯有冉會、冉猛、冉豎,孔子弟子冉耕、冉雍、冉求、冉季、冉孺。漢冉弘、冉璆。顏師古曰:「今夔州開州首領多姓冉,西南裔種也。」 唐冉仁德。

《遇》「《皋》《夔》。」

遇氏,《風俗通》:漢有遇沖。皋氏,皋陶之後,越大夫皋如,《韓詩外傳》有皋魚,漢東平中尉皋丹,漢有皋弘、皋伯通,吳郡人,陳有皋文,奏。夔氏,𦬒姓國。熊繹六世孫熊摰,自棄於夔,其子孫有功,王命為夔子,後以國為氏。《呂氏春秋》:孔子學於夔靖叔,趙有夔騰、夔安,燕有夔逸。

衛《蘧甯》。

衛氏,姬姓。文王子康叔封衛,其後以國氏。宋有衛平,秦有衛先生號。漢有衛綰青、衛胠毋擇廣衡,後漢衛安、衛羽、衛茲,魏衛臻恂,晉衛瓘玠展,後魏衛冀隆,隋衛文昇,唐衛次公大經、包伯玉。北漢衛融,宋衛膚敏、《涇》、蘧氏。衛有蘧瑗,宋有蘧富獵,後漢中常侍蘧政,宋徐州典籤蘧法生,又璩氏;《唐登科記》有璩抱朴。甯氏、衛武公之後有甯跪速、俞殖喜。又齊有甯戚,周有甯越,漢有甯成、甯壽、甯乘,《列仙傳》:甯封子為黃帝陶正,隋欽州刺史甯猛,南平渠帥。有甯氏。唐有甯原悌嘉勗,宋有甯子儀。

殷箕微。

殷氏,商子姓。盤庚遷殷,於是殷商兼稱。武王克紂,子孫分散,以殷為氏。又殷水在穎川,居者亦以為氏。《呂氏春秋》:「殷整甲」 ,《戰國策》:「衛殷順且。」 秦有殷通,漢有殷仲、殷廣德。殷周崇、陶肅謨,晉有殷浩、仲堪,宋殷景仁,後魏殷紹,唐有殷開山、仲容、踐猷、寅侑、文圭,又複姓。《史記》:子姓分封,有北殷氏、箕氏。殷有箕子。箕,國名。《左傳》「晉有箕鄭、箕遺、箕襄。」 箕,邑名,太原陽邑。《新序》「魏有箕季。」 《王莽傳》:「漢有箕閎。」 《周勃傳》:「箕肄,臧荼將箕肆,晉代將軍箕澹。」 微氏,殷有微子、微仲。微,國名。《左傳》「魯有微虎。」 《牧誓》:「微人,國在巴蜀。」

《展禽》是。

展氏,魯孝公子,字子展。孫無駭,以字為展氏。後有展禽、展喜、展莊叔、展瑕、展玉父,又吳大夫展如彪。漢有展隆,後魏改輾遲氏為展氏。隋有展子度、禽氏,魯有禽鄭,秦有禽息,墨子弟子禽滑釐,漢有禽慶、禽堅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賜姓齊氏,見《集賢記》注。

洩冶非。

洩氏鄭有洩駕,陳有洩冶,魯有洩聲子,吳有洩庸,亦作「泄。」 魯有泄柳,趙有泄鈞,衛有泄姬,漢有泄公。

冶氏。《左傳》:魯有冶區夫,衛有冶廑非氏、柏翳。

之後有《非子》。漢有大司農非調。

尚父呂。

尚氏。呂望為周武王太師,號尚父,其後以為氏。《戰國策》:韓有尚靳,漢有尚但、尚長,蜀漢尚充,唐有尚馳、尚衡。《方技傳》尚獻甫,《宦者傳》尚衍、尚國忠。又蕃將尚可孤、尚延心,宋尚霖父氏。《呂氏春秋》:吳有父之儀。呂氏,姜姓。四岳為禹心呂之臣,賜氏曰呂,呂尚其後也。《世本》:「呂,姜姓。」 又晉呂錡。呂相,本魏氏。戰國周相呂倉,齊相呂禮,秦相呂不韋,楚呂臣,漢呂季主《步舒》,吳有呂蒙岱,唐有呂元膺,《諲才渭》。